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非凡十年】郑州市统计局:潜心数海谋发展 实干兴统谱新篇

0
分享至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郑州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本报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出彩中原看郑州 我为省会添光彩】“非凡十年”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我市十年来发生的喜人变化,记录城市成长的脚步,共同感受城市的精彩律动。今日刊发“市统计局篇”,敬请关注。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出彩中原看郑州 我为省会添光彩】

“非凡十年“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

潜心数海谋发展 实干兴统谱新篇

什么最能直观反映十八大以来郑州发展的日新月异?一定是统计数据。

来自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十八大以来,郑州经济发展实现“四大突破”:经济总量突破1.2万亿元,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人均GDP突破1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突破双千亿。郑州经济以铿锵之势,连跨新台阶站上新高度,继2013年GDP突破6000亿元后,郑州经济总量以几乎一年增长一个千亿元的节奏,于2018年首破万亿元,顺利跻身“万亿俱乐部”,2021年达12691亿元。十年间,郑州经济总量全国排名前移4位,晋升为全国第16位。

2021年,郑州以占全省4.5%的面积和12.9%的人口创造了全省21.6%的经济总量、28.1%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1%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71.8%的进出口总额,首位度较2012年提高3.3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的红利惠及广大民众,十年来,全市居民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2021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246元,比2012年增加21000元,年均增加2333元,年均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90元,比2012年增加14259元,年均增加1584元,年均增长8.8%。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月暨第十一届“中国统计开放日”启动仪式

统计数据不仅清晰呈现了十年来郑州一路向上的发展动线,在十年的辉煌历程中,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助力者、护航者角色——真实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为千万郑州人鼓劲加油;第一时间搜集汇总企业心声,为科学决策提供一手资料支撑;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苗头提前研判分析,更好防患于未然。数据无言,却蕴含着最丰富的内涵,大至领导层决策,小至千家万户的柴米油盐,无一不与此有关。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郑州要以‘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为总目标,以‘整体工作争先进成高原,重点工作创一流起高峰’为总要求,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努力发挥好全省经济发展‘领头羊’作用,为服务全省乃至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对我们的统计数据监测和分析研究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市统计局党组书记陈平山高屋建瓴的一番话,让统计人分外感到了肩上重担。

“加强服务业重点领域统计监测,继续推进研发统计‘扩围’,加强企业研发统计基础工作。加强和规范县域经济、乡村振兴、互联网经济、人才资源等重点领域统计调查。”今年统计系统年度工作会上,市统计局局长郝伟指出了统计工作未来发展的新目标新方向。

“六坚持六着力” 引领统计工作再攀高峰

“总体来看,工业运行有支撑有亮点,但下一步发展也面临系列挑战……”9月27日,市统计局例行的月度经济运行分析会气氛活跃,与会的各处室负责人围绕各自相关领域,通报数据、分析态势、发表见解。

自2020年10月以来,按月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已经成为统计局的惯例。会议邀请发改、工信、商务、城建、房管、交通、财政等部门参会,共同分析我市经济运行的新态势,查摆全市及各区县(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这也是市统计局近几年推行的“六坚持六着力”工作机制中的一条。

“六坚持六着力”即坚持月度党建理论学习制度,着力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坚持月度调研指导制度,着力提升部门和区县(市)业务水平;坚持月度监测预警制度,着力提升统计监测预警水平;坚持月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制度,着力增强统计分析研判能力;坚持月度定期培训制度,着力打造高素质统计队伍;坚持月度数据核查、执法检查制度,着力夯实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是“风向标”,是“晴雨表”。数据是否精准、分析是否精辟、建议是否精到、监测是否到位,直接关系着能否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的统计服务。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统计局总揽全局、正确领导下,全市统计工作者上下同心、埋头苦干、奋力拼搏,统计系统政治站位、工作谋划和执行力度切实增强,统计工作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

统计“双基”建设卓有成效。统计工作,根在基层,统计数据,实在基础。2020年7月30日,郑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高质量统计工作的意见》,从加强党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统计制度、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加强统计监督、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和增强统计工作整体效能等六个方面确保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2022年7月22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通知》正式出台,就全面加强和改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确保统计源头数据质量提出政策指导性意见。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办)按照《河南省乡镇级政府统计基础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均达到示范单位标准。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统计工作力量,组织开展统计“两化三达标”活动,鼓励统计系统干部队伍和企业统计队伍考取统计执法证和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进一步促进统计人员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

