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敲响曹魏丧钟,助推司马氏成功登顶的,竟是一场爽约的暴雨

0
分享至

历史上因雨而兴,因雨而败的事例,不胜枚举,而最令人不可思议、最诡异的一场暴雨则是一千多年前,三国时落下的一场暴雨,它不仅直接左右了战争的胜负,也决定了三国历史的走向。而这场暴雨中的主角则是诸葛家族的第三号人物——诸葛诞。

诸葛诞,琅琊郡阳都人。据称是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也是诸葛亮、诸葛瑾的堂弟。

与诸葛亮相同的是,诸葛诞也长着一颗聪明睿智的大脑,与诸葛亮不同的是,他没有选择蜀汉,而是供职于曹魏。成年后,他出任的第一个职务是尚书郎,履职期间,曾陪同自己的顶头上司——仆射杜畿于河中测试新船,因突遇狂风,船沉人落。不知为啥?随从们没有救畿,而是“浮河救诞”,关键时刻,诸葛诞的大脑异常清醒,当即来了一句豪言壮语:“先救领导!”而“诞飘于岸,绝而复苏”。有此闪光表现,加之工作出色,不久,诸葛诞即被朝廷空投至荥阳为长。

自此之后,诸葛诞的仕途便进入了快车道,一路绿灯,先后任吏部郎、御史中丞、尚书、扬州刺史等。

公元251年,时任太尉的王凌对司马懿一系列篡魏操作颇为不满,也想抄袭其父王允的“作业”,挽大厦于既倒——欲对司马懿下手。司马懿得知后,亲自领兵讨伐,同时又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率军共同围剿“叛逆”王凌。见大军杀来,王凌当即认怂服软,尚未交手,即缴械投降。诸葛诞“躺赢”。

来年(公元252年),东吴大将也是诸葛诞亲亲的表侄——诸葛恪,小动作不断,频频在诸葛诞的眼皮底下——东兴筑堤修城。诸葛诞认为这是对自己和大魏的公然挑衅,遂抛却私情,提议分兵三路攻吴灭亲。可是由于东吴所建之城既高且坚,一时无法攻下,正在进退维谷之际,又突遭东吴援军偷袭。结果,魏军大败,战后诸葛诞被象征性地官降半职,由镇东将军转为镇南将军。

三年后(公元255年,此时司马懿已翘了辫子),魏国大将毌丘俭与文钦等见司马氏兄弟马不停蹄大刀阔斧地抢班夺权,出于义愤,决定在寿春起兵讨伐司马氏兄弟。事前,他们曾派使者联络诸葛诞,希望诸葛诞能加入讨“马”同盟。

诸葛诞素以君子自居,以维护封建道统为己任,对司马氏父子一系列的篡魏操作早就心怀不满,对毌丘俭和文钦等人的义举也颇为赞许。可令人不解的是,见到使者后,诸葛诞却二话不说,立即斩杀使者,并“露布天下”,向全国人民高调宣布和宣示二人叛乱的消息和自己鲜明的立场。后几经打探,毌丘俭才得知,诸葛诞之所以要斩杀使者,仅仅是因为与文钦早年不和。

司马师得知毌丘俭和文钦“谋反”的消息后,立即兴兵,亲率大军前去征讨。诸葛诞见领导亲自出面,也不甘人后,当即率兵前往寿春呐喊助战,并率先下场攻进寿春,取得首功。城破后,文钦逃往东吴,毌丘俭在跑路途中被杀。战后,诸葛诞因功获封高平侯,邑三千五百户,转任征东大将军,步入了自己仕途和人生的巅峰。

公元255年3月,司马师在成功平叛毌丘俭和文钦之乱的回师途中一命呜呼,司马昭继其兄司马师为大将军,成为曹魏实际的掌门人,并紧锣密鼓加快篡魏步伐,因此而招致了诸多大臣或明或暗地抵制。时任长史的贾充为了讨好司马昭,建议派遣巡视组到东南西北四大军区,以劳军的名义,观察军队的思想动态,并毛遂自荐到淮南观察诸葛诞的政治动向。见到诸葛诞后,贾充先是大套近乎,后又故意拿话试探:“洛中的诸位贤达,皆希望实行禅让,您认为如何?”诸葛诞不知是计,当即一脸正义,慷慨陈词:“你家世代受魏恩惠,怎能忘恩负义?如果洛中有难,我愿不惜一死!”听罢此言,贾充心里一沉,遂低头无语。

