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制造——苏州样本”调研报告发布

0
分享至

总结提炼坚守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苏州特点”和“苏州路径”

苏报讯(记者 陆晓华)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昨天,在苏州开幕的2022中国实体经济论坛上,“中国制造——苏州样本”调研报告发布。据悉,该调研报告总结提炼了坚守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苏州特点”和“苏州路径”,以期能够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样本示范效应,为如何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提供思考。

面对地缘冲突风险显性化、全球供应链生产链重组和内生动力机制转换挑战,人们期待看到作为中国实体经济重镇的苏州面对压力表现如何,展现出什么样的成色和韧性,又有哪些经验可资全国借鉴?为此,《财经智库》联合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董云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等30余名专家,组成中国实体经济苏州课题组,就相关议题展开近半年的调查和研究,最终形成“中国制造——苏州样本”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围绕“韧性和黏性”“实力之源”“前路:挑战与突破”三个层面展开,系统梳理苏州制造业发展的路径、特点和优势,以及未来的挑战、机遇和突破点。

调研报告提出,苏州作为中国制造业强市,历经农转工、内转外、量转质,再到“内外联动、共生共赢”,其发展历程可以视为中国制造业升级之路的浓缩版。苏州工业体系完备的优势,和由此带来的黏性、吸附力、韧性和弹性,还充分体现在其产业集群的发展中。作为制造大市,苏州在传统优势领域,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纺织及先进纤维等产业集群全国知名,越来越多的先导产业集群也在茁壮成长。当前,苏州也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领域形成较强的集群优势。

“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应该是继承与迭代的关系,而非取而代之。”调研报告提出,事实上,正是由于苏州积累的制造业基础,才让新兴产业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可能,例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依托于苏州的精细化工产业基础,高端医疗器械的发展则依托于苏州制造的精益化生产能力,而氢能、锂电池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在钢铁、化工产业的深厚积累。

调研报告提出,在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创新竞争加剧以及资源整合三大挑战的当下,苏州尤其要在“五基”产业等领域培养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引导成为制造业的单项冠军和产业集群中的创新先锋,并逐步从国内走向全球,登上制高点,成为世界知名的“隐形冠军”。

调研报告最后提出,苏州凭着对全球产业发展的前瞻理解、独到战略眼光、几十年如一日对“工业立市”的坚守,形成了独特的苏州制造特色,走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鲜明路径。苏州以系统性思维探路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前瞻性眼光应对制造业未来挑战,对于全国许多城市都将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苏州新闻网
苏州新闻网
苏州第一新闻门户
71105文章数 90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