“叛变”这个行为,从古至今都被人们称为可耻的行为。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很多优秀的解放军同志,都是由于遭到叛徒的出卖,而遭到敌人的残忍杀害。
与叛徒相反,这些革命战士真正做到了对党忠诚,对党和人民牺牲了一切,可歌可泣。
然后就在抗日战争时期,红17军军长和政委竟然双双叛变,投靠了敌人,甚至还做出了出卖部队的可耻行为,使红军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的安全,对于解放战争也是增添了许多麻烦。
然后就是这样的两人,在建国后竟然还当了干部,一个成为了科长,一个成为了村长,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的宽容政策,那么这两人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红17军的成立
红17军并不是在红军建立初期便成立的,而是在1933年7月由湘鄂赣军区独立三师的基础,加上赣北独立师河北指挥部合编而来。
张涛任军长、方步舟任政委、叶金波任副政委兼参谋长、张向明为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
红17军的成立,增强了鄂东南地区的革命武装力量,但是这支部队并没有成立太长的时间。
由于战斗的失败人员的骤减,随之不久,部队的番号就被取消了。
但是,在红17军存在的这段期间,为我党的建设,做出了很多贡献。
红17军在解放战争中表现优异
红17军活动范围在鄂东南一带地区。
根据史料记载,红17军的主要任务为向南发展与铜东打成一片,要下大决心巩固铜万苏区根据地,坚决用一切有效方法消灭敌人的碉楼。
按照上级的指示,红17军多次在鄂东南地区与敌人开展游击战。
在军长张涛的带领下,部队进攻开展得十分顺利。
张涛采用灵活的战斗策略,并没有与装备精良的国民党部队直接开展正面战争,而是依靠鄂东南地区的地形不断与敌人打游击。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蒋介石对鄂东南地带发动第五次围剿行动,张涛依然沿用之前的作战方针。
却不想,由于张涛在思想上的轻敌,导致了后面发生的惨剧,这直接致使了红17军的几乎全军覆没。
军长张涛指挥失误,17军损失惨重
木石港和王文驿两次战斗,使红17军从五千余人,一下子锐减至只剩下六百余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面对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红17军在作战上面并没有占取优势,于是根据上级指示便向东南方向前进。
在木石港这个地方存在着敌人的很多碉堡,于是通过和当地革命武装力量的联合,对木石港的敌人发起猛烈的进攻,这次战斗成功歼灭了敌人上千余人,是一次十分胜利的战斗。
但是红17军消耗也是十分巨大,军长张涛决定在此地进行部队休整,却不知,此时的敌人已经渐渐向他们包围了过来。
由于张涛的轻敌,他并没有重视这次敌人的围剿行动。
正当部队在木石港调整休养之际,国民党军鄂东南“剿总”总指挥郭汝栋摸清了红17军的状况,抓准时机对我军发起猛烈的进攻,红17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也很快反应过来对敌人进行反击。
双方交战的地点为王文驿,郭汝栋带着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对红17军发起突袭,红17军只能边仓促应战边撤退,但是无奈敌人具有七个旅的大量兵力,红17军多次突围均未成功。
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过后,仅有王义勋连长带着他的机枪连成功突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这几百人是红17军仅存的人员。
此次战斗,对红17军而言,造成了巨大的打击,数千人的部队,仅仅幸存了几百人,作为军长的张涛难辞其咎。
红17军军长张涛叛变
张涛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是他很早便参军了,在国民革命时期参加了北伐军的队伍,他对于军阀欺负老百姓的行为早已难以容忍,于是跟随北伐军一路作战。
由于张涛的作战勇猛,他是军队教导员的一员,在大革命失败后,他追随黄克诚加入了革命队伍中来,他曾经也有着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豪情壮志。
在蒋介石前面对我军进行的四次围剿行动中,张涛均有着不错的表现,甚至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被蒋介石用重金通缉。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张涛还是具有一定的军事作战能力的,而正因为张涛在前面四次反“围剿”行动中开展得很顺利,所以在此次的第五次反“围剿”行动中产生了轻敌的思想,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红17军出现的巨大伤亡。
怕被问责,私自脱离部队
由于这次红17军付出的惨重代价,作为军长的张涛首先就被问责了,毕竟红17军成立才仅仅不到十个月,便被撤去了部队的番号,而张涛也被撤销了军长的职务,但是这还不是导致张涛叛变的主要因素。
当时原红17军的副政委叶金波由于被同胞兄弟出卖,导致被国民党逮捕并秘密处决,张涛得知这个消息后既震惊又害怕。
他误以为叶金波,是由于在此次战斗中,战败的原因才被处决的,此时张涛心中的革命信仰开始渐渐摇晃了起来,怕自己受到牵连问责,就悄悄地脱离了革命队伍。
叛变革命队伍,投靠国民党
从革命队伍逃跑的张涛始终混迹于河南地区一带,直至抗日战争时期,他投靠了国民党的队伍,当了一个营长。
说来十分嘲讽,原本在红军的队伍作军长的张涛,由于自己的指挥失误被撤职,也能当一个相对来说较大的官。
来到国民党的队伍,却只能当一个营长,不知道当时张涛的心里会是怎样想的呢?
