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直击疫情——成都迎“大考”

0
分享至

9月2日,成都“原则居家”首日,一品天下大街。摄影高寒 未经授权请勿使用

9月1日18时起,成都全市实行居民“原则居家三天”防疫策略。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成都市首次在全市发布这样最严格的防疫政策。

而在此前的几个小时,当天下午,成都出现抢购潮——大量市民开始抢购生活必需品:蔬菜、肉食等,囤货以备不时之需。

9月2日,即“原则居家”首日,成都的超市、菜市场正常营业,蔬菜供应充足,出门买菜的市民并未大量采购物资,而是在选购自己所需物品。

从“抢购”到“选购”,成都人平静的接受了“三天居家生活”。这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意外的“小长假”。

9月1日下午四点左右,成都市民在交桂巷菜市场排队买菜。当天下午成都出现抢购潮,大量市民囤货。摄影高寒

尽管如此,由于目前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复杂性,成都依然面临重大风险考验。

根据9月2日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卫健委主任杨小广通报,此轮本土疫情从8月26日以来快速上升,目前仍处于高位波动,近三天的每日新增病例数均超过了150例。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成都市人口达到2119.2万人。成都,人口密度高、开放程度高、经济活跃、交通发达、内外交流密切,是典型的超级大城市。

单就人口密度而言,据了解,成都市人口密度在2020年为1461人/平方公里,其中,在主城区,人口密度均达到10000人以上。

因此,在疫情防控方面,正如杨小广所说:目前社会面传播的风险高,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疫情处置任务艰巨。

这就说明了成都为什么在“稳大盘”“拼经济”“促发展”的关键四个月伊始,紧急刹车,在全市实行“原则居家”最严格防疫策略。

忍一时之痛,免百日之忧。这既是无奈的抉择,又是唯一的选项。

上半年,疫情此起彼伏,各地经济生活受到冲击。下半年成为各地党委政府抓经济见成效的关键时期,也是完成本年度发展目标的最佳时机,所谓“金九银十”,各地纷纷出手,抢抓机遇上项目促发展,其目的就是要稳住经济大盘。


9月2日,成都三环路北一段鲜有车辆行驶。摄影高寒

最近的两次国常会均提到“稳经济”。在此之前的8年中旬举行的经济大省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6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

四川是经济6个大省之一。成都作为“首位城市”,是四川经济的顶梁柱、稳定器、压舱石。

7月27日举行的成都市委工作会议表示,继续把“拼”字作为下半年工作基调的底色:持续巩固经济恢复基础,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确保一季好于一季,下半年要好于上半年,全力冲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65.55亿元,同比增长3.0%,经济总量在省会城市中仅次于广州,排名第二。

成都市2021年GDP达到1.99万亿元。今年成都《政府报告》指出,2022年GDP增速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社消零增长8.5%,进出口总额增长8%。

按照预期目标,2022年成都GDP将突破2万亿元。照这样计算,成都市下半年GDP将要达到1万亿元以上。

成都市8月份经历了大半个月极高温天气,企业让电于民,而在生产刚恢复不几天,又突遭疫情蔓延,各行各业几乎处于“静止”状态,这必定牵制成都经济发展的脚步。

这对于当地党政官员来说,着实猝不及防,疲于招架。

然而眼下,全体市民“居家过日子”,对于各级党政一把手来说,这并不一定比“拼经济”更省心、更耗时、更费力。

“稳定压倒一切。”这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观点。这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因此,要让老百姓安安心心“居家”、老老实实做核酸,首要的是保障基本民生。所谓“民安而国治”。

此前,一些地方全域封控以后,发生过一些负面舆情事件,均涉及吃喝拉撒生疮害病等基本民生问题。

成都市在基层治理方面经验丰富,在应对疫情管控方面也有成功案例,同时在实施“原则居家”防控措施上有过区一级的的实践经验。不过,这并不等于在全市域范围内实施“原则居家”就水到渠成风平浪静。成都还需加大在基层、社区、小区甚至农贸市场等小区域的宣传力度,提高疫情防控透明度,让老百姓感知疫情的可控和生活物资的可保障。

9月2日,成都,“原则居家”首日,街道冷清。摄影高寒

基本的民生问题依然是老百姓关心的头等大事。

“目前成都市商务局重点采取了多项措施保障全市生活必需品供应。”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李晓勇说,同时,商场超市、社区便利店、电商平台等加强上下游企业产销对接,增加粮油、肉类、蔬菜等生活必需品采购数量。

从“原则居家”首日即9月2日在菜市场、超市看到,蔬菜肉类等相比昨天来说,显得非常充足,前来采购的市民也不再大量购买囤货,而是选购,没有昨天的紧张情绪,市场上的氛围与平时一样。

可以说,成都市民的心态目前是平稳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蔬菜价格明显提高,比如‬菜市场莴笋6元/斤、花菜西蓝花9元/斤、上海青5元/斤。每当疫情形势严峻,在消费上,表现最明显的就是蔬菜的价格。

此外,目前老百姓还关心的是,“三天”之后的情况。疫情形势的严峻性‬和不确定性,让人们的情绪时而放松时而紧张,这也是有时候为什么谣言会得以传播并造成危害。

其实,“三天”以后,会怎么样,继续“居家”还是恢复日常,目前并不能下结论,这就要看接下来两天的核酸检测结果。

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上海的疫情,一封就是数十天,目的就是求稳,要在社会面动态清零。

当前,成都疫情处于一个关键节点——疫情链条复杂,还处于动荡期,“形势异常严峻复杂”。同时,还要注意到一个实际情况,那就是9月10日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中秋节”,人们会加大流动性增加聚集性,这对于疫情防控的敏感期来说,极大的增加了传播风险。此外,考虑到国庆节长假,以及紧接着的10月16日召开二十大这个政治大事件,疫情防控都是重中之重。

所以,很难说,成都下决心做出的“居家三天”疫情防控策略会在三天之后松动下来,继续“原则居家”仍有可能。不消除潜在的可能的感染源,实现社会面清零,最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就不会轻易放弃。这是成都的决策者必须首先要考量的。

突然扩大的疫情,令成都猝不及防。在这样一个拼经济的关键时期,成都正迎来重大挑战。这也正考验着当地党政官员的应对智慧与能力。

说到底,打好疫情阻击战就是打赢经济攻坚战。

个体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说:“生活的不确定性正是我们希望的源泉”。(文/图 高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像素
像素
纪录社会关注冷暖
37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