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今纶
京瓷公司创始人、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于24日去世,消息是30日才公布。消息公布之后,很快在中国的社交平台刷屏,以企业家为代表的精英群体,更是或发圈或转文悼念这位传奇老人。
我的一位搭档说,在他的朋友圈里,很多企业家平时就喜欢转稻盛和夫的相关文章、金句。
那么,企业家们为什么追捧稻盛和夫?两个原因:
第一,稻盛和夫有本事,是属于“知行合一”的王阳明式的行业翘楚。
第二,稻盛和夫事情做得好,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即“鸡汤”也熬得好,这也是中国企业家们追捧他的重要原因,但他们的目的与方向却往往与稻盛和夫南辕北辙。
1
稻盛和夫逆袭“封神”
稻盛和夫到底有多厉害?
出身普通家庭,毕业于普通学校,简单说就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底层人士。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陶瓷厂当工人,周围的人毫无斗志,垂头丧气,他却顽强地坚持下来。
1959年创建京瓷的时候,他手头只有300万日元,8名员工,他却由此出发攻城掠地,高举以部门核算、人才培养、全员主动参与经营为主要理念的“阿米巴经营”这一旗帜,最终大获成功。
京都陶瓷株式会社
2021年9月23日,京瓷位列2021年《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第133位。
1984年,稻盛和夫与三菱、索尼等企业合资成立“第二电电”,现在发展为日本三大电信业企业之一。
一个毫无背景,没有名校出身,也没有爸爸加持的稻盛和夫亲手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这样的企业家在地球上也没几个。
稻盛和夫有一点和王阳明很像——即“知行合一”。
王阳明是明代思想家、军事家以及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说:“所幸良知在我,操得其要,譬犹舟之在舵”。
可是王阳明最厉害的地方不在于他能说,不在于他是“鸡汤大师”,而在于他做事很靠谱,很到位,经常取得胜利,这岂是仅仅在键盘之上传播观点的键盘侠可以比拟的?
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王阳明在南赣定乱,剿灭盗贼。他亲自率领精锐在上杭屯兵,假装撤退,出敌不意进攻,连破四十余寨,斩杀、俘获七千多人。七月、十月又连连获胜,斩杀贼人上万,一举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一战封神。王阳明也留下“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千古名句。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王守仁连连释放假消息,迟滞叛军行动,他匆忙凑足八万平叛军,直捣宁王的老巢——南昌,最终双方在鄱阳湖决战,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战败被俘,宁王叛乱历时35天后宣告结束。
稻盛和夫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成为“经营之神”。
26岁的稻盛和夫
王阳明打赢两场大仗,成为“明朝战神”。
所以,你要问企业家为什么追捧稻盛和夫,因为人家本来就是超一流的企业家,大神级的有钱人,而且这钱来得很干净。
大神有思想,有金句,不追捧不行。
2
学稻盛和夫,企业家要自律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稻盛和夫的管理学知识在中国其实已经被异化成“成功学”,他的身体力行、敬天爱人,被诸多机构简化为金句,执行力、行动被忽略了,金句被无限放大了。
这使得一些企业家认为,似乎只要传播金句,传播稻盛和夫的思想就可以成功了,所以他们乐于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稻盛和夫的金句,其实就是给员工“灌鸡汤”。
比如,稻盛和夫说:
“任何工作,只要全身心投入并取得成功,就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并产生自信,进而萌生向下一个目标挑战的欲望。”
在这样反复的过程中,你就会更加热爱工作。而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些能够成功的往往都是沉醉于所做事的人,能卷起漩涡的人,方能成为领头羊”。
企业家们把这个一转,就觉得自己很高级,实际上,他们不明白,稻盛和夫是自己冲到前线干活,大家才愿意和他赴汤蹈火。
某些企业家在干什么呢?他们更喜欢在酒桌或者会所流连、享受,这当然没问题,这是他们的自由。但这充分说明他们自己已经没有斗志和奋斗之心,却希望员工继续艰苦奋斗,这其实并不科学。
所以,企业家们学稻盛和夫先要学他的高度自律,学他的自强不息,学他的每日迭代,学他的价值观、方法论、执行力,而不是仅仅转发他的“鸡汤”。
2010年1月,日本航空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稻盛和夫受邀出马拯救日航。
他是怎么干的?他一分钱不要,不带团队。
上任后,稻盛和夫给中高层管理者开始讲课,讲他的稻盛哲学,比如要有感恩之心、拼命投入工作等。
稻盛和夫用了2个月时间,让日航上上下下都开始以“利他”之心服务用户,一切为客户着想,包括一线的空姐都开始用心服务,公司的状况也发生了巨变。
他将自己创造的“阿米巴式经营法”运用到日航,仅用了424天,就让日航扭亏为盈,实现1884亿日元盈利。不仅如此,日航还做到了三个第一,利润世界第一,准点率世界第一,服务水平世界第一。
稻盛和夫帮助员工们学会精益求精。
稻盛和夫不仅会煲鸡汤,也给员工“吃鸡肉”。可是,某些企业家只想给员工“灌鸡汤”,却不给员工“吃鸡肉”,这合适吗?
学稻盛和夫也好,学王阳明也好,首先是企业家本人要高度自律,要有相当的格局和胸怀,否则稻盛和夫与王阳明的智慧就异化成了企业家企图训化员工的工具。
现在的员工岂是那么好驯化的?岂是你转发“鸡汤”就能上当的?
3
思维方式必须位于正数区间
稻盛和夫之于当下中国,当然有特别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企业家。
中国当下经济形势比较复杂,一些企业遇到了困难,稻盛和夫曾言“拼尽全力,活在当下这一刻”,也许正好映射了大众的心境。
稻盛和夫曾以《把萧条当作再发展的飞跃台》做过多次演讲,他提出的策略包括:全员营销;全力开发新产品;彻底削减成本;保持高生产率;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些策略很具体,稻盛和夫在演讲中也有详细的阐述。
因此,稻盛和夫提供的不仅仅是金句,还有非常有效的工具,这对于当下极其重要。
稻盛和夫说:“在波澜万丈的人生中,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和困境,都不能怨恨、叹息、堕落,而是应该积极乐观地接受人生考验,脚踏实地地付出努力。无论对于任何命运,只要时刻抱有感恩之心,积极进取,人生的大门自然就会敞开”。
企业与个人很需要这样的激励话语,毕竟,信心比黄金还要珍贵。
因此,提高大家的预期,重振企业家的信心也就成了重中之重,这需要整个社会的持续努力。
稻盛和夫非常看重思维方式,他曾着重强调了一个人生方程式:人生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因为热情与能力只是大小的问题,而思维方式若是错了便是负数,在人生结果的乘法方程式中,无论热情与能力再高,只要“思维方式”是负数,那么最终结果一定也是负数。
所以,如何让思维方式处于正确的区间,并且持续向上,这就是找回信心的第一步。
稻盛和夫创业的绝大多数时段是日本经济发展相当不错的时段,可谓时也命也,一代“经营之神”的完美谢幕,其实已经留下足够的资料、案例供我们研究思考。
学习稻盛和夫,一定要知行合一,学其精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