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9月4日,小平同志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提交辞职信,开始了自己的退休生活。
退休后的小平同志,虽然仍心怀国家,每天按时阅读报刊,但不会再见外宾,也不再处理政务,只是偶尔参加一些活动。
不过很多人还是会好奇,小平同志退休后,会有什么想要做的事情吗?
听到这样的问题,小平同志笑了笑回答:“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做,硬要说的话,我想逛一逛商场。”
小平同志为何会有这样的愿望?而他的愿望最终又能否得到实现?
四川广安的小少爷
1904年,小平同志出生于四川广安的一个大家族,无论是他的父亲还是母亲家底都算是殷实。
虽说家境富裕,不过小平同志的父母并不是地主那样的人物,他们都是靠着自己做生意才让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在这样的家庭之中,小平同志也成为了有名的学霸,还在1919年获得了留学法国的机会。
可是得到这一个机会之后,小平同志却有些不知所措。
这并不是他害怕独自一人远走他乡,而是因为上学需要100块大洋。
哪怕当时小平同志父母的家族都是当地的大家族,但当时邓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也不过一块半的大洋,100块大洋的天文数字怎么可能凑得齐。
幸好最终家人想尽办法,借遍了亲戚邻居这才凑够了学费,让小平同志有了更高的跳板。
而在小平同志离去的那一天,他的母亲哭得稀里糊涂。
虽然当时小平同志只是要出国留学,但可能他的母亲已经猜到,自己很难再见到自己的孩子了。
1921年开始,小平同志为了学业在多个国家辗转。
一直到1927年小平同志才学成归来,按照他原本的计划,是准备在家里与家人一起住一段时间再参加革命活动。
但当时国内的形势紧张万分,根本没有时间让小平同志回家。
于是小平同志刚下飞机,便开始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跟在军阀冯玉祥身边参与革命活动。
一段时间之后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小平同志也开始跟着队伍四处奔波,多次参与反围剿战争,为组织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而绞尽脑汁。
而在好不容易长征结束之后,日本人的侵略又到来了。
对于小平同志来说,自从回国之后,他几乎是一点私人时间都没有,始终在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也正是如此,小平同志九过家门而不入,甚至连自己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看到。
对于这样全身心投入革命当中的小平同志,毛主席就曾夸赞说:“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毛主席这一句小诗,正是意味着当时小平同志能文能武,是组织不可或缺的人才。
而在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之后,小平同志也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
身为开国功臣的他,也就此成为了西南军区政治委员。
从1951年开始的数年里,小平同志每日奋斗在西藏工作的第一线,为西藏的解放而用尽全力。
在小平同志等一众同志的努力之下,西藏最终也成功解放,全国人民自此终于开始正式携手前进。
至此,小平同志结束了自己前半生的征程,开始了自己下半生的传奇。
改革开放的“设计师”
在西藏解放之后,小平同志一度退居二线,一直到动荡期的到来。
虽然动荡期使得国家更加稳定,但对经济发展上的问题造成了影响。
于是小平同志便在这个时候重出江湖,用一系列推动科技教育的政策,进一步解决存在的问题,让国家的发展再一次踏上正轨。
也正是因为小平同志的决定,一首《春天的故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传唱到了今天。
在解决了动荡期造成的影响之后,小平同志又开始为接下来的发展做起了考虑。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小平同志提出了“第二次革命”的想法,准备以加强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发展的方式,来进一步促进中国的发展。
为此,深圳便成为了第一个试点城市。
在有了明确的改革方向之后,深圳在一代人的努力之下,从一个边陲渔村瞬间化身为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
这一次改革开放的成功,是新中国经济建设得以腾飞的一个标志。
在有了这一次经验之后,小平同志便开始准备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到神州大陆的每一片土地之上。
从沿海城市到内陆城市,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之下,全中国都渐渐开始摆脱过去穷苦的模样,真正开始走向全民小康的方向。
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小平同志十数年如一日,从没有回过一次老家,全身心都放在了祖国的发展之上。
深圳早期
也正是因为小平同志的伟大贡献,才被誉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总设计师。
小平同志的一生,可以说是为祖国操劳的一生。
不过对于这样的小平同志而言,他却有两个愿望,其中一个众所周知,而另一个却不为人知。
对国家的愿望
首先是小平同志众所周知的愿望,那便是看到香港的回归。
香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便成为了英国人的租地。
