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设计》专访|杨建明:培养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的学科交叉融合意识

0
分享至

ⓒ 采访:李杰 李叶

ⓒ 受访:杨建明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建明,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艺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指委美术专业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质量协会第七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工业制造艺术创新设计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致力于国防装备设计、工业设计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艺术创作和设计实践。主持国防军工领域首个国家艺术基金“国防工业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主持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产品设计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复合型国防装备设计人才培养为例”、主持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重大项目《文化科技协同创新实证研究——轨道交通空间公共艺术国际比较》、主持参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宜居环境设计,主持参与完成的多款新型装备外观及人机交互设计等国家重大项目在国庆60周年阅兵及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展现。主编《冷兵器设计史》等。

《设计》: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北京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基本情况及学院在工业设计专业领域内教学特色。

杨建明:首先,学院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推动。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是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高校,也首批进入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A类行列。在8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传承“延安根、军工魂”红色基因,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核,走出了一条中国共产党创办和领导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红色育人路”;矢志国防、服务战略的“强军报国路”;开放包容、交叉融合的“创新发展路”。我个人认为,北京理工大学对我们国家发展的贡献和意义需要被更加深入地挖掘。在北理工这样一个伟大的“母体”里,设计与艺术学院的发展重视科学与艺术、技术与设计、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不断借鉴、吸收、融合、共生,在具备践行新文科发展理念的天然且独特的优势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 “理工设计范式”的发展之路。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是国内最早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之一,它的前身是于1983年创立的工业设计系。北理工设计与艺术学院是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单位,教育部工业设计教指委委员单位;2000年获批设计艺术学硕士授权;2010年获批艺术学硕士一级学科授权;2011年获批调整为设计学硕士一级学科授权;2016年获批设计学博士一级学科授权。学院下设工业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文化遗产系、造型艺术系、和传统工艺美术系,现有教职员工80余人,在校学生一千一百余人,每年招收本科生120人,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共约200人。目前,学院拥有三个教学区,分别是以办学区为主的中关村校区和良乡校区,以及主要承担艺术硕士培养任务的北理工唐山研究院校区“设计与艺术学院研究生院”。

在我国,具有真正“现代意义”的设计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加之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更突显了设计学科的独特个性和特色。在这样的环境下,北京理工大学设计学科发展之初提出的目标非常的朴素且务实,就是要建设“与国家战略相呼应的发展之路、与学校学科专业高度和特色相匹配的设计学科”。在此基础上,设计与艺术学院以“博学、创新、德厚、技精”为办学目标,踔厉培养掌握扎实系统的设计艺术理论方法、具备敏锐视角及创新能力、且具有国际视野、爱国情怀、创新思维的高层次领军型设计艺术人才。

《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优势是什么?存在哪些方面的劣势?

杨建明:我想我院工业设计学科的发展优势和专业特色是由北京理工大学这个优秀平台的学科科研环境以及北京这所城市的发展高度和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主要体现在发展历史、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多个方面。

首先,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首批成立工业设计系的院校,是工业设计在中国的传播者与引领者,是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的第一批拓荒者和深耕者,也是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发展全过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80年来,北京理工大学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不断锐意进取,在精确打击、高效毁伤、机动突防、远程压制、军用信息系统与对抗等国防科技领域代表了国家最高水平;在智能仿生机器人、绿色能源、现代通信、工业过程控制等军民两用技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基于服务军工的发展背景下,设计与艺术学院从1984年建系之初,就明确了“国防装备设计方向”这一科研特色。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懈追求,结合学校发展方向,学院推行出“军品设计特色”与“设计文化传承”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始终站在设计与教育发展的前沿。学院也被誉为“国防装备设计摇篮”,是中国军品设计的代表院系,是最早承接国家军品科研的院系,也是主持军品科研项目数量最多的院系。学院注重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的有效结合,依托“工业制造艺术创新设计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省部级重点平台,与国防装备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建立了26个实践基地、实验室及产学研合作平台,组建了跨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团队,为国家培养国防装备类创新设计人才,已经建立起以产学研合作为导向的教学实践体系。

