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砥砺前行,谱写乡村振兴新华章

0
分享至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砥砺前行,不断谱写乡村振兴新华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这个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守住两条底线、
守住两条底线,夯实“三农”基础。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关键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耕地这个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遏止耕地“非粮化。藏粮于技,要发挥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就要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支持力度,抓紧完善和落实监测帮扶机制,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不断提升脱贫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
聚焦产业发展,牵好乡村振兴“牛鼻子”。要精准发力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要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真正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使贫困地区发展扎实建立在自身有利条件的基础之上。”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则。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做精做优做强乡土特色产业,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进一步发挥各地特色资源优势,打造地域特色品牌,构建乡村特色产业体系。
改善生态环境,抓好振兴“支撑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乡村生态振兴和产业振兴过程中,要总结生态扶贫积累的有效举措和经验模式,对有益模式的推广和完善,通过开展农村环境提升、生态补偿、发展生态产业等途径,持续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生活环境、产业结构等,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实现乡村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的协同推进。充分发挥乡村生态资源优势,使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有机统一,以农户的稳定收益增收为核心,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生态产业发展有效惠及广大农户。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创新多渠道、多样化的生态振兴路径,推动农户长效增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风飞雪
风飞雪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48文章数 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