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富士康“登豫”12年

0
分享至

用一家工厂半座城来形容郑州富士康一点都不为过。

因此如果富士康因此萌生退意,无论对这座城,还是数以百万计依附为生的中原人民,都是无法填补的损失。

这几天,富士康部分员工徒步返乡的消息一直霸占着热搜。

因为担心”携带病毒”的缘故,他们选择了最原始的交通方式——步行回家。

得知消息后,沿途村民纷纷伸出援手,沿路设立补给站,为返乡的孩子提供免费矿泉水和吃食。

随着事件的发酵,各地政府也开始做出反应,都打出了欢迎他们回家的口号。

与此同时,郑州富士康也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不乏抱怨与质疑,认为这次事件富士康难辞其咎。

“郑州离不开富士康”“富士康离不开郑州”的讨论话题也由此展开。

甚至还有网友质问,“为什么不直接关闭富士康工厂”、“富士康为什么还不倒闭”等言论。

此次事件中,富士康到底有多大罪过?关了富士康,我们是不是就可以鞭炮齐鸣了?

01

在某次场合上,富士康老板郭台铭曾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如果她们(大陆)不需要我,我们随时可以搬走。东南亚多少国家都在盼着我们过去。

这句话,并不是威胁,而是事实。

在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了减少成本和解决用工增长问题,富士康工厂的建设开始将目光锁定内地。

2010年,得知富士康将在大陆设厂的消息后,河南成为了富士康争夺战中积极的一员。当时中原的主政者非常清楚,如果富士康能落户郑州,意味着什么。

为此,郑州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富士康科技集团郑州项目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由市长亲任组长,专门负责引进富士康的工作。

彼时,为了让富士康这样的“大家伙”落户本省本市,各地都抛出了橄榄枝,并且纷纷开出很有诱惑力的“价码”,诸如地价优惠及税费减免幅度等等。

当时的中华大地,经济增长几乎是唯一的硬指标。

郑州市政府为引进富士康投资,设立了一笔数额不详的财政专项资金。郑州市财政局官员称,每年该市用于招商引资的专项资金为5000万元,这笔钱就算全花在富士康身上也未必够。

彼时的报道称,富士康还派出了一个先遣组,到郑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项目综合考察。

一位参与接待的官员透露称,“当时富士康绝口不提是否有投资意向,他们给我们一个提纲,对其关心的诸多问题予以咨询,从这些问题看,涉及IT产业、LED和人力资源等方面。”

经历双方多次交谈,落户郑州的希望依然甚微,而这次考察之后,河南迅速将对接从市级层面上升到省级层面。

为了争取富士康落户河南,时任河南省长的郭庚茂,将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请到郑州。

2010年6月20日,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乘坐飞机飞抵郑州,见到了他的本家,也是老熟人——郭庚茂。

随后,一个城市,甚至一个省的命运,有了改变。

当时身为河南省省长的郭庚茂,此前已和郭台铭有交情,并争取富士康在廊坊做了一笔投资。

再次出山见老熟人,郭庚茂的“政治任务”就是要把富士康这条大鱼“钓”到郑州来。

为此,河南方面做了很大功夫,派要员陪同郭台铭到洛阳关林祈福,还承诺建厂补贴,投产前五年免企业税和增值税,后五年减半,还向国家海关总署申请了保税区政策。

最终,郭台铭被当地政府的真诚感动,把富士康最重要的项目iPhone生产放到郑州。

据知情人介绍,富士康落地郑州,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卢展工也是卯足了劲,他多次听取汇报,并给予了具体指导。

此前卢展工曾任福建省委书记。福建本就是对台经贸工作前沿,和不少台商都颇有渊源,卢展工与郭台铭过去在各种活动中时有碰面,也早有交情。

在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察看在建的富士康郑州科技园项目后,时任河南原省委书记卢展工,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等众多当时的省委班子领导均参加了与郭台铭的会面。

02

河南省、市两级的“主官”对富士康的重视,可见一斑。

当然,选择落户郑州,依靠的不仅仅是几个人的“私情”。对于富士康来说,中原大地便利的交通和人口的红利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富士康建厂,需要几十万员工。