近年来,学院参与了多项国防设计项目,承担载人航天、重点型号装备等设计研究逾百项,涉及我国现今陆军、空军、航空航天最为先进的各类国防科技产品,设计范围包括产品造型设计、涂装设计、人机环设计、信息交互设计、系统设计等多个领域。学院在重大活动中表现突出,在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冬奥会等国家重大活动中直接参与了多项数字表演与仿真任务、焰火技术任务和彩车设计等技术保障工作。与此同时,学院也注重与其他院系的优势学科相结合,交叉拓展设计的融合生态:与生命学院合作参研了天宫二号和新一代太空站“人-机-环境”的总体和设施设计;与人文学院合作参研了航天员心理舒缓系统设计;与计算机学院合作参研了某部大型虚拟仿真系统设计研究;与信息学院合作参研了雷达民用系统交互设计研究;与光电学院合作参研了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数字仿真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项目。学院的合作单位包括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国防科工委、空军装备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国兵器工业规划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在近40年的发展中秉持科学、完整、先进的理念,注重人才质量,为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培育了大量优秀的师资和人才队伍,为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我校工业设计研究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之一是入职高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学院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德国奥芬巴赫设计学院、美国东田纳西州立大学、美国休斯顿大学等输送了师资力量。不仅如此,学院更是为各行各业提供了灿若繁星的优秀设计师群体,这与学院坚持培养研究型和实用型兼顾的高层次领军设计人才的战略是分不开的。其中,有大量的毕业生在大型科研院所、在国内龙头企业、以及世界500强企业中担任核心产品的设计师。比如,在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多位优秀校友执掌北汽、上汽、极狐、比亚迪等车企工业设计部门,为我国汽车行业的腾飞做出了贡献。学院还瞄准大国国防重器形象,不断提升国防工业的艺术设计水平,开展了军事装备领域未来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成功申报了国防军工领域内的首个国家艺术基金。致力于将科学的艺术设计理念推广到国防工业领域,发挥我院长期以来在国防军品工业领域的设计经验和专业特色,将科学的艺术设计理论与方法、丰富的项目经验和创新设计意识与军事装备研制人才的培养相结合,助力我国国防工业整体设计水平的提升。

在教学科研方面,学院的特色优势也非常明显。在传统的军工设计领域之外,学院在“交互设计与服务设计”这一与互联网行业密切相关的新领域,亦处于领先的探索者行列。2010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各行各业对交互设计的需求呈爆炸性增长。学院瞄准社会、经济发展的脉络与需求,早在2000年初,就开展了交互设计的科研项目,在民用软件设计领域和国防科研设计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积累了大量经验。在研究生教学和本科生教学中,学院也是国内较早开设交互设计相关课程的院校。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形成了良性循环,科研与人才培养成果突出,为小米、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头部企业输送了大量人才。此外,可持续设计和包容性设计也是学院的特色专长。我院参与了大量通用设计、包容性设计、可持续设计的科研与实际项目,同时还参与了国家和相关部分在具体方面的标准制定和智库咨询工作。比如,我院教师作为北京地铁、北京市政建设、冬奥会场馆专家参与了《城市轨道交通无障碍设计规程》等地方标准的制定、大型项目的无障碍包容性设计评审实施过程中,为促进社会公平与全面发展做出了贡献。

从总体来看,北京理工大学设计学科近四十年来的发展,无论是从历史积淀的厚度、发展创新的广度,还是从设计实践的深度、人才培养的高度,学院所取得的成就、作出的贡献都为社会各界有目共睹。然而,北理工设计学科的发展任重道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能够看到,目前国际高水平设计院校均与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和人文历史生态建立了非常和谐的发展关系,在所处的科技和经济发展链条中,人才培养的自身角色定位需要把握准确,才能使产教融合的职能更加特色鲜明。无论是师资队伍建设中对人才的引进、平台的搭建,还是科学研究,要渠道畅通。教育需要对其所处科技、社会经济和人文历史发展阶段有着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这种理解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质量实现,尤其是对设计学科未来发展的前瞻性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控。我想这些内容也是我国所有院校的设计学科发展所共同面临的任务。

《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协同体现在哪些方面?