回到洛阳后,贾充将诸葛诞的“反动言论”,添油加醋一一转告给司马昭,同时建议将诸葛诞征召入朝,借机除之,以绝后患。司马昭频频点头。

很快,一纸调令飞到寿春:调升诸葛诞入朝,任职司空。

贾充走后,诸葛诞即醒过神来,他越想越怕,越想越恐,整夜整夜像个球似的滚来滚去,如今又接得入朝为官的索命书,诸葛诞“愈恐,遂反”。

诸葛诞一边调兵遣将,一边囤积粮食,而后又杀死了与自己持不同政见者——扬州刺史乐綝,后又派自己的儿子诸葛靓等飞马东吴请求援兵。

早有准备的司马昭亲率二十多万大军讨伐诸葛诞,同时又调集淮南周边的大将王基与安东将军陈骞等从三面气势汹汹地杀来。而东吴这边接到诸葛诞的求救信后,也迅速派出前期投靠东吴的文钦与吴将全怿、全端、唐咨等领兵救援,并乘敌方包围圈尚未形成之时,一举冲进了寿春城。

在司马昭大军围困寿春之时,诸葛诞见魏军在城外四处扎营,一度曾哈哈大笑。诸葛诞为何而笑?原来寿春一带每年夏季都会大雨滂沱,雨后的寿春城外,一片汪洋。诸葛诞由此便断定司马昭“是固不攻而自败也。”可让诸葛诞始料未及的是,自从魏军扎寨垒营后,老天竟一反常态,改了脾气——滴雨未下。见大军围城,蒋班和焦彝劝诸葛诞不应再坐等东吴援兵,应举全军之力突围奔吴。可是自我感觉良好的诸葛诞却一意孤行,执意不肯,并以扰乱军心之名,欲将二人斩首示众,二人见状,当即率数千兵众出城投降。

公元258年正月,城中已近弹尽粮绝,诸葛诞决定率军突围。可是由于司马昭大军围困重重,几次突围,皆伤亡惨重,无奈之中,只好退回城中。

此时文钦献策:鉴于城内粮食告急,可将诸葛诞麾下的北方士兵全部释放,以缓解粮荒。可诸葛诞却认为此乃扰乱军心之举,执意不肯,而文钦却将此当作救命稻草,不屈不挠地一再坚持。“旧仇新恨”涌上心头,诸葛诞二话不说,当即将文钦咔嚓。

文钦二子文鸯和文虎当时正在外城巡逻,得到消息,当晚即率军向司马昭投降。司马昭大喜过望,当场分封二人为关内侯,然后又拨给其几百士兵,围着寿春城一边奔,一边呼:“文钦之子犹不见杀,其余何惧?”城内军民见此,又喜又忧,军心随之瓦解,斗志更是全无。

司马昭见时机已到,遂亲自上阵,“四面进兵,鼓噪登城,城内无敢动者”。急忙中,诸葛诞率领数骑从小门逃出,路遇敌军数百,手起刀落,诸葛诞当即身首异处,战后,又被诛灭三族。

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就在司马昭大军刚刚攻入城内,诸葛诞被杀后,一场百年未遇的大雨却不期而至,并将魏军城外营垒全部淹没。

诸葛诞兵败被杀,三族被灭,表面看是因为一场迟来的暴雨,其实则不然。

在毌丘俭和文钦起兵讨伐司马氏时,本来诸葛诞也有此心,如果彼时的诸葛诞能以大局为重,响应毌丘俭和文钦等人的倡议,与其合兵一处,共同对抗司马氏,即便不能将其扳倒,也将会重创司马氏兄弟,甚至改写三国版图。可是只因与文钦不和——一己私情,诸葛诞就将道义抛于一边,斩杀使者,且高调揭露二人的“逆反”之举,而后又亲自上阵、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助纣为虐”,致使毌丘俭和文钦兵败。这是什么?这明显是对道义的背叛——以私情取代正义。

事后不久,诸葛诞又不自量力,以卵击石,单挑司马氏,这本就不是明智之举。特别是在战争的后期,诸葛诞更是昏招迭出。最大的昏招就是轻率地处死了战友文钦,致使文钦二子临阵倒戈,此举不仅使寿春城内原本就十分薄弱的防守力量更加捉襟见肘,而且也极大地动摇了军心人心。如果没有文钦二子的背叛,假如再能坚持几天,哪怕是一天,大雨就会滂薄而至——不假一兵,魏军即将葬身于汪洋大水之中。可正是由于这轻率的一杀,致使一场即将到手的胜利付诸东流。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之心是什么?就是颠覆曹魏政权。因此,反抗司马氏,就当时而言,原本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可是这场正义的战争却因一场大雨的失期而失败,表面看是天意所致,其实则是被私情和错误所葬送。

也正是由于此战的胜利,使司马氏彻底清除了曹魏最后残存的一点军事实力,剪除了最后也是最主要的政敌异己,提前敲响了曹魏的丧钟。同时此战又进一步稳固了司马氏阵营,坚定了其篡魏的决心和信心。自此之后,司马氏放心大胆肆无忌惮地在夺权路上快马加鞭。

公元263年,司马昭受封晋公,公元264年,晋爵晋王,公元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建立晋朝,历史车轮又滚滚向前。

参考文献:陈寿著《三国志》 司马光著《资治通鉴》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丛中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镜鉴青年
镜鉴青年
主业解读历史,副业点评热点
638文章数 8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