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彭德怀报告:美军火力猛,志愿军每天牺牲150人,王耀南临危受命

0
分享至

在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历程当中,长期面临着如何在敌人强大炮火下生存的问题。特别是在朝鲜战场敌人拥有几乎打不完的炮弹,而我军又不能放弃已经占领的阵地。

幸好被称为我军工兵之王的王耀南两次赴朝,亲自指导战士们开挖坑道工事大幅度削减了敌人炮火的杀伤力。

这不但让敌人吃尽了苦头,也从根本上奠定了我军最后的胜利者地位。直到今天人民军队的工程兵仍然有很强大,绝不惧怕任何火力强大的敌人。

王耀南

从运动战被迫转入阵地战,朝鲜战场我军面临严重困局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入朝,并在云山地区打响了第一次战役。

我军利用了出其不意和敌人重装备在山地作战中难以施展的有利条件,连续发动三次战役将其打回了“三八线”[1]。

但是美军毕竟是经历过二次世界大战的强大军队,初期作战失利并不能证明其指挥层无能。1950年12月李奇微接替因车祸阵亡的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后于1951年4月成为“联合国军”总司令。

志愿军发动第四次战役后李奇微和新任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抓紧时间研究破解我军攻势的战法。他们发现由于我军重火力过于匮乏,在战役中虽然屡次实现合围美军但最后都没能将其歼灭。

李奇微

更要命的是我军战士只能依靠随身携带的干粮和子弹作战,导致每次攻势作战只能持续五至七天。于是在1951年4月22日志愿军发动第五次战役之后,李奇微命令“联合国军”采用“磁性战术”来削减志愿军的进攻势头。

也就是有计划地主动撤退以保存实力,同时消耗志愿军战士的体能和有限的补给。

在5月21日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下令全线后撤之后,敌人主力马上以装甲部队为前锋疯狂反扑。

况且范弗里特之前有过在希腊山区镇压共产党游击队的经验,故这次美军不惧在山区作战并取得战果。第五次战役我军虽然歼敌8.2万人,但自身的伤亡也达到了空前的7.5万。

彭德怀

战场环境巨变导致第六次战役被紧急取消,双方不得不在“三八线”附近陷入了堑壕战。

彭德怀认识到我军根本没有能力主动发动大规模的围歼战,而敌人依之前的经验也不会再长驱直入给我们制造围歼的机会。

可为了能够在停战谈判中为朝鲜多争取领土,志愿军战士必须在“三八线”附近寸土必争。这样就为敌人发挥其强大的陆空火力提供了机会,范佛里特更是下令用超过规范五倍的弹药量对我军阵地狂轰滥炸。

每天我军阵地都要因为敌人的炮击而伤亡150人以上,长期下去局势将会彻底陷入被动。

彭德怀

恰好1951年6月陈赓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来到朝鲜,彭德怀立刻找他商量对策。

陈赓结合他之前国内战争和抗法援越的经验,提出现在不能再考虑同敌人面对面较量而是要通过土工作业来防御。

但彭德怀却说基层官兵早就开始自发地挖深战壕和修防炮洞,但敌人强大的炮火却让许多战士被活埋在自己挖的工事里。

陈赓认为要想修筑工事得需要专门的人才做指导,他们很快想到了号称我军工兵之王的王耀南。

陈赓

王耀南成为我军工兵之王,临危受命入朝修筑坑道

现在提到王耀南大家都感到非常陌生,因为他1955年时仅被授予少将军衔。

王耀南1911年底出生在湖南萍乡上栗县,家族世代以做鞭炮为生。

王耀南5岁就开始给大人们做帮工,很短的时间就掌握了许多种鞭炮的工艺配方。

可是他8岁那年邻里因鞭炮爆炸引发大火,他的家庭也受波及而变得一贫如洗。于是王耀南只好跟着家人来到萍乡煤矿,尽管经历过爆炸但其父亲还是选择做爆破手。

王耀南也因此继续自学有关爆破知识,并在年长后成为了一名煤矿爆破工人。

王耀南

随着我党支部在萍乡煤矿建立并逐步发展壮大,王耀南于1922年加入了革命组织但在1930年才入党。

1927年毛主席回湖南组织秋收起义时安源工人武装成为起义军主力之一,王耀南因为爆破经验丰富被任命为红军第一师爆破队队长。

可没等王耀南发挥自己的长处起义军进攻大城市接连失败,毛主席当机立断率队伍上了井冈山。

1929年红军进攻会昌时王耀南带队成功在浏阳河上架桥,从此成了具备多种技能的工兵专家。

在王耀南2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在架桥方面有过重大贡献,长征期间中央红军通过的22条大河多数都是靠王耀南带领工兵连架桥。

