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乡村振兴 | 黄陵县店头镇:建设多彩店头,助推乡村振兴

0
分享至

古老中国一条龙,龙的故乡在黄陵。黄陵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陵寝所在地而得名,是全球华人和炎黄子孙朝圣地。在桥山脚下,沮水之滨,有一座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的小镇——店头镇。

店头镇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西南部24公里处,这里是黄陵县的经济中心,辖16个村和两个城镇社区,镇域总面积487.5平方公里,总人口6.01万。驻有省、市、县企事业单位100余个,城镇规划区面积10.2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4.8万,是陕西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之一,素有“煤城”“乌金重镇”、渭北“黑腰带”等美誉。近年来先后列入省级重点建设示范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特色小镇、国家卫生乡镇、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镇。

龙乡文脉源远流长,古镇春秋品味沧桑

店头自古以来便是陕甘两地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及交通驿站。在距今大约二千余年的东周末期(周赧王坐庆阳时期),在沮河中游的桥山脚下,居住着以农耕为生的四户人家,他们分别姓史、王、李、董。那时从甘肃庆阳往东,沿沮河到上珍子,再经过这里往今黄陵县和宜君县形成了一条繁忙的商业转运通道,四户之村成为马帮必经之地。于是四户人家在这里盖起茅草小客店,接待过往客商,其中的史姓客店客舍宽敞,店主又热情好客,接待周全,各方面堪为四户之首,因此客商多住此店。那时这里没有村名,客商只记得北头第一家的史家店最好,是这里的店舍之“头儿”,于是以“店头”相称。时间久了,这“店头”叫熟了,就成了这个四户之村的代称一直沿用至今。自唐以后又历经八百余年的变迁和发展,到了明朝中期,店头商贸不断活跃,加工业持续发展,人口大量增加,城镇规模已相当可观。

桥山巍巍、沮水汤汤,见证了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早在先秦时期,这里就流传着黄帝驯牛亲耕、嫘祖桑园缫丝、皋陶烧土成陶的传说。店头境内曾发现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仰韶文化遗址,白石村和潮塔村也发现秦汉居住遗址,都表明店头地区曾是黄帝和先民们繁衍生息的地方。轩辕养生谷、神奇百药沟、纵横千里的秦直道、千年古刹紫娥寺无不诉说着这片土地的神奇。

店头的工业起源于手工业作坊,商周时期就有陶器的制作和使用,唐宋时期出现砖瓦,元明时期出现铁器加工、制香、榨油、酿酒和煤炭的开采。到了清代这些手工业已初具规模,民国初期日渐兴旺,当时已有酿酒作坊(烧科)10多家、香坊5家、铁匠铺、油坊、毡坊、沤麻加工等多家作坊,煤矿6处。

轩辕古酒香飘万里,美食珍馐其味无穷

传说杜康当年偶得造酒之术,便如法炮制,却屡现败绩,经轩辕帝指点迷津,取店头拐角井水为之,终成佳酿,此当属最早的店头酒。杏城村即今店头镇,镇中有一口拐角古井,水质清澈,饮之甘冽,用此井水酿成的酒,清亮透明,纯香绵甜。《黄陵县志》载“汉、唐、宋、元、明、清文武官员前来祭轩辕黄帝,献酒都选用杏城村酒”。唐杜甫避“安史之乱”于鄜州,饮酒有诗云:“问柳寻花为草堂,急呼村酒稒诗王”,“村酒”即“杏城村酒”——店头酒。周恩来总理曾评价店头酒“此酒很好,不要加浆,原度销售,以质论价”。店头轩辕酒现已荣获“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认证”“全球华人拜谒人文初祖接待专用酒”等多项荣誉。

汇聚南北,自成风味。店头的美食正如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店头人一样集各地之所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汇聚陕北饸络和关中面食特色的“石腰子棍棍面”“相柳肚丝盖面”、百子桥玉米面片片,使过路的宾客大喊满足,腌辣子炒肉、豆豉炒肉让所有品尝过的人回味无穷。罐罐馍、黄黄馍、花馍、油糕、餜子、耳朵套各式各样的民间小吃,五魁、八碗、十全、十二提、十三花、十五观灯别具特色的农家席面等待八方来客前来品尝。

物华天宝山河披锦,秀美山川钟灵毓秀

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古往今来,店头镇一直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保护当地的森林资源。店头地处桥山保护区腹地、黄陵国家森林公园核心区,是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森林覆盖率达88%,有万顷松林,十里松廊,茫茫林海,潺潺清泉,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为春赏百花、夏避炎暑、秋看红叶、冬观雪海、四季养生、寻古探幽、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并成功举办了十四届全运会山地自行车等重要赛事。以“山水田园城”一体的生态宜居型生态网络正在形成,以“人水互动、城水共生”的园林城镇正在创建,店头镇正在成为一个“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沮河及支流流经镇区,滋润田野,物产丰饶、林产硕硕,全镇现有耕地1.8万亩,林地65.7万亩,种植道地药材“苍术”3000亩,稻渔立体共养1000亩,现代设施农业600亩,并注册有“轩辕祖稻”“轩辕酒”等知名品牌。

红色热土凝神铸魂,遒劲青松敬献北京

店头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经历和传统。1932年起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店头地区坚持革命活动。1936年“西安事变”后,陕甘省委、省政府工作团进驻店头,1937年1月在店头成立了“八路军驻中宜洛办事处”。1937年3月中共陕甘省委、省政府迁至店头,在办事处的掩护下,领导了陕甘省对敌斗争。与此同时,薛志仁、党耕山、田兆丰等革命先辈和抗日小学的故事在这里代代相传。