常态化召开月度经济形势分析会

当好服务发展的“数据智囊”。工作中紧扣“新旧动能转换提速、城市发展提质增效”,高度关注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重要统计数据,及时反映全市经济运行中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加强经济调度和管理提供有益参考。强化日常监测,对异常数据及时查询,了解分析原因,确保数据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真实反映经济运行态势。

统计分析更加优质高效。自主设计《企业(项目)生产经营情况调查问卷》《企业(项目)复工复产情况专项调查》等,通过一套表平台抽样调查超过1.8万家大中小型企业情况,对全市经济运行进行评估测算,为市委、市政府灾后经济工作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提供了决策依据。围绕数字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商务等新经济模式发展状况分析研究,为市领导决策提供先手资料。近三年来,得到市领导批示的统计分析70多篇,其中多项意见建议转化为政府决策,为推动郑州经济持续向好发挥了积极作用。

圆满完成国家大型普查任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摸清我市人口家底,为科学制定全市“十四五”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在“七人普”工作开展中,创新出一系列工作方法——全国独家冠名开通“人普号”城际列车、全省首创《致中小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国家统计局对我市“七人普”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中,面对普查对象多、普查内容多、新兴业态多等新特点、新挑战,普查人员重培训、细准备、详摸底,圆满完成普查工作任务。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确立了“1122”工作总思路,即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普查队伍;围绕二三产业增加值这“一”条主线;破解常规统计不全面、不充分“两不”难题;打好单位清查、普查登记“两大”战役,摸清了全市经济家底,为政府科学制定经济决策,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统计改革不断破题出彩。新时代新要求,统计部门不懈推进改革,坚持与时俱进。推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充分反映各地区经济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提升统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牵头制定《郑州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对各区县(市)绿色发展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建立研发投入千万元以上企业季报制度,稳步推进劳动工资统计改革,提出中小学供餐企业统计方法建议。发展大计温情民生,都有统计人的身影。

依法治统 确保数据真实服务精准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加大统计执法检查依法治统,成为数据质量的强大保证。围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市统计局不断深化统计监督质效,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下大力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推进公开、公平、公正审核认定统计数据。

认真开展统计数据质量核查。每月坚持开展数据质量核查,核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经营基本情况、上报统计数据质量、是否存在代填、代报等违规报送问题。对企业开展数据质量核查、统计执法检查,指导帮助企业提高源头数据质量。

为不断推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深入落实,市统计局多管齐下、重拳出击:

完善依法统计体制。建立健全分专业、分岗位数据质量责任制,印发《郑州市统计机构负责人和统计人员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实施办法》,出台《郑州市统计局贸易专业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办法及岗位责任》等6项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生产活动的科学性和主要统计指标的准确性。

统计执法检查

严格落实防惩统计造假第一责任和主体责任,在市管领导班子和市管干部年度考核中,将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作为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

执法检查力度不断加强。围绕“严治虚、狠打瞒、重防漏”重点检查统计调查单位,实现区域、专业全覆盖。

加强统计执法队伍建设。采取市县两级执法人员“全专业”联合执法模式,有效缓解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

开展专项纠治。按照国家统计局“四个必查”“三个一批”工作要求,印发统计造假不收手不收敛问题专项纠治实施方案,成立专项纠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工。

推进统计诚信建设。依法依规认定统计严重失信企业、失信人员,进行公示和联合惩戒。落实诚信单位公示制度,对全市第一批74家统计诚信单位认定通报,大力营造“重信守诺”的行业风尚。

锻造统计“铁军” 业务能力服务水平步步高

高素质统计干部队伍是高质量统计数据的重要保障。市统计局立足统计改革发展需要,着眼培养精干专业高效的统计人才队伍,着眼夯实科学规范有力的统计基层基础,为提升统计数据质量、优化统计服务、推动统计现代化改革夯实人才支撑、基础支撑。

近几年,统计部门的大培训、小学习形式多样突出实效。为持续提升全系统工作人员的统计能力,市统计局建立了统计能力提升培训工作机制,定期邀请专家讲解国民经济核算、各行业统计、“四上单位”入库等统计知识,帮助全系统紧跟发展节奏,把握新态势,持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业务培训练兵为全系统“强身”。虽然受疫情影响,但统计部门的业务练兵却没耽搁。常态化举办“统计素能提升讲坛”“法规知识专题培训班”。每月开展“统计课堂我来讲”系列活动,下设“青年开讲啦”“读书分享会”和“岗位大练兵”三个专题活动,为广大干部职工“蓄能充电”,激励青年员工以比学赶超的干劲、争创一流的拼劲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国家统计局领导赴河南调研