河南省是劳动力大省。选址在河南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河南省的主官考量的因素更多。除了拉动出口,吸纳与解决本省剩余劳动力也是一方面,当然还包括拉动辐射周边产业。

投入生产后的富士康确实也没辜负这份优待,其中最直观的就是,给整个河南省的进出口贸易带来活力。

数据显示,2009年,整个河南省贸易进出口总额只有134.38亿美元,排在全国第17位,到了2010年,上升至326.42亿美元,增速高达83.47%,全国排名提升2位,而且在之后GDP排名当中,连续排在中部六省首位。

2011年,只是一期投产的郑州富士康,出口额占全河南外贸总额约30%。

根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500强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郑州富士康以316亿美元的出口总额,位居全国之首,是当年我国最大的外贸出口企业,进口额164亿美元。

而2019年郑州进出口总额4130亿元,富士康占了近82%,同时占河南省总进出口额65%。

用“一家工厂半座郑州城”来形容富士康,一点都不为过。

不仅如此,郑州富士康还涉及数百家上下游企业,影响着整个郑州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富士康的支撑下,郑州成为了万亿级产业之城。

这不仅是几十万人就业的问题,同时也给当地留下了众多科技人才。

经过十年建设,目前郑州富士康厂区居住约35万名工人,有超过90条生产线,已经成为了郑州的一张名片,不仅拉动了郑州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解决河南子弟的就业问题。

此外,依照前5年免、后5年减半的优惠政策,辛苦栽种了10多年的郑州富士康,对郑州、河南经济与财税的回馈才刚刚开始。

03

那么,是谁最想关掉郑州的富士康工厂?

或许是“吃瓜群众”。一位知名财经媒体人说,因为他们不喜欢富士康这样的代工企业,觉得我们强大了,不需要这样的企业了。

当然,还有半个东南亚,诸如印度,诸如越南等卯足了劲要发展经济的国家。对于这些国家来说,他们当然希望富士康在大陆遭遇“滑铁卢”,这样郭台铭就不得不撤离。

因此如果富士康因该事件而萌生退意,无论对郑州,还是数以百万计依附为生的中原人民,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郑州富士康已成为全球最大的iPhone生产基地,它决定着全世界50%的iPhone手机能否如期生产与交付,以及全球最大制造企业,最大市值企业的业绩。

今年以来,市场上频繁传出苹果督促其代工伙伴加强越南、印度产能建设,以及转移中国订单的消息,而且不只是思想上,也在行动上开始加大了动作。

资料显示,两年前,在苹果的供应地图上,印度的工厂数量只占了1.3%,与中国工厂48%的半壁江山相比只是一个零头。这个数字在去年变成了3.1%,到2022年,即将变成5%到7%。

目前,正值苹果新品iPhone 14生产的关键期,全球市场都在等着更多iPhone 14的交付。包括华尔街分析师和投资者,也都紧盯着iPhone 14的表现,尤其是供应链保障。

关键时刻,嗷嗷待哺的越南、印度当然期待富士康出这样的问题,期待富士康关闭工厂逃离中国市场,自己好接手上位替补。

这些国家虽然小,但跟中国一样更渴望“劳动密集型”产业。

同时,郑州富士康的订单一旦失去,再想拿回来,那就太难了。

然而,更可怕的后果远不止于此。如果富士康因此“逃离”,除了几十万劳动者不得不面临重新就业,众多上下游供应链企业也将面临迁徙或业绩锐减的窘境。

最后说一组数据:资料显示,郑州富士康员工数量多达35万,其中航空港厂区有20万人。这背后所承载的是数以万计的家庭。

更为重要的是,郑州富士康对员工学历没有太大要求,年龄要求是16.5周岁-35周岁之间。郑州富士康平均月薪3800元至5800元。

此外周一至周五加班按1.5倍,周六/日加班按2倍,法定假日加班按3倍支付加班费。工资每月结薪日直接全额发放至个人。

相关数据显示,在富士康就业的人大部分都来自农村,而官方数据还显示,2021年,河南省农民人均年收入是1.75万元。

即使按照富士康平均最低月薪线3800元计算,也是该省农民人均年收入三倍以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栗滴科技
栗滴科技
传递科技信息,增进企业交流
93文章数 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