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拉上窗帘
全球民航正在迅速“分化”,经营水平高的已恢复元气,正借助暑运大把捞钱。水平稍差的,正在与“高油价”艰苦作战。除此之外是中国和俄国,一个在玩“清零”,一个在迎“群殴”。
图:一些美国公司已开始盈利 摄:拉上窗帘
恢复元气的多是“私营企业”,这些公司没有大锅饭问题,老板反应快,执行力强。它们之中甚至有一些高手,借助套期保值等手段,一直使用比别人低三成的燃油,直接站在起跑线前头。
但大多数国家没有这个水平。当国际油价上涨时,石油公司也只能涨价。无论石油公司由私人经营,还是政府经营,都存在这个问题。只不过以国营为主的国家,它的石油产品价格调整不太市场化,涨上去容易,降下来难,幅度有时候很离谱。
图:Padma公司会议场景 网络图片
例如本月,孟加拉国有的Padma公司把航空煤油的价格调涨了每升1.22美元——这一下子就把民营航空公司惹毛了,因为这个涨价幅度据说约为18%。
如果一个国家所有的航空公司都由私人运营,或者都由政府经营,都比较好办。因为它是公平的,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但全球有几个国家的航空公司,一半由政府经营,一半由民间经营,在高油价之下,“恶果”便逐渐显现了。
图:民营“诺沃航空”ATR72-500 网络图片
孟加拉国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有三家航空公司,分别是国营的“孟加拉航空(Bangladesh Airlines,BG)”,民营的“美国-孟加拉航空(US-Bangla Airlines,BS)”,和民营的支线公司 “诺沃航空(NovoAir,VQ)”。从规模上说,“孟加拉”有21架飞机,正好是“美孟”和“诺沃”的总和。
国有的“孟加拉”对涨价没有反应。但诺沃的总经理异常愤怒,抨击说Padma航空煤油的价格比国际市场贵一半;国际市场降价的时候,Padma经常不跟着下调。他还说“孟加拉”拿到了丰富的政府补贴,根本都不用关心帐薄上还有多少钱。而自己却不得不为了生存降低票价,承受亏损。这样下去,早晚被“孟加拉”挤垮。
图:国有的“孟加拉” 摄:yiran
孟加拉的事情大家可能不太关心,但这一状况在我国同样发生。国有的航空公司一边巨亏,一边占据大量市场,豪取政府补贴和贷款,不必关心“还不上贷款”或“破产”的问题。而民营的航空公司在高油价、防疫限制和国有航空公司的低价竞争中,陷入了越来越深的泥潭……
图:国内民营航企问题相同 摄:拉上窗帘
没有公平的环境,没有公平的竞争,就没有健康的市场。孟加拉的遭遇给我们提了一个醒,要么像美国和印度那样全盘私有化,要么像新加坡阿联酋那样打包交由高人管理。“公家”和“私人”如此不清不白稀里糊涂地竞争下去,最后不会有好结果。
顺便说一句,“诺沃”的航班,现在已经查不到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