杨建明:工业设计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协同的学科,以设计链接、服务、协同更为广泛的行业与领域。工业设计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协同可以归纳为教学与科研体系的协同、师资与人才培养的协同,以及项目与设计实践的协同等几个方面。

首先是教学与科研体系中的协同。“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模式,指的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目前工业设计的教学与科研体系为设计大类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说,除了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讲授,还有其他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其次是师资与人才培养中的协同。工业设计本身的综合性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工业设计专业教学需要各方面的师资力量,需要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教师,构建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心理学(Psychology)等学科共同构成的跨学科体系。

最后是项目与设计实践中的协同。在具体项目的研究设计中,对产品设计师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比如,做用户调研时要懂心理学、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与方法,设计落地投产实施时要懂工艺、生产程序与管理等。从设计与研究内容来说,比如我们在日常就注重与计算机专业交叉研究交互领域,与心理学专业交叉研究用户体验等。在此基础上,我院与计算机学院、光电学院、宇航学院等协同,共同协作进行了多个国家重大项目的攻关设计,如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预演仿真系统、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舱内设计等……多学院多学科协同正是项目圆满成功的关键。特别是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宜居环境设计的课题中,学院历时10 年,打通学科、领域、空间壁垒,深度融合创新设计,以设计为统筹,整合宇航、材料、工程、制造、光学、人机工学、心理学等七个领域十余个学科,通过工业设计总领设计方向,从空间站结构、选材、色彩、照明、交互、人机环、子设备工业设计等多方面入手,促进了多学科的深度合作,为国际空间工业设计提供“中国设计语法”,作出“北理设计”贡献,这充分体现了超越专业局限、突破学科局限的新人才培养模式。

未来,北理工设计学科将会进一步发挥理工科大学设计教育的优势,积极探索跨学科的研究主题和研究领域,建立和体现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方面努力突破界限,走好“理工设计范式”的发展之路。

《设计》:产学研结合方面有怎样的属地特色?毕业设计如何与学院的办学特色相结合?

杨建明:我院在艺术设计方面,基于首都优势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从较早以来就已经展开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探索实践。

在校内,发扬北京理工大学多学科优势,强化跨院系合作,探索设计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模式。我们参与了载人航天、重点型号装备、国庆70周年虚拟仿真等国家重大课题、重大活动百余项,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项目能够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极大地促进了师生的专业使命感与报国热情,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在校外,我们重视与政府、其他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发挥从实践中不断重新定义学科、专业和行业界限,推动自身由“合”至“和”的教学理念。基于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布局和需求,学院从2016年开始就陆续同河北省邢台市、高碑店市、唐山市等市县开展了产学研用合作,与邢台市广宗县政府共建校政企合作平台,以工业设计为突破口,提振县域产业集群经济创新发展,助力京津冀一体化。师生通过大量科研工作投入及社会实践,积极为创造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文化和管理贡献力量。其中,为在地企业设计的多款产品深得市场青睐,远销俄罗斯、智利等30多个国家,仅2020年第一季度就带来海外销售额增长约2500万元。学院与高碑店市中国最大的门窗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平台,从产品、服务、企业形象等角度全方位提升中国民族品牌设计力和竞争力。学院积极参与了唐山研究院的建设工作,作为首批引入的三大平台,在两年时间内充分发挥设计学优势学科资源,研究新发展支撑平台路径,先后与唐山市相关区县的银器、骨质瓷、钢锹、特色食品等一批行业产业集群建立了战略合作;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唐山市规划建筑设计院相继成立了北京理工大学未来轨道交通文化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文化创意与城市更新研究中心,极大赋能了唐山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强化优势和特色、注重学科交叉、强调行业协作,我院进一步构建了“共生”和“创生”的学科乃至时代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反哺了设计教育的内涵发展。例如在广宗项目中,四年时间里,我院60多名师生先后20余次深入企业调研,进行了8次大规模的行业考察,设计了80余组方案并转化为多项发明专利。与此同时,我们学院不少学生的毕业选题来源于这些项目,结合了企业生产优势和市场优势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市场化转化。

《设计》:您认为现在的学生有哪些富有时代特色的特点?学院围绕学生展开的“教”与“学”有哪些具有时代特点的变化?您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什么样的潜质与担当?

