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渤海·英烈篇投身革命国为家——刘岱东烈士

0
分享至

渤海之滨,黄河之洲的滨州市,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渤海革命老区的中心地域,“老渤海”红色文化在这里孕育。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普及“老渤海”历史知识,讲述英烈故事,弘扬英烈精神。

刘岱东烈士,又名刘锡爵。1917年生于山东省广饶县刘集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其父就是革命老前辈刘子久同志。由于子久同志长期在外奔走革命工作,刘岱东自幼只与其见面三次。伯父、叔父在抗日战争前,均因从事革命工作而遭国民党杀害。刘岱东7岁入学,14岁时,考入广饶县立初级中学。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为师生所称赞。后因家庭遭到国民党反动派多次摧残勒索,日渐贫穷,因家庭生活所迫导致辍学。1936年在本村教学,后又在田门村任教。刘岱东从家庭生活的亲身体验中,以及在革命家庭的熏陶影响下,思想进步,倾向革命。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的铁蹄肆意蹂躏中华。刘岱东为了抗日救国,毅然踏上了抗日的战场。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阵营中,主要做群众工作,积极果敢,任劳任怨。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他经常只身往来于敌伪碉堡之间,履险蹈危,在所不顾。他常以“抗日救国,死而无怨”勉励自己。凡是上级布置的任务,总是千方百计地去完成,丝毫不打折扣,很得领导的信任。他从事革命活动后,历任区委书记、县委委员,地委宣传科长,区党委组织科长、宣传科长等职。

1945年11月,刘岱东参加了渤海区党委工作队,去平禹县农村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等运动。他访贫问苦,积极发动并领导群众反奸诉苦,减租减息。由于他生活艰苦,作风深入,积极为群众服务,使全县二分之一的群众翻身做了主人,因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但国民党反动派,却对其恨之入骨,竟于1946年4月10日傍晚,派武装匪特十余人潜入平禹县四区后谷村,突然冲入岱东同志的住室,将刘岱东残忍杀害,时年仅29岁。

刘岱东同志的牺牲,使我党失去了一名好党员,使群众失去了一位好干部。他被害前,正犯有胃病,组织上让他住院休息,但他为了领导群众翻身解放,而不愿离开工作阵地。对于国民党特务分子的破坏活动,他早有所闻,但他并没有为此而畏缩、退避,而更促使他舍身忘我的工作,积极领导群众为争取彻底翻身解放而斗争。

刘岱东对工作认真负责,在作风上艰苦朴素,讲究工作实效,不追求形式;在生活上力求简单节约,从未浪费分文;他待人真诚、和蔼,对于不同意见从未当即反驳,而是虚心地听取耐心地说服;在生活待遇上,从不与人争执,而善于让人。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严以律己,克己奉公,艰苦奋斗,与群众同甘共苦。

刘岱东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是为人民的利益和共产主义事业而牺牲的,他死得光荣,使后人永念不忘。刘岱东同志永垂不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齐鲁壹点
齐鲁壹点
找记者,上壹点!
396831文章数 779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