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外交部公开信息显示,本月上旬外长王毅将在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期间同美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晤,这是基于中美双方商定行程。尽管两国外长在今年进行了数次通话,但上次双方“实质性见面”还是在去年十月份。消息提到,自中美安克雷奇会晤后,外媒对双方高层能够成功进行线下交谈非常期待,认为这将会为当前全球很多问题解决找到突破口,有助于国际和平。
据悉,和去年最大的不同的是现在俄乌冲突给国际带来的局势变化影响非常大,中美双方也在前半年数次关于此问题在国际上展开交锋。随着拜登相继主办“四方安全会议”、访亚行程、G7峰会和北约峰会,中国一词也被美方多次提及,还首次被列入北约战略文件纲领。所以外界认为这次中美高层会晤和去年相比多了一些不确定因素,尤其是美国务院多次拿台湾问题说事;5日,彭博社公布了美方对于这次会谈的一些“提前告知”内容,提供信息的是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卿坎达。
在这次采访中,坎达透露美国务院的两个重点内容。其一是他们优先强调要和中国保持一种“密集外交”的关系,随时保证双方沟通渠道畅通。这包括给中美关系设立一个护栏,防止两国之间出现某种可能会发生冲突的误判;他进一步解释称,此举意味着双方高层都需要有定期的联系,一定需要通过沟通进行交换意见。其二是美国将会“表达对中方在俄乌战争上的期待”,并告诉他们期望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该做什么事,和不该做什么事。
此外他又表示,中美外长会晤可以探讨一些符合美国利益的合作领域,包括气候变化、国际卫生问题和毒品问题等。这些内容总结来说就是,美国担忧对华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尤其是在南海等敏感领域会出现不稳定因素,他们坚决拒绝因为这种因素导致的“可能引发的冲突的误会”,正如美国在北约强调的“坚决避免和俄罗斯产生正面摩擦”一样。有分析称美方试图在对抗的大背景下保持一种和热冲突隔绝的模式正是他们的“传统技能”,就像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美政府一直对外保持所谓的中立。
其次美国向中国传达关于俄乌冲突立场这件事,他们国务院、白宫的外交辞令中已经重复了很多次,无外乎是敦促中方谴责俄罗斯、加入对俄制裁、拒绝援助普京等,这些“敦促”也从未影响中方政策。还有一件值得讨论的事情是,美媒非常关注G20外长会晤期间布林肯和拉夫罗夫的“见面会”,但昨天美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直接告诉记者称,他们不打算和拉夫罗夫有接触,现在并不是会见俄罗斯外长的时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