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五届中国杂技艺术节
濮阳杂技技种技目介绍(四)
平衡类技目——转碟
转碟,也叫“转花碟”“耍花盘”,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传统节目,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人们在特别高兴的时候,常会手舞足蹈耍弄身边物件,《转碟》就是从这种行为中提炼出来的杂技节目。演员手握细柔的竹竿,把生活用的瓷碟放在竹竿顶上,演员通过不停摇动竹竿调整盘子的重心平衡,使碟子旋转并保持在竹竿顶端旋转不坠。早期的转碟表演,用来压腕子的是木托子,顶端的碟子都是瓷碟,非常笨重,稍有不慎瓷碟就会跌得粉碎。后来,经过不断改良与创新,表演者转动的碟子开始改用塑料碟子,这种碟子更加轻便,表演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演员表演时通常两手握多根竹竿,同时使碟子在竹竿顶上旋转,看起来很像一朵朵花绽放,因此节目得名“花碟”。
(资料图)
《转碟》基本都是集体节目,分二阶和底座,尖子在两位底座的肩膀上劈叉,这样一个接一个,形成一个个优美造型。表演过程中,表演者还可以将竹竿下端依次放置头顶、鼻尖、掌心、肩头等不同部位,同时做大翻身或软功动作,有“朝天一炷香”“金钩挂玉瓶”“凤凰三点头”等艺术造型,现代的《转碟》节目即由此创新而来。
(资料图)
《转碟》也是濮阳杂技经常上演的传统技目,多是由一群少女集体表演。表演者在演出中不断创新,增加了优雅抒情色调。比如,“肩扛五人造型”,层层转动的花盘犹如群花怒放;“芭蕾转碟”造型犹如天鹅展翅;多人队列创造出“白雪红梅”“彩蝶纷飞”等不同意境的造型,让转碟充满了诗情画意。
记者 王亚娟 整理
编辑:吴 钰
初审:李文亮
审核:徐洪波
终审:黄玉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