王耀南

王耀南更是搞爆破的高手,1933年11月进攻湖南沙县时通过地下埋设炸药轰塌了敌人的城墙,从而得到了中央军委颁发的二等红星奖章。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耀南先后在115师、129师和晋察冀军区担任工程兵主任,屡次组织对敌铁路和其它重点目标的爆破。鲜为人知的是重挫敌人的“百团大战”最开始的战役设想,就是王耀南提出想破袭正太线需要18个团的部队做掩护。

但是作为工兵专家,王耀南相对低调但却非常有用的技能则是修筑防御工事。

1941年为防备日军偷袭我军至关重要的黄崖洞兵工厂,八路军总部特别要求王耀南在黄崖洞外构筑工事。

日军

他不但依托地形挖掘了有瞭望哨和连环小型碉堡的战壕,而且还非常有预见地在顶部增加了由多层圆木和土构成的防炮击屏障。

结果在著名的黄崖洞保卫战中,八路军特务团300名战士依靠王耀南的工事,居然挡住了6000名装备精良的日军整整五天。

在晋察冀根据地时王耀南积极组织民兵埋地雷和挖地道,既能有效保存自己还能打击敌人;建国后拍摄军教片《地雷战》和《地道战》时,王耀南都主动担任了军事顾问[2]。

到了淮海战役时为了能够歼灭黄维第12兵团,王耀南主动提出通过土工作业迫近的方式;将战壕挖到敌人眼皮底下以便能够突然发起冲锋,同时也便于对敌碉堡进行爆破。

王耀南

陈赓经历过双堆集之战的成功才会想到王耀南,彭德怀急忙向北京发电报要人。

此时的王耀南正在绥远军区担任参谋长,接到中央的电报后于1951年9月7日到达朝鲜。

此时范弗里特正肆无忌惮地用其“范弗里特弹药量”反复蹂躏我军的阵地,志愿军战士急需找到能够保存自己的好办法。王耀南得到彭德怀授权之后,不顾危险亲自到第一线观察敌我阵地态势。

他发现我军的大部分阵地都位于“三八线”的山岭上,常规的掩体无法做到隐蔽自然顶不住敌人的连续炮击。于是他决定结合当年在安源挖煤和冀中挖地道的经验,把整个“三八线”附近的山地掏空构成一道地下长城。

彭德怀

彭德怀对王耀南的建议非常满意,紧急向中央军委申请所需要的工兵器材。

尽管当时国内经济非常困难,周总理还是设法从苏联购得了器材支援给王耀南。

于是只要敌人不发动大举进攻,我军战士就日以继夜地在“三八线”上构筑坑道工事。和之前的那种功能单一又各自为战的工事相比,新坑道不但足够宽敞能容纳一个排的战士和必备的补给品。

而且充分地利用山体作为屏蔽,甚至能够抵御敌威力最大的203毫米重炮的轰击。为了抵御比日军更强大敌人的破坏,王耀南还特意为坑道增加了防空、防水、防火、防毒、防潮、防寒和防炮的功能。

战场

坑道工事刚完成不久的1951年10月初,“联合国军”就大举进攻我马良山阵地。虽然敌人至少五次占领了我军的表面阵地,但我军都利用坑道保存自己再出击将其夺回。

尽管仍然承受敌人的猛烈炮火但我军每天仅伤亡10人,换句话说我军的防御能力提升15倍。1951年9月18日敌人又发动了“绞杀战”,妄图用炸弹彻底摧毁我铁路运输线[3]。

陈赓马上指示王耀南带领工兵修筑隧道以保护铁路车辆,终于迫使敌人承认轰炸效果不佳而最终放弃。

据统计我军在朝鲜战场上修筑的上万条坑道总长超过1250公里,而各种战壕和交通壕的总长度甚至达到了6240公里。

陈赓

改进坑道结构可防可攻,坑道战我军取得完胜

1952年10月敌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尽管我第15军和12军官兵依托之前修好的工事抗住了敌发射的190万发炮弹;最终打退了拥有118辆战车、350门大炮和3000多架次飞机支援,多达6.2万敌人的进攻扬名四海。

但是战后代理彭德怀担任司令员的陈赓反复推演,发现我军的工事存在防御色彩过重;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和敌人物理隔离,但无法做到消灭更多的人。