杨建明:关于学生的时代特点。每个时代都具有符合时代发展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表现。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学子身处其中,其思想、精神、知识、能力也必然具有独特性、融合性和创新性。从20世纪起,科学开始在学科之间建立起桥梁,促使各学科间相互交叉寻找适用于新发展环境的创新原理及研究范式。随着科技引爆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元宇宙、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新思想、新理念、新应用层出不穷。身处于这样环境下的学生,他们的信息获取渠道、信息获取体量、信息分析处理手段和能力都与过去发生了更大改变。他们具有更高效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质,这也是与以往学生最大的区别。这一代学生视野更加开阔,更加具有智慧、交融、创新的能力。这也是这个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和责任。

我院在教与学方面主要体现在履行教育职责,服务国家需求,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变革几大方面。

首先,始终瞄准国家之需。结合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设计教育发展前沿,围绕“理工设计范式”抓好学科特色专业建设。以一流专业建设、新文科建设为基点,依托学科交叉实验平台,建设满足“国家社会需求、民族文化需求、产业行业需求、多元人才需求”的专业发展之路。通过“重大课题引领+校企协同机制+项目实务驱动+跨学科交叉”四位一体的系统性方案,解决新时代设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课程体系陈旧僵化、教学模式单一、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

其次,全面拥抱时代之变。积极探索适应智能时代特征的专业发展道路与育人新理念。首先在专业发展上,基于“智+”理念,一是搭建设计创意+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的交叉师资团队,探索跨学校、跨学科的师资队伍教研平台建设,灵活配置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教学名师,打破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克服专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共建优质教研团队和教研资源,培育一批教学研究与实践成果,全面提升适应智能时代变革的新型人才培养能力。二是面向智能制造、国防装备领域设计需求,探索智能产品(交互)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我院专业实体教研与工业领域、国防装备领域合作基础深厚,结合产业智能升级带来的新需求,探索创新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的转变,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三是进一步汇集区域产业人才需求,服务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我院在北京、天津、河北与当地产业有深入和长期的紧密合作,依托工信部工业制造艺术创新设计重点实验室、唐山研究院及各地合作的工业设计中心,进一步汇聚区域产业需求,服务京津冀产业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为学科建设提供有力的供给侧支撑;其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信息化、智能化课群建设,加强对专业建设、课程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在已有教研资源基础上,推动协同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将教学大纲、知识图谱、教学视频、电子课件、教学案例、实验项目、实训项目等教学资源汇编整合,形成优质共享的“智+”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库;第三,在教研形态上,依托信息化、多元化教研室、教研平台的建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探索突破时空限制、高效便捷、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师教研模式,探索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范式,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活力,厚植教师教学成长沃土。

关于“教”与“学”的时代特点变化。对大学来说,其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课程知识体系的搭建体现了一所大学对教育的见地和阐释。优质知识是核心之一,先进科学的知识才能培养优秀的人才。北京理工大学在全国高校录取排名中位列前茅,进入北理工的学生都具备很强的综合素质,他们是国家的栋梁,是与世界强者对话的代表。因此在他们的求学时期,从北理工获得怎样的知识和眼界才能够担当未来的重任,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每一所院系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的出发点。都说教学相长,因此我们首先特别重视课程的建设,因为这些是学生知识的来源。另外,我们也特别关心每一位教师的状态,重视教师群体学术思维的培养和营造,提醒老师们不断思考在教学互动中探索自身究竟处于何种地位,应发挥何种作用,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坚持“破五维”,从不简单地对教师个体的教学行为和科研工作进行过度管束和评价,就像李巴伦·布里格斯(LeBaron Russell Briggs)曾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是向学生传授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而不是由着教授的兴趣进行教学。” 在“教”与“学”的核心任务上,我们一直认为“瞄准国家之需、拥抱时代之变”,建设一整套科学的课程知识体系等学术计划是我们的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障。

关于学生的潜质与担当。在学校建设大目标的引领下,结合上面提到的“需”与“变”, 需要进一步地专注于务实地培养人才之“用”。在传承“延安根、军工魂”、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针引领下,学院以博学、创新、德厚、技精为目标,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切实抓好内涵建设,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文化发展,使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系统的设计艺术理论与方法,具备敏锐视角和创新能力,真正理解和勇于面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种种挑战,能用系统化的头脑来思考问题,并具备将创意转化为产品的实践能力,成长为具备北理特质、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引领型设计艺术人才。