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北京逝世。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北京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并由延安人民为“毛主席纪念堂”敬献十三棵青松,象征毛主席在陕北十三个春秋。店头镇广大干部群众满怀对领袖的崇敬之情,翻山越岭,顶风冒雪,历经数十天,在茫茫林海中精心采选十三棵青松献往北京,带去老区人民的无限哀思。时至今日,这十三棵青松,根深叶茂,笔直地挺立在“毛主席纪念堂”周围。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店头镇正以红色精神凝神铸魂,共同建设美丽店头。

以煤带动多业并举,一体谋划绿色发展

店头镇因商而建,因煤而兴。店头煤炭资源普查始于1913年至1915年,当时新成立的国民政府即派驻“全国煤油事宜处勘矿测量队”进驻店头开展资源勘查。改革开放后,店头镇煤炭资源进入大规模勘探开发时期,累计探明煤炭储量达27.3亿吨。经过近40年的发展,目前全镇年产原煤3000万吨,煤质优良,畅销全国。

从“黑色”走向“绿色”,店头镇不断推进能源产业革命,正在走出一条绿色循环可持续的工业化城镇发展新路子。高科技赋能的煤炭工业,实现了井下开采“无人化”,走出了一条“采面不见人、产煤不见煤、矸石不排放、废水全利用”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开创了煤炭工业智能化、信息化、安全化、绿色化发展的新局面。总投资48.6亿元的店头电厂2×660MW项目将于2022年底投产,总投资78.9亿元的店头电厂二期2×1000MW项目正在加快前期工作,作为陕北至湖北特高压输电线路重要电源支撑点和陕西省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后,全镇年发电量将突破200亿度电,能源就地高效转化利用水平将进一步提升。随着现代化采煤、火力发电、粉煤灰制砖、煤化工等项目建成,形成了煤电联产、煤化一体、绿色环保、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煤炭全产业链,店头正在加速迈向陕北高端能源基地。截止2021年底,店头镇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2家,镇域生产总值突破140亿元、城乡人均收入达到4.2万元和1.6万元。

经济发展带动城镇发展。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店头镇紧扣“黄店一体化”发展定位,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新型现代化城镇。特别是近年来紧扣“乡村振兴示范镇”和“打造县域副中心”的发展机遇,编制了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中心镇区控制性详规、新区修建性详规等系列规划,先后建成投用了集中供热站、生活垃圾处理场、生活污水处理厂、高标准第二小学、区域性敬老院、天然气入户等重点项目,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镇聚集承载能力快速提升。2022年以来,计划实施项目63个,计划总投资128.15亿元。其中2022年共筹划乡村振兴示范镇项目9个,总投资12.5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8.5亿元,重大项目“压舱石”的作用愈发凸显。

以工带农共同发展,支部引领乡村振兴

店头镇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来发展农业,围绕“三产融合、科技转化、循环农业”的产业板块,通过盘活产业资源、整合政策扶持、企地合作带动,实现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拓展,农民纯收入不断增长,持续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开创着乡村振兴发展新局面。

在前川现代设施农业基地,已建有各类现代化温室大棚40余栋,种植了高端草莓、葡萄、水果西红柿,是矿区职工闲暇时间带孩子采摘游玩的“新乐园”,观光、采摘、休闲、旅游等新业态带动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新村循环农业产业园内,千亩高粱、玉米已实现机械化种植,万吨生物有机肥场、千头杜蒙羊养殖场的建成,将实现硕果酿美酒、秸秆供养殖、废料变肥料,“种植+加工+饲料+养殖”生态循环产业,让农民吃上了“生态饭”。在建庄苍术种植基地,店头镇与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战略合作,让中药材“科技转化”成为群众产业致富的新路子,目前全镇种植“道地苍术”3000余亩,年亩均纯收入达1万元。

店头镇“支部统领+集体运营+农民参与分红”的经营方式,将收入合理分配,既留足合作社后续发展和股民、村民分红的钱,又保证了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发展的资金,全村实现致富增收,乡村面貌全面改善,特色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文化引领特色服务,做大做强第三产业

店头镇以深化黄帝文化、农耕文明为抓手,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化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以乡风文明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发挥黄陵国家森林公园、潮塔小镇的旅游优势,打通“玉华宫-森林公园-黄帝陵景区”旅游专线,培育潮塔稻渔休闲观光农业、新城“棍棍面”文化体验街、河腰现代设施采摘休闲园,启动实施高松树世外桃园、百子桥慢生活体验园、酒文化一条街、明厨亮灶星级农家乐示范带建设等项目,加快发展多层次多种类的旅游康养产业。

沐浴先祖恩泽,共享发展盛举。未来五年,店头镇将以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为抓手,乘借“一路一带”、乡村振兴的强劲东风和黄帝陵文化园区建设的政策机遇,充分发挥好服务乡村、连接城市、背靠传统、面向现代的纽带作用,突出抓好工业绿色转型、农业特色鲜明、城镇功能完备、城乡融合发展、基层治理高效五大提升工程,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达镇、产城融合明星镇、全域旅游特色镇、乡村振兴示范镇,实现干事创业劲更足、经济水平更高、生态环境更美、发展活力更强、城乡融合更优、民生福祉更好,全力打造“住有宜居”“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劳有厚得”“老有颐养”的温馨之城,朝着西部高质量发展示范镇、陕北高端能源基地的目标阔步前进。

往期荐读

责 编 | 吉 洁 编 辑 | 马雷雷

来 源:根据延安党建综合整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延安发布 incentive-icons
延安发布
延安市委网信办官方账号
8907文章数 19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