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湖北省地下水资源环境监测成果报告审查获优,初步建立省域地下水监测网络体系

0
分享至

极目新闻记者 康旭阳

通讯员 徐承 邹薇 李鹏

8月13日,湖北省地下水资源环境监测成果报告(1982-2021)审查会在武汉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担任评审专家组组长。

评审专家围绕1982-2021年期间湖北省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历史成果、地下水开发利用及资源评价、地下水资源环境问题、地下水功能区划、湖北地下水工作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审查与研讨,高度肯定了该项工作成果。一致认为,湖北省地质局主动作为,聚焦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历经40年接续奋斗开展地下水监测工作,尤其是近两年来成效显著,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已初步建立了系统、全面、覆盖全省的地下水监测网络体系,所形成的成果报告意义重大,全面总结了湖北省地下水调查监测40年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湖北水资源开发利用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数据,报告内容详实、图件齐全、数据可靠,在服务流域安全底线、“双碳”等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进行了创新型探索,是一份优秀的成果。

地下水监测是一项长期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工作,主要包括水位、水温、水质监测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为流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保护与治理以及国土空间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湖北地下水监测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由湖北省地质局统一部署与组织实施,经历了奠基阶段(1982-2014年)、发展阶段(2015-2020年),对全省监测网进行运行与维护工作。随着自然资源部和水利部合作开展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项目建设任务的实施,湖北省地下水监测工作也有序推进。“十四五”是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关键期,地下水资源环境是保障湖北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湖北省地质局围绕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聚焦重点任务和重大环境问题,在相关厅局的支持下,于2021年全面启动湖北省地下水资源环境调查与监测工作专项,地下水监测工作进入飞跃阶段(2021年至今),旨在已建成的监测网基础上,补短板、强根基,建立完善多层次全覆盖的全省地下水监测网络体系和地下水监测信息服务系统。截至目前湖北累计建成国家级、省级地下水监测点1189个,积累了水位、水质监测数据余1057万余条。

审查期间,王焰新院士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湖北全面启动地下水资源环境调查和监测工作意义重大,事关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在支撑服务湖北地下水资源管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保障应急战略储备水源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湖北省地下水资源环境监测体系虽然基本建立,但要实现地下水的高效管理、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还需要持续完善并提升地下水监测网,优化监测点布局,加强监测点覆盖程度,提高水位、水质自动化监测能力,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地下水监测网”,并建议开展优质地下水调查评价专项工作,进一步查明优质地下水的空间分布、数量、质量及动态变化,健全优质地下水保护制度,制定优质地下水开发保护规划,以优质地下水为主体,建设应急备用饮用水水源,在全省尤其是广大乡村地区大力推广健康饮水,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健康,促进健康饮水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湖北省地质局党委书记、局长胡道银表示,省地质局将立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从为全局计、为长远谋的角度,聚焦守住流域安全底线,聚焦水在湖北的特殊性,发挥地下水的调节作用和生态环境保障作用,加强全省地下水资源环境调查与监测,运用好地下水监测成果,发挥地质作用,进一步查清流域的地质底图,进一步优化完善覆盖全省的地下水监测体系,推进全省地下水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坚决守住水环境安全底线。

成果审查会由湖北省地质局组织,邀请了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大学、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等大学院校、行业部门专家和湖北省自然资源厅、湖北省水利厅、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湖北省统计局等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参加。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
208263文章数 9110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