首先,要将专业育人与思辩育人紧密结合,使学生养成爱党报国、自强不息、求知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追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设计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使学生建立文化报国、设计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增强勇于实践、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敬业精神。

其次,培养具备宽广的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创新设计人才;培养具有先进的设计理念,通过多元化设计创新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应变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从事创新设计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了解相关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趋势,掌握专业领域相关理论知识。要培养学生树立具有国家使命感、社会责任心的科学世界观。使学生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团结协作,体质强健、心理健康,富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和服务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专门人才。

回归到最基本的初衷,我们衷心地希望学生可以成为关爱家人和朋友、关爱祖国和民族、关爱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无论在身体和精神层面都健康蓬勃的设计人。

《设计》:今年毕业设计的大主题是什么?希望给学生和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思考?毕业设计线上展示和线下展示的对毕业设计成果的要求有何侧重?是否有助于设计成果渗入社会层面?

杨建明:我们把今年毕业设计的大主题确定为“融合·创新”,目的是鼓励学生培养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的学科交叉融合意识,进一步突破设计学科边界。鼓励学生拥抱变化,从而积极地探索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在实践中的创新应用。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主题让学生理解创新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思考智能时代下的设计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设计思维能力。对于社会层面来说,应该思索如何引领和指导创新实践,以及如何在“融合”的过程中树立和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并最终建立个体的设计自信。

我们想在毕业设计的线上展示中,侧重于对毕业设计成果的设计思维过程的展示,要充分展示机会洞察、社会责任、问题梳理、创意发散、细化迭代的过程,体现创新意图和想法、展示设计成果和愿景;而毕业设计的线下展示,则侧重于对毕业设计成果设计实践的过程展示,要充分展示用户研究、原型发散、测试评估的过程,体现实践能力和方法、展示设计模型和效果。

毕业设计线上展示和线下展示有助于设计成果渗入社会层面。尤其是线上展示,通过不同平台和方式来展示毕业设计成果,不仅为学生的设计作品提供了展示的机会,也让更多人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创新想法以及对社会问题提出的思考路径和解决方案,这些展示和影响力都有助于成果的转化,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当然,这需要我们学院的老师们进行高质量地组织和推广。

《设计》: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表现出哪些问题?对教学、科研和产业提出哪些要求?如何看待毕业设计未来的改革需求?

杨建明:目前,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在于前期设计研究过程较长,后期设计实践与迭代过程不足。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毕设选题都是自拟的概念性设计选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存在“想当然”的假设性。基于这一问题,学院较早就开始结合科研资源和课题资源,向学生推荐毕业设计选题,并基于校企合作,定期的向合作企业征询需求,由专任教师带领学生为企业市场开发产品,提供方案。另外,有课题的部分导师自身也会基于问题导向,有意识地“抛砖引玉”,在一些前沿探索方向中为学生做课题推荐。最后就是结合国际国内重大设计竞赛开展毕设,以“赛”促“育”。例如学院每年参与的斯坦福全球设计竞赛,本院学生屡获佳绩。参加竞赛成为了一种很好的毕业设计模式,在竞赛中的获奖经历不仅在毕业设计中锻炼了自身能力,得到了国际认可,又在过程中践行了设计解决人类问题的思考能力,提升了毕设作品的层次。基于以上几点,要求学院教师首先在教学上大力拓展项目制实践类课程,寻求企业合作,将企业实际课题以及项目引入课堂;其次要将现有科研项目融入已有的课程教学,以“研”促“教”,拓展学生的实践平台从而增加实践机会。

未来的毕业设计,我认为主要需要在以上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提升毕业设计的成果质量。与此同时,需要探讨项目制培养,将毕业设计与产品创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围绕企业产品的研发过程,设计不同方向的课程链条和学术计划,甚至考虑囊括社会话题和文化话题影响下的设计思考,直至完成学位课程。未来,需要不断探索和搭建与先进企业的合作,这是我们学院正在进行的一项教学改革课题。

《设计》:毕业设计是偏向概念性设计还是企业项目的需求多?如何平衡获奖、实践项目、教学主题?

