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稻田里设“讲台” 稻花香里话“振兴”

0
分享至

浙江省报讯(记者张瑚滢中泰街道微融媒体中心施华平)秋日,中泰街道新泰村马岭脚稻田为大地披上了金色的地毯。昨日,余杭的农创客们走入丰收盛景之中,结合各自工作,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谈感受,话未来。

“是政府提供的创业补贴和免息贷款,让我勇敢地走上创业的道路。”杭州麦塔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敏乔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现经营一家30亩的鲜花农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徐敏乔之所以能走上创业的道路,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政策扶持。“我们的农场虽然在山上,但这里到山下很方便。通往山顶的盘山公路今年全部铺设上了柏油,安装了路灯;此外,家庭农场的申报补贴,以及各类基建的补助,也让我这个新农人切身感受到了幸福。”徐敏乔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来自中泰街道紫荆村的“笛二代”董泽杰近年来积极探索“文化共富”引领乡村风貌提升,致力于打造未来乡村建设样板,他通过“线上+线下”助力竹笛产业发展谋新机。“这几年,我在学校里学习了竹笛演奏技艺,毕业后也学习竹笛的制作技能。希望未来我既可以以一位演奏员的身份去雕琢竹笛制作的技能,也可以以一位制作师的身份去推广传统的制作技艺,真正肩负起传承发展传播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董泽杰说。

这几年来,余杭区先后出台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系列政策文件,在产业发展、乡村经营、美丽乡村等领域积极进行探索。同时以教育培训为手段,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懂科技、善经营的“薪农人”队伍。这些“薪农人”,有接过父辈的“农二代”,有回乡创业的知识青年,有土生土长的新农民,也有来余杭创业的新余杭人,如今余杭区已累计引培农创客251名,他们成为了余杭现代农业的生力军。

(来源:杭州市余杭区政府网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信息新报
信息新报
专注城市经济,用数据说话。
1171806文章数 477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