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考古旅游:展示中华文明的一种选择

0
分享至

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遵循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发展考古旅游正是实现“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有效形式和载体。

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间,周口店、殷墟、二里头、陶寺、石峁、良渚、三星堆等大量的考古名词标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足迹,中国考古实现了不断拓展历史版图、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的使命。新时代,如何更进一步利用日益丰富的考古资源展示悠久厚重的中华文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成为了一项新的课题,而考古旅游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路径。

0 1

考古旅游的核心是中华文化

考古百年间取得的成就,犹如拼图一般,使中华文明得到了极大的彰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 清晰回答了“我从哪里来”的问题,许昌人、山顶洞人、柳江人等重要遗址的考古发现,完整地勾勒出了远古人类在中国境内的发展历程。同时在DNA技术的佐证下,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有了新的发现,从而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产生了新的认识。二是充分证实了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的特性。五千多年前,中华大地上出现了多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明”,这些文明以早期神权、王权模式为主,其后嬗变为中原龙山文化、三代文明。尤其是,随着以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夏文化的深入探索,中华文明的不断裂特性将再次凸显。三是突出说明了华夏儿女的精神品格。从各考古遗址中发现的礼器、建筑、帝王陵寝、都城“求中”“一门三道”等都可以看出华夏儿女对“中”的孜孜追求,同时还有恋家念祖、敬天保民、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世界观、自然观、价值观。四是明确揭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根基。中华先民以农业立身,湖南道县玉蟾岩等遗址证实了水稻在中国起源,河南新郑裴李岗等遗址则出土了大量农作物加工工具,这些都说明农业在中华民族生存中的重要作用。

考古旅游的兴盛就是基于人们对文化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考古原以证史为传统功能,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考古所展现出的中华文明发展脉络越来越受到重视。考古具有时空上的差异化,这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中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东西南北中各不相同;二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从远古时期开始,各个历史时期的考古活动多有收获,在历史的长河中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以此看来,考古资源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对文化的个性化要求,考古旅游的发展与繁荣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另外,还要处理好“热”与“冷”的关系 。在考古旅游热的同时,还需把握好文化上的冷思考,走出“挖宝”“探秘”“解密”等误区,守住文化底线,避免过度娱乐化。考古旅游,首先要把考古放在第一位,把文化传播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作为落脚点,把传统的“文物游”转变为“文化游”,切实展现考古活动和遗址、文物背后隐藏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0 2

考古旅游的大众走向

通常而言,考古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专项活动,因此考古旅游被贴上了专项旅游的标签,但现实中的考古旅游却日益与大众接近,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是学理上 。首先考古资源具有极强的公共性,实现其公共价值是考古活动的应有之义,尤其是公共考古以及公共阐释、公众史学等理论的快速传播,更促进了考古走向公众的进程;其次考古可以起到历史与文明的解释、补充、证实的作用,但其本身并不能自发地进行文化传播,再加之过去对考古资源缺乏文化传播意识,造成了考古与大众之间的相对隔阂。而考古旅游正可以打破这一僵局,因为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采借行为,考古旅游的过程就是实现文化传播的过程,实现中华文明的传承也就顺理成章;最后,随着考古学科越来越细化,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如环境考古、社会考古、医学考古、行为考古等使考古的触角延伸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直接增加了考古与大众之间的契合点,吸引愈来愈多的公众对考古旅游产生兴趣。

二是实践上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沉浸式和参与式旅游越来越受到青睐,并成为主流形式。传统的“到此一游”模式逐渐被摒弃,而考古旅游就是一种很好的参与式旅游新形式,契合了这一趋势。考古旅游是以考古现场、考古遗址(公园)、出土文物、博物馆等为主要参观对象,甚至可以亲自使用洛阳铲等考古工具,制作或修复文物(复制品),眼前实物加上通俗易懂的讲解,实证式的中华文明就会呈现在游客的眼前,与纯粹的文化说教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考古盲盒等考古文创产品的出现与走红,拉进了考古与大众之间的距离,经过自身劳动获得的“文物”以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则显得更为珍贵与深刻。

三是驱动机制上 。首先是考古与文化的需要,考古一直被贴上神秘、看不懂的标签,而考古旅游则是游客通过自觉的文化体验不断感知历史和文化,解决考古与公众的沟通障碍,加速历史文明的普及,考古旅游从这一方面来说可谓为双赢;其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考古旅游的社会效果与其他文旅模式大致相同,以其独特的参与方式和文化体验吸引大量游客,带动当地的系列消费,增加利益相关方的经济收入;最后是新媒体的驱动,随着直播技术、AR/VR、云技术等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象牙塔中的考古出现在大众视野的频次越来越高,助推了考古旅游的繁荣。

0 3

考古旅游与文化的阐释转化

考古旅游架起了考古与大众之间的桥梁,使专业的考古与大众之间有了直接对话的可能,尤其是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考古项目的启动与深入,使各个时代的文明场景被生动复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得以更好地阐释与转化。

考古旅游通过以下三种模式实现文化阐释:一是 城市博物馆,二是考古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三是考古现场,特别是考古体验区的场所,为游客提供了体验服务,强化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解码了文化基因,使传统的文物游变为专项文化游。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模式想要更好地实现文化阐释,还需着重培养一批专业性的讲解人员,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文物、遗址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准确地讲述出来。如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着重阐释其与汉字演变以及证实文献记载的重要性;又如,宝鸡出土的何尊,最早记录“中国”一词;再如,青海出土的彩陶见证了约公元前3500年的中西文化交流,等等。

考古旅游需要实现的是文化基因活态传承,利用文化遗产追溯源头、唤醒记忆、坚定自信。一是 打造活着的历史场景,在保持一个个探方、一件件文物、一处处遗址原有风貌和文化底蕴的同时,加强保护与修缮,以古朴、原真的特色实现文化传承,使游客仿佛置身于时空隧道;二是加大科技赋能,利用3D打印、数字化、虚拟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增添考古旅游的参与性、震撼性与艺术性,如秦始皇陵兵马俑上色、原始先民采集渔猎方式等,使游客实现“一眼千年”;三是发展文创产品与产业,开发更多诸如考古盲盒等文创产品,杂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创产品中处处体现文化的魅力,创造出越来越多、越来越“潮”的文创产品,引领“国潮”热,使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考古旅游实现文化转化的另一个面向就是增强中国文化话语权、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在旅游中,通过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遗址和精美文物,使更多的游客,尤其是国外游客,在与历史的亲密接触中感知灿烂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扩大中华文化的传播圈,展示独特的中华文明基因,更好地讲述中国历史故事,实现“文物会说话”“遗址会讲故事”。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编辑:黄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14276文章数 253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