建国后回家当起了农民
随着解放军不可阻挡的进攻之势,国民党军死的死,逃的逃,真正展现了什么叫做“抱头鼠窜”。
此时的张涛终于提高了思想觉悟,他决定不再逃跑,而是选择直面自己。
在新中国成立后,张涛回到了老家当起了农民,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表现积极,还担任过村长一职。
张涛随后又提出了想重新加入组织的想法,但是最终没能被党组织批准,就这样,张涛的后半生一直在家务农,直到去世。
红17军政委方步舟出卖同志
相对于张涛的家庭出身,方步舟的家境要好很多,他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
由于家庭条件相对充裕,方步舟得以读了很多年的书,学习到了很多文化知识,在他求学期间,受到了民主革命和马列主义思想的影响,参加了革命运动。
1925年,方步舟被组织派回大治开展工作,担任大冶县立工业学校校长一职,随后几年,他又相继担任了干事、秘书等职务,在1927年5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武昌起义后,方步舟跟随一部分起义部队来到广东开展工作。
此后不久,他又转入了地下革命工作。
对于方步舟可以说,是具有多年的革命工作经验了,但是他最终并没有保持初心,没有坚持对党的忠诚,选择投靠了国民党,甚至还做出了出卖同志的可耻行为。
随着张涛叛变革命,方步舟也投靠了国民党
在红17军作战失利后,作为政委的方步舟也被问责,但这并不是导致他叛变革命的原因。毕竟一次战斗的失利并不能从根本上否定他的能力,只是将他从军政委降职到了师政委,而随着师长的牺牲,他又担任了红十六师的师长,继续开展与敌人的作战。
梅田村,这个地方对于方步舟来说是导致他人生发生转变的转折点,也是导致他叛变革命的重要原因。
在方步舟带领部队来到梅田村时,遭到了敌人的包围,方步舟虽然率领队伍与敌人展开激战,但是仍然战败了,甚至连他的妻子都被敌人抓走了。
由于战斗的失利,他再一次被上级问责,但是方步舟并不服从上级的决定,与上级发生了争执。
此时的方步舟,面对着被撤职和妻子被敌人抓走的现状,终究没有坚定心中的革命信仰,借机逃跑,叛变革命,加入了国民党。
当方步舟叛变后,做出了很多可耻的行为,他将当时红军的情况和行动计划全都告诉了敌人,导致敌人对红军发动猛烈进攻,红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方步舟被国民党任命为了少将司令,但是方步舟这个少将司令真的能当得心安理得吗?我们不得而知。
也许方步舟的心中还保留着一份良知,在他担任国民党军的第八游击纵队司令之时,经常会在鄂南及梁子湖畔附近与我军发生摩擦和抢占地盘的事情,但是他始终不与共产党的游击大队发生正面冲突。
这件事情就很奇怪了,他已经做出了叛变革命和出卖部队的行为,但又不与共产党的队伍正面交战,也许方步舟想要以此来赎罪吧,减轻一些他心里的负担。
随着解放军的不断进攻,我军已经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站稳了脚步,方步舟抓住了这次机会,发动了起义,选择了帮助解放军。
国民党形势堪危,方步舟率部起义
和张涛不同的是,当国民党已经抵挡不住解放军进攻的脚步之时,方步舟在浙江率领队伍发动起义,并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投诚,并配合解放军对国民党的残余力量发起进攻。
当时方步舟的部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欢迎,他的队伍还被四明工委授予了“光明部队”的番号。
此后,“光明部队”不断配合当地革命力量与敌人展开作战,成功打下了国民党部队在鄞西的最后一个据点。
新中国成立后,方步舟被调去了华东军区政治统战部进行学习,由于他的积极表现和确实具有一定的能力,还被评为了国家干部。
建国后定为十八级国家干部
1950年8月,方步舟担任安徽省宣城农场任副场长一职。
由于他是鄂东南苏区的创始人之一,曾在鄂东南苏区的革命事业中做出贡献,而且鉴于方步舟文武双全,曾经在军政工作上开展得也很好,所以综合决定将方步舟评为了十八级国家干部。
“方步舟一生经历复杂,他既为中共党的事业做出过贡献,但又背叛了中共;投靠了国民党,却又率部起义。”
这是少将阮贤榜,对于方步舟的前半生经历所做出的评价。
可以看出,这个评价还是十分中肯的,并没有完全否认方步舟曾经为革命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这个评价是十分客观的。
回顾张涛和方步舟的一生,两人具有相似的经历,却又有着不同的命运,可惜他们并没有始终坚定心中的革命信仰,在思想产生动摇后投靠了国民党,但是二人都及时悔过并重新为人民服务,来弥补之前的过错,也不能完全否认两人。
张涛的结局并没有方步舟这般完满,这也是对张涛的一个深刻教训,毕竟叛变的行为是不被人所能容忍的,能够最后作为一个农民顺利度过自己的余生,也是一个相对较好的归宿了。
而方步舟在回到家乡后性格也发生了转变,他并没有对家乡人们说起过自己的经历,也许在他心中始终是一个心结吧,他变得沉默寡言,十分安静。
也许此刻的他,才真正地明白,戎马半生,不如安稳在家,他这漂浮的人生,孰对孰错,谁能说得清呢?
通过对张涛和方步舟经历的了解,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坚定对党的信仰始终不能发生动摇,对党忠诚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觉悟。
许多英雄前辈就是忠贞不渝地坚定对党的信仰,坚信人民必将胜利,坚信只有跟随党的道路走,才可以真正去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才会义无反顾地选择用牺牲小我来保全大“家”的。
参考文献:
1.关于成立红十七军的资料 ——湖北通山县委党史办
2.方步舟的飘浮人生 ——邹天福
3.打响鄂南抗日游击第一枪——邓文兴 杨小杰
4.峥嵘岁月:湘鄂赣根据地三年游击战争 ——曾长秋
5.历史铭记: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曾长秋 李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