杨建明:结合上面提到的毕业设计的三方面改革,在规范推行贯彻以来,学院的毕业设计选题和制作正朝着务实、交叉、综合、丰富的方向发展,整体水平有了质的改变。我们加大对以“赛”促“育”、 以“研”促“教”的激励机制和教学改革,鼓励老师以实践、项目、比赛为主题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创新性地将竞赛主题、实践项目主题与课程类和教学大纲相结合,合理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类课程中进行人才的培养,从而全面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设计》:您认为学生们在设计中应该如何协调国际化和本土化?如何树立起基于我们文化自信的设计自信?

杨建明: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存在的表现,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我们今天强调国际化、本土化、文化自信、设计自信,说明我们做的还有差距,我们对五千年文化历史和变迁以及优秀的民族文化价值研究的不够深入,认识还不够清晰,还需要夯实文化传承的自信心和自发性。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尤其要科学辩证地看待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不能过分地、单一地、割裂地追求所谓的国际化或本土化。从国际化来看,世界文化是由多元的生态链组成的,既相互依存也存在冲击,这种共融共生的环境呈现出了强大的创作生命力。我认为,新时代的同学们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了解人类各民族的文化,并将其作为自己设计创新的土壤和灵感的源泉,只有这样,大家的设计创作才会更有力量。从本土化来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文化强国”的目标,这也为未来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设计与艺术学院在设计自信和文化传承方面积极搭建平台,聚焦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传统造物文化、艺术理论、遗产保护等内容,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文化研究体系,拓展了学院的文化内涵建设,完成了一系列的设计实践及科研项目。学院承担了国家艺术基金“i·中轴线”——北京中轴线文化传承创意影像展,以北京中轴线视觉信息为载体,再现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脉、演变历程和当代风采;通过多元化的展览形式,促进了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吸引公众关注遗产、亲近遗产,主动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学院还与圆明园管理处共同搭建了北京理工大学圆明园研究院,以文化复兴为己任,以文化强国为目标,以服务圆明园历史文化研究与创新能力提升为宗旨,推动圆明园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创新。除此以外,学院的一批年轻教师还在诸如国家社科基金《京津冀传统村落空间文化价值挖掘与保护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西部地区女性传统手工技艺高级创新人才培养》、国家艺术基金《瓷印辉光——中国陶瓷印创作生态研究展》等方面进行了创新的探索与研究,不仅丰富了学科的文化内涵和发展路径,也为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与设计自信搭建了行之有效的支撑平台。

学院通过这些努力,切实引导同学们树立文化自信、设计自信的高尚目标:鼓励学生们做为新时代的设计人,要勇于担负起时代发展的使命重任,积极发扬民族文化的传承,培养形成“大文化观念”,通过多样化的手法与技术、多元化的通道与平台进行整合创新、交叉融合,以此构建基于文化自信的设计自信。

毕业设计作品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季后赛两战结束后具备争冠实力的也就5队:雄鹿无缘,西部4队上榜

季后赛两战结束后具备争冠实力的也就5队:雄鹿无缘,西部4队上榜

你的篮球频道
2024-04-25 13:40:20
重庆、南京的天然气公司都相继开始退钱了,还有多少“冤大头”

重庆、南京的天然气公司都相继开始退钱了,还有多少“冤大头”

据说说娱乐
2024-04-25 14:35:27
油电大战下的北京车展:比亚迪从角落到C位,这些车企已隐退

油电大战下的北京车展:比亚迪从角落到C位,这些车企已隐退

南方都市报
2024-04-25 10:36:15
四川发布人事任免,新任两名副厅长

四川发布人事任免,新任两名副厅长

新京报
2024-04-25 17:10:17
贾跃亭回应周鸿祎嘲讽:我是中国汽车进入美国重要桥梁,FF供应链正努力向中国转移,会回国造车【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

贾跃亭回应周鸿祎嘲讽:我是中国汽车进入美国重要桥梁,FF供应链正努力向中国转移,会回国造车【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

