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经济发展新动能:数字化的“质变”

0
分享至

Q:聚焦“双循环”,数字经济在其中承担何种角色?发展数字经济还面临哪些困难?

王焕然:关于数字经济承担的角色,我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打造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当前,中国经济也正在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伴随着传统增长红利的逐步衰减,如何找到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是当前必须破题的重大任务。这在逆全球化趋势持续加剧、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显得尤为迫切。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要素构成看,“数据”脱颖而出,超越传统的土地、劳动力、资本要素等上升为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从国际上看,世界各国对数字资源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竞争焦点迅速从资本、劳动力转向数据和计算资源争夺和攫取。

数字生产力革命正在世界范国内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向数字化转型,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渗透和重构。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突出。远程办公、在线医疗、数字文娱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动能充分释放,成为支撑经济稳定发展的新增长点。未来需要在三个方面进一步打造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首先,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基于数据资产形成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市场、新领域、新技术的变革与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本身对于GDP、就业、税收等一系列经济发展目标的推进。例如,基于大数据要素而衍生的一些大数据产业、数字产业、数字媒体、人工智能、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网络支付、网络交易等,都是基于数据要素而开发开拓出的新产品、新领域、新市场,这些构成了重要的“新动能”支撑力。

其次,推动传统行业的改造和革新,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生产组织模式的转变、新价值的创造,从而带动“新动能”。在传统的产业划分中,数字经济可以同时帮助一产、二产、三产实现生产方式变革。在农业、畜牧业、渔业领域,以数据信息为基础的新型智能农业、畜牧业、渔业正在兴起,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落后耕作方式,而且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制造业领域,以数据资产为基础,结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大批制造业企业正在实现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在服务业领域,数据资产基础上的大数据、云计算使得服务的匹配效率、便捷性大幅提升。例如,基于大数据的金融科技服务对于金融配给效率的提升,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传统金融服务中的诸多难题。

最后,数字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推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制度的完善,实现全社会效率的提升,进而对于“新动能”的全面激发和推动。例如,数字政府建设从“跑多次办不成”到“最多跑一次”再到“一次都不用跑”,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和人民满意度;基于数字化的社会治理,对于各类犯罪的预防和处理能力大大增强,人民安全感和幸福感越来越有保障。

第二、探索科技赋能的社会治理新生态

社会治理(Social Governance)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多种主体通过平等的合作、对话、协商、沟通等方式,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引导和规范,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社会治理治理理念随着整个国家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现代化的进程,不断与时俱进,经历了从社会管控到社会管理,再到社会治理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经济日趋活跃和各种矛盾增多,国家管控型理念被社会管理型理念所替代。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又将社会管理转变为社会治理。从管理到治理虽然是一字之差,却体现了社会治理的目的、主体、内容、方式进一步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转变,进一步向民主化、法治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转变。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今年国家又在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数字经济的发展将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更广范围、更多领域加速从宏观走向微观、从经验走向科学、从局部走向整体,实现社会治理从低效到高效、从被动到主动的深刻转变,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探索构建数字化时代的社会形态。

第三、塑造新结构经济学中的竞争优势

新结构经济学 是林毅夫教授及其合作者提出并倡导的研究经济发展、转型和运行的理论,主张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以一个经济体在每一个时点给定、随着时间可变的要素禀赋及其结构为切入点,来研究决定此经济体生产力水平的产业和技术以及交易费用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安排等经济结构及其变迁的决定因素和影响。新结构经济学主张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应从其自身要素禀赋结构出发,发展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下,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新结构经济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每个时点给定但随时间可以变化的要素禀赋及其结构和由其决定的比较优势不同,只有按照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才能有最低的要素生产成本,如果再有合适的硬的基础设施和软的制度安排与之配套,交易成本就会很低,因而能够把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

数字经济的发展将推动生产关系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解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为社会、市场、经济增添新动能、创造新价值,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释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激活生产力。数字化改革的深入进行,必将改变国内要素禀赋结构,降低国内市场的交易成本,改变国内的产业结构,塑造国内经济发展的新的比较竞争优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数字经济创新联合实验室
数字经济创新联合实验室
整合社会力量,释放优质资源
71文章数 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