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危机背景下,欧洲国家正在加紧沟通,试图可以在能源问题上团结一致,共同渡过难关。然而,虽然最终有15个欧洲国家达成了支持共同实施天然气价格上限的妥协协议,但包括德国在内俄主要国家都表示了反对,其中法国总统马克龙将炮火转向了美国,德国总理朔尔茨也对中国展现出了积极的正面态度。
欧洲15国妥协
近日,欧盟召开了秋季峰会,重点讨论了目前正亟待解决的能源问题。在经过了长达11小时的马拉松式讨论后,欧盟27国就能源问题达成了一定共识,主要是希望通过共同行动实现“降价、保障供应安全、减少需求”三个目标,而具体措施包括共同购买天然气、实施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限制机制、调整欧盟成员国的能源供应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限制天然气进口价格等主要问题上,欧盟各国分歧依然明显。目前,有15个欧盟国家支持共同实施天然气价格上限,但由于德国、荷兰等国家坚决反对,此次峰会未能就这个问题达成协议,欧盟方面称。将继续研究和磋商“价格限制”的问题。
法德改变态度
与此同时,法国和德国也亮明了自己的最新态度。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欧盟峰会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猛烈批评美国,称美国正秉持着“双重标准”向欧洲出售天然气,因为这个价格是美国国内天然气价格的4倍。马克龙还表示,这关系到跨大西洋贸易的诚意,应该得到仔细讨论。而德国方面也有类似的批评声音。不久前,德国副总理就曾公开批评美国的行为是“趁火打劫”。
这也让德国的目光开始转向中国。同样是在欧盟峰会结束的记者会上,德国总理朔尔茨就公开宣布,将于下月率领政府代表团及一个庞大的商业领袖代表团一起访问中国。虽然中国方面还没有确认,但朔尔茨显然已经坚定了访华的决心,这也意味着德国很可能与中国进行一系列磋商并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
俄乌冲突让欧洲人发现美国不可靠,他们再次将目光转移到了中国的身上,试图与中国进行合作,弥补冲突带给欧洲的损失。当然,中国对此是表示欢迎的,但同时欧洲人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如果不能彻底放弃对美国的依赖和幻想,那欧洲就将一直被美国“吸血”,不可能将现状彻底改变。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环球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