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你理想中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或追求高薪好福利,或追求安稳有保障,总之心中都有一个大致的标准。
以前大学生是“稀有”人才,所以各种高薪岗位信手拈来,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社会竞争压力增大,很多学生更倾向于那些安稳有保障的工作。
尤其是近几年来的疫情更是让就业大环境更加恶劣,就让公务员、事业编这种“铁饭碗”的优势展露了出来,但是同样是体制内的工作,也是有清闲与繁忙之分的,拿着差不多的工资,清闲的岗位自然就更吸引人了,那么究竟哪些单位是出了名的清闲呢?
体制内“最清闲”的五大单位,气象局只能排第五,榜首才是真清闲
第五名:气象局
气象局基本上都围绕气象相关的工作内容展开的,比如平时的雷电暴雨预警等等,由于现代科技发达,气象勘测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所以很多岗位都是比较清闲的,而且福利待遇也不错,当然也不是人人都能干得了的,需要学习相关专业的学生才可以报考。
第四名:地志办
每个地区都会有自己的文化与资料,地志办就是负责整理和搜集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所以平时工作量不大,而且还比较有趣,像文学、历史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会更喜欢这类工作。
第三名:政协
政协就是平时对国家的政策方针和各部门产生的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平时也不忙,但是当有政策的时候可能会忙一些,但是总体来说比较好,而且说出去有面子还有“权”,所以是很多考生想进入的单位。
第二名:老干局
老干局顾名思义就是与退休老干部打交道的部门,保证好退休干部的生活,虽说和老干部沟通比较轻松,但是要注意的沟通技巧和规矩比较多,考生的情商很重要,因此考试难度系数比较大,很多考生挤破脑袋往里进,看重的可不只是清闲那么简单,更多的是老干部的人脉关系,相处好了日后晋升也更容易。
第一名:地震局
地震局是最清闲也是大家希望他一直清闲下去的部门,平时工作很轻松,就是一些地震的预测和准备工作,但是真正出现了地震灾害的时候也就忙起来了,不过很多人宁可他们一直“躺平”,也不希望他们忙碌起来。
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清闲岗位竞争激烈,而且还有很多弊端也不容忽视
清闲的岗位适合喜欢安稳且想“躺平”的考生,但是也正是因为清闲,所以每年招录新人的名额也是有限的,岗位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所以考生在报考这些岗位之前要看清招聘人数和学历、年龄等要求,如果招聘名额太少的话就尽量不要报考了,毕竟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未必能砸到你的头上,与其浪费时间倒不如选择其他的岗位。
另外这些岗位也存在了一定的弊端,比如清闲的时候让人羡慕,忙起来也是“脚打后脑勺”的,所以在报考的时候要考虑到忙季的时候能否应付地过来。
还有就是既然占了“清闲”的优势,那么薪资福利待遇也是会相应低一些的,尤其是工资可能不是很理想,和其他热门岗位相比就会显得有些“寒酸”了,毕竟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嘛!
体制内岗位触类旁通,选不好就白耽误时间,考生报考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老话常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这句话不仅适用于高考,放在考公考编身上也很恰当,有时候单凭能力未必能上岸,还需要一些运气成分,其中选择就很重要,想要顺利为上岸赢得更多的可能性,就要考虑以下因素:
因素一:岗位的适配度,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对于考生的专业能力要求不同,尽量不要跨专业去选择岗位,减少适应和学习的难度,在备考和日后工作中能更轻松一些。
因素二:职业发展前景,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没有谁不想平步青云,所以报考的岗位一定要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样上升的空间会比较大,成绩和薪资福利待遇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因素三:地理位置以及招录比,一线大城市岗位竞争必然激烈,招录比也高得出奇,没有实力很难胜出,与其挤破脑袋抢名额,倒不如选择稍微偏一点、冷门一点的岗位,这样上岸几率更大。
【笔者寄语】同样是体制内的工作,繁忙与清闲也是相对应而言的,很多岗位只有进入其中才知道真实情况,所以报考之前一定要多去请教过来人的经验,权衡利弊再做定夺,一旦选择好了方向就好好备考,争取一次上岸,然后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今日话题:你觉得体制内哪些岗位比较清闲?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