人才培养为统计队伍“健体”。在“争先进、创典型、树标杆”思路引领下,营造“积极、务实、公平、高效”的工作氛围。坚持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一批政治过硬、业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树立“以德为先、凭素质立身、靠实绩进步”的鲜明导向,全局形成了人人争先、事事创优的良好氛围,队伍建设焕发生机活力。在全局推行“1+X”选人用人机制,“1”指考取统计执法证,作为提拔45岁以下年轻实职干部的必要条件;“X”指考取统计师、经济师等各种专业技术证书,作为提拔干部的优先条件。

目前,市统计局局机关科级领导干部中,40岁及以下干部占到76%,领导班子的配齐配强和中层干部力量的年轻化知识化,进一步增强了统计力量,为实现统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良好的队伍基础。

抓创新促改革 与发展同步与时代共舞

新时代新变化,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统计人唯有自我求变、持续创新,才能更好履行真实记录客观反映的职责要务,才能与社会发展的滚滚洪流同频共振,始终做时代发展变迁的见证者、记录者、推动者。

在一系列国家战略推动和全市重点工作实施中,提供精准统计服务:

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统计默默发力。助力《“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编制,相继开展航空企业煤油消费情况等5个专项调研,为全省试算碳排放数据提供支持。

主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将科研育种企业纳入2021年研发年报科技创新监测范围,开展种子企业专项调查,了解掌握研发型种子企业科研育种领域生产经营现状。

成立“数连万家”志愿服务队,随时待命,冲向有需要的一线

助力营商环境建设。成立局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专责推进工作,抽调专人参加全市“万人助万企”工作组,走访县区为企业纾困解难。开展“我为营商环境做点啥”主题讨论,提出若干意见建议。推动“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改革,实现统计服务事项网上办。丰富“郑好办”APP统计服务专区建设,优化统计政务服务便民事项。

创新性工作持续开疆辟土。完善“三新”经济增加值核算和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测算,组织做好城市商业综合体、网上零售、服务消费等“三新”热点统计工作,完善现代农业、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四众平台的统计方法,全方位展现郑州“三新”经济发展成效。关注民生,以城乡居民生活保障为基础开展生活必需品调查,稳定节日市场需求供应。建立研发投入上千万企业季报制度,做好数据跟踪,不断发掘城市经济长远发展的隐性动能。依托郑州“城市大脑”建设,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大数据决策服务平台开通上线。

重党建学党史 为发展蓄积蓬勃精神动力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近年来,市统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加强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党建引领上谋深谋实、开拓创新、深耕细作,不断开创党建工作崭新局面,为推动统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富有特色的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

争创特色党建品牌。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到中心工作中来思考、来安排,用党的创新理论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指引统计业务工作开展。打造党的建设长廊宣传阵地和党员读书分享会、“微党课”大讲堂两个基层党建品牌。实施支部评星定级和党员积分化管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探索“机关党建+”工作模式,持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充实内容。推进“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活动,以品牌创建为平台,开展星级支部评定,培育打造与中心工作贴得紧、与业务工作融得深的基层战斗堡垒。市统计局能源处党支部在2022年郑州市直机关“双抓双促”活动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上进行大会述职并荣获十佳党支部。

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地生根。充分发挥党组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带头抓实思想教育、压实主体责任、健全制度体系、强化正风肃纪,一以贯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每年年初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会议,自上而下签订统计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承诺书,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履责有据的制度机制;结合新入职、干部提拔等时机,探索“三个必谈”廉政谈话机制,紧跟重大节假日等敏感节点,紧盯数据腐败等廉政风险点,坚持教育和监督并进,防范和执纪并重,多方位进行场景式、案例式、菜单式警示教育,用好典型案例通报,挖掘廉政教育资源,树立起清廉统计的金字招牌。

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把学习党史同为民服务、推动工作结合起来,通过疫情防控、“万人助万企”、慰问困难党员、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一把手民情体验活动、社区清洁活动等方式,引导广大党员真正为企业、为群众解决好实际问题。

经济发展的洪流滚滚向前,统计人的步履匆匆不歇。他们紧跟时代的节奏奔跑,以高质量的数据,忠实记录、默默守护,护航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行稳致远。

本报记者 侯爱敏 通讯员 董润青 宋红培

本版图片均由市统计局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郑州日报
郑州日报
权威决定影响 品质引领未来
94334文章数 239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