前瞻网
2024-04-25 10:29:17
崔永熙能被NBA选上吗?周琦后多人赴美镀金惹争议 汤杰曾遭群讽

崔永熙能被NBA选上吗?周琦后多人赴美镀金惹争议 汤杰曾遭群讽

狼叔评论
2024-04-25 19:00:08
知情人爆料!大S晕倒是自己放出的消息,博流量博疼惜,一出好戏

知情人爆料!大S晕倒是自己放出的消息,博流量博疼惜,一出好戏

鑫鑫说说
2024-04-25 11:38:48
临沂楼市炒房客骚操作来了,临沂兰山区房价从13000元降至10000元

临沂楼市炒房客骚操作来了,临沂兰山区房价从13000元降至10000元

有事问彭叔
2024-04-25 18:10:38
深夜3点! 曼城倒下, 决战英超黑马, 输球=提前丢冠, 重创瓜迪奥拉

深夜3点! 曼城倒下, 决战英超黑马, 输球=提前丢冠, 重创瓜迪奥拉

创作者_1649388329706
2024-04-24 16:57:20
不建议你吃三文鱼的原因,只有一个

不建议你吃三文鱼的原因,只有一个

丁香生活研究所
2024-04-18 12:09:41
感觉中国程序员前景一片灰暗,是这样吗

感觉中国程序员前景一片灰暗,是这样吗

侃故事的阿庆
2024-04-25 17:20:13
布林肯在上海纽约大学演讲:中美学生交流是避免误判的最好方法

布林肯在上海纽约大学演讲:中美学生交流是避免误判的最好方法

澎湃新闻
2024-04-25 15:00:32
快船独行侠G2裁判报告:最后两分钟两次漏判 官方解释取消小卡2+1

快船独行侠G2裁判报告:最后两分钟两次漏判 官方解释取消小卡2+1

罗说NBA
2024-04-25 05:16:19
呼和浩特的传奇故事结束了,呼和浩特新城区从12000元降至10000元

呼和浩特的传奇故事结束了,呼和浩特新城区从12000元降至10000元

有事问彭叔
2024-04-24 15:46:19
韩国知名女星,公开怀孕六个月时画报,韩网友感叹,根本看不出来

韩国知名女星,公开怀孕六个月时画报,韩网友感叹,根本看不出来

韩娱明星趣闻
2024-04-24 14:42:21
2024年养老金迎来双增长,统一了领取条件,养老金差距在哪里?

2024年养老金迎来双增长,统一了领取条件,养老金差距在哪里?

社保小达人
2024-04-25 12:56:19
准00后女干部提拔副镇长,工作不满三年,长得漂亮,评论两极化

准00后女干部提拔副镇长,工作不满三年,长得漂亮,评论两极化

180°视角
2024-04-25 09:42:58
具俊晔无缘高雄音乐节,大S救夫失败,具俊晔的知名度不被认可

具俊晔无缘高雄音乐节,大S救夫失败,具俊晔的知名度不被认可

素素娱乐
2024-04-25 07:29:08
A股:又开始了,再这样子下去,将迎来更大级别变盘

A股:又开始了,再这样子下去,将迎来更大级别变盘

一树梨花红
2024-04-25 12:09:15
李鹏总理的6位家人:3位子女都是国家栋梁,如今都官至何位?

李鹏总理的6位家人:3位子女都是国家栋梁,如今都官至何位?

小啾咪侃侃史
2024-04-19 09:58:17
2024-04-25 19:32:50
设计杂志社designmag
设计杂志社designmag
《设计》是中国国家级学术期刊
401文章数 4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张雪峰说,考上二本不是不够努力,你知道河南省考二本有多难吗?

头条要闻

俄副防长被抓:进国防部3年升副部长 系绍伊古"老搭档"

头条要闻

俄副防长被抓:进国防部3年升副部长 系绍伊古"老搭档"

体育要闻

当胜利变成意外,就不要再提未来……

娱乐要闻

心疼!伊能静曝儿子曾被狗仔追到洗手间

财经要闻

曙光已现?瑞银开始转而看好中国地产业

科技要闻

北京车展,被穿红衣服的他们占领

汽车要闻

全新哈弗H9亮相 大号方盒子硬派SUV入列

态度原创

数码
时尚
家居
房产
艺术

数码要闻

小米平板6系列全量推送PC级WPS!电脑同款布局、操作

我该怎么办?总是觉得渣男很有魅力!

家居要闻

光影之间 空间暖意打造生活律动

房产要闻

涉及黄埔、番禺、增城!广州新一轮大规模征地启动

艺术要闻

艺术名画︱爱尔兰画家大卫·科因的刀画作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