而敌人并不吝惜打出去的那些炮弹,只有歼灭更多的敌人步兵才有可能迫使敌人知难而退。

于是1952年王耀南又一次来到朝鲜,对之前的坑道工事进行重大改进。

王耀南

事实上由于敌人拥有非常强大的空地火力,我军表面阵地无法支持大部队驻扎和出击。于是王耀南结合之前在冀中地道战以及双堆集土工作业的经验,琢磨出让坑道工事从单纯的掩体变成出击的堡垒。

简单说我军在工事出口设置射孔,这样出击时机枪就可以迅速到位,同时我军步兵出击时其它人也能用步枪提供火力掩护。由于坑道非常狭窄提前埋伏重型武器非常不现实,不过志愿军当时师以下主要装备轻便的迫击炮和九二式步兵炮。

所以王耀南下令专门为火炮修筑掩体,做到在发起进攻时出其不备地炮击敌人。

有美军士兵战后描述志愿军会突然从山洞里拉出一门炮打出近二十发炮弹,或者突然从地道出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王耀南

然后飞快地退回到后方深达十多英里的地下,敌人的飞机大炮再怎么轰炸都没有效果。事实上当年美国人为了和志愿军针锋相对的争夺阵地,也开始在“三八线”对面修工事。

但是也许是过于倚仗其优势火力,美军修的坑道工事完全领会不到志愿军思想的精髓。

于是当我军发起进攻之后,总能用几个战士就把坑道里多几倍的美军完全堵住。

敌人本就战斗意志薄弱又施展不开其优势火力,往往没打光子弹就失去勇气而投降。而我军通过这种战术反复积小胜为大胜,1952年共击退了“联合国军”将近700次进攻。

并在数十次反击中共消灭敌军2.5万余人,让李奇微和继任者克拉克干看着不断增加的伤亡数字却无可奈何。

战场

攻守兼备彻底挫败美军攻击,我们要学习他们不惧强敌积极应战

在王耀南第二次回国之后,检验其新型坑道能力的时刻到来了。

1953年1月25日为了给自己好朋友艾森豪威尔当选总统送贺礼,范佛里特决定好好秀一把其强大的火力。

他选中了位于芝山洞南侧无名高地的一处我军阵地,据侦察仅有23军67师201团一个排的我军战士防守。范佛里特兴致勃勃地邀请了在韩国几乎所有美军指挥官和12名新闻记者,在他的指挥所里全程见证他“建功立业”的时刻。

可没想到一口气发射了17万发炮弹飞机还扔下了1000多颗高爆炸弹,却几乎没有伤到我军战士一根毫毛。

之后美军一个加强连在32架飞机、15辆坦克、100多门火炮的支援下向我军阵地发起进攻,可刚一靠近就被我军战士一顿手榴弹砸了回去。

美军

打到最后美军加强连伤亡了77人仍然未能攻克我方阵地,而我军的伤亡人数仅为11人。

范佛里特不但没能如当年麦克阿瑟那样成为“英雄”反而被新闻记者当众羞辱,又被艾森豪威尔强令离开朝鲜。

1955年王耀南被授予少将军衔,之后先后担任我军工程兵部队副参谋长和副司令员,直到1984年11月因病去世。

随着1955年后我军开始正规化建设,工程兵部队也从之前的因陋就简转向专业化和机械化。

尽管总有人认为志愿军能够在朝鲜依靠坑道防御成功,是因为当时美军还没有能用飞机投掷的钻地弹。但不要忘记敌人的“矛”变得越来越锋利的同时,我军的“盾”也自然得到极大的提升。

王耀南

况且在抗美援朝中我军战士也没有如敌人预想的那样死守阵地被动挨打,而是充分发扬主观能动性频繁发起小规模反击。

同时我军也重视防空和防备敌特破坏运输线,同样彻底粉碎了敌人饿死困死志愿军的图谋。

这足以说明只有将进攻与防御有效结合,才能在防御战中打败拥有强大火力的敌人。

对比“冷战”后美军所遇到敌人的愚蠢行为,不得不佩服以王耀南为代表的我军前辈们的深思熟虑和眼界开阔。

参考资料

[1]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

[2]王耀南将军与电影《地雷战》《地道战》 (2).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5-09-01

[3]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著. 抗美援朝战争史[M].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14. 第38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枕猫
枕猫
打捞那些历史深处有趣的故事
6224文章数 489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