当时的清王朝太过羸弱,在1989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香港在此后的99年里都会是英国人的租界。
但是英国人的想法可不仅仅是99年,他们需要的是将香港变成他们的领土。
甚至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英国人为了阻止中国要回香港,准备了48颗原子弹,还联合美国准备向我国施压。
不过最终我国也成功研制出了核武器,让他们这一次计划彻底失败,让铁娘子撒切尔都栽了个跟头。
当时间来到1982年的时候,在小平同志等领导人的努力之下,我们终于可以站在对等的角度与英国交涉,要求英国交还中国的香港。
英国人起初还想要继续占着香港的土地,不过在我方代表的强势要求之下,他们最终还是不得不服软。
之后为了稳定香港问题,小平同志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这才让香港的回归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最终,在1997年7月1日,香港跨别一百多年,终于重归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只是遗憾地是,小平同志于同年2月19日离世,没能看到香港回归的一天。
不过早在香港正式回归的十几年前,香港回归就在小平同志等人的努力下,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所以哪怕没能看到7月1日,小平同志的心里也一定知道,自己这个愿望达成了吧。
而香港回归的愿望达成之后,小平同志心中就只剩下一个不为人知的愿望了。
不为人知的小愿望
1989年小平同志选择退休,当时的他已经是85岁高龄。
按照小平同志的年龄来看,其实早在动荡期的时候他就应该退休,安心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了。
但是小平同志却没有如此选择,他明白正是祖国和人民需要自己的时候,所以毅然投身工作当中,一直持续到1989年才正式选择退休。
不过在选择退休的候后,小平同志接受了一次采访,记者问退休后有什么愿望能够达成,小平同志回答了两点。
首先便是前文提到的,希望可以看到香港回归。
其次便是小平同志不为人知的愿望,他希望能够逛一次商场。
当人们听到小平同志的这个愿望时,有人感到惊讶,有人觉得好笑。
不就是逛个商场吗,还要特意在采访中说?
其实,小平同志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愿望,是因为他一直为国家奔波,作为领导人已经距离民众有太远了。
在职期间,小平同志因为身份原因,不能轻易出现在某个商场。
就算可以,每天大事小事接连不断的他,也根本没有时间像普通人一样购物。
所以小平同志这个逛商场的愿望,其实是在说他想要变回普通人,过好普通人的生活。
逛商场
1992年1月1日,小平同志在上海市委书记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第一百货商场。
看着眼前林罗满目的商品,小平同志显得有些兴奋,当年他还有时间逛商场的时候,里面可没有这么多的商品啊。
在商场负责人的介绍之下,小平同志与自己的导购员马桂宁相识。
当他听说马桂宁是全国劳动模范的时候,更是情不自禁地拉住了马桂宁的手,连着称赞了三声“好”。
在马桂宁的介绍之下,小平同志一个接一个地认识了那些他不曾听闻的商品,一路逛完了商场的所有柜台。
一直逛到文化用品柜台时,小平同志突然走不动路了,站在文化柜台前仔仔细细地观察了起来。
看到小平同志有兴趣,马桂宁赶忙走进柜台里面开始为小平同志介绍各种各样的文具。
“嗯,我想给孙子们买些铅笔和橡皮,让他们好好学习、知错能改。”
听到小平同志的话,马桂宁赶忙挑选了几根好看的铅笔和实用的橡皮,并把它们放在了小平同志的手上。
接过商品,小平同志微微一笑,道了一句谢谢,然后便开始从口袋里摸索了起来。
摸索来、摸索去,小平同志恍然大悟,自己压根就没有钱啊。
他稍微尴尬地笑了笑,告诉马桂宁说:“哎呀,太多年没用过钱了!”
紧接着,小平同志转身从女儿手中接过现金,支付了铅笔和橡皮的费用,接着便拿着铅笔盒橡皮离开了百货商场。
据后来马桂宁的回忆,他觉得小平同志是一位相当平易近人的老人,他带人亲切随和,丝毫不像是什么领导,听他说话如沐春风。
而小平同志也同样夸赞了马桂宁,还认为马桂宁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人。
而在场的人员,包括上海市委等人,都认为小平同志在逛商场的一个多小时里,虽然也不是始终带着笑容,但他的神情却一直十分地放松,看得出内心的喜悦。
这一次逛商场,小平同志拉近了自己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知道了自己为改革开放而做的努力没有白费,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此之后,为国家辛劳了一生的小平同志虽然退休,但依然每天都会阅读刊载了国家大事的报刊,参与各种大型活动。
可以说小平同志就算退休了,也依然有着为祖国鞠躬尽瘁的精神。
1997年2月19日,小平同志在北京的医院中与世长辞,享年93岁。
全国人民在听到了这一消息后,纷纷陷入了哀悼当中。
不过在哀悼结束,大家又开始在各自的位置上努力,他们希望能够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之下,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也让这位老人的在天之灵得以安心。
在小平同志去世5个月之后,香港正式回归,至此,小平同志的两个愿望全部得到了实现,而他的事迹也将被我们所铭记。
参考资料:
人民网:《1992年2月18日,邓小平在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视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