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1974年6月20日,康克清慢慢地来到朱德面前,眼泪止不住地流:“朱琦去世了,我葬礼也结束了,孩子们都想要回来看看。”“……”朱琦是朱德的独子,这时,是他死后第10天。
88岁的朱德一听,整个人都呆住了,他抬起头,望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媳,久久没有说话。半晌后,他才艰难地开口:“一开始你们都不跟我说,这是不对的,我只有这么一个孩子,年纪轻轻就离开了,真是可惜啊……”康克清没有说话,只是眼含热泪轻轻地拍了拍儿媳妇。朱德也没有说话,而是回忆起了自己和儿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朱琦(右)朱德总司令对儿子,始终心存愧疚。“朱德总司令之子”这个称号从来没有给朱琦带来的任何的好处。朱琦的童年很苦,少年更难,青年时朱老总把他送到了前线,导致他的双腿残废,在中年的时候,他放弃了团级待遇,去当了一名火车司机,最终又英年早逝。和父亲失散多年朱琦1916年6月生于四川,是朱德与第二任妻子肖菊芳所生。朱德当时三十多岁,按当时的说法,是“老来得子”。
朱德望着那张稚嫩的小脸,心里充满了做父亲的快乐。但当时中国是军阀纷争,袁世凯企图复辟,再次高举封建制度大旗。朱德刚刚升起的一丝欣喜,也随之烟消云散。朱德追随蔡锷,阻止袁世凯复辟,北征讨袁世凯。
朱德在见到了自己的儿子一面之后,就急急忙忙地走了。朱德走后,朱琦在妈妈肖菊芳的悉心照料下,渐渐长大。然而,萧菊芳后来得了一场大病,于1919年6月去世,时年34岁。
朱德与家人合影朱德在妻子离开后,悲痛万分,留下一首挽歌:“草草姻缘结乱年,不堪回首失婵娟。枪林弹雨生涯里,是否忧惊避九泉?”朱琦还不到三岁,朱德见儿子哭着寻找母亲,便有些于心不忍。朱德不得不在白天忙着打仗,晚上陪着儿子。
但人的体力毕竟有限,朱德实在受不了这样的劳累。为了照顾小孩,他听了战友的话,和一位进步学生陈玉珍相识。对于朱德有了孩子,她并不在意,甚至将他当成了自己的儿子。朱德很走运,他遇到了两个非常体贴温柔的妻子。
这让我们看到,在这个战火连天的时代,除了年轻人为了国家牺牲,还充满了温暖和记忆。朱琦虽然知道朱德是他的亲生父亲,但是因为小时候的事情,他对他的印象并不是很深。
朱琦后来听人说,他的爸爸是一位大英雄。这使他不禁为自己是否够资格做朱德之子感到担忧。朱琦于1938年考入党校,在党校毕业后,朱德把朱琦派到了第一线。很多人都劝说朱德:“你就这一个儿子,别让他上战场。”朱德问:“如果我的孩子不上战场,那谁上战场呢?”
朱德与儿子朱琦、儿媳赵力平合影朱琦在与敌人的战斗中,受了不轻的伤,虽然活了下来,但他的双腿已经残废了。迫于无奈,他只好退出了第一线,被分配到了抗大七分校任队列科长。那时候,学校的生活条件很差,必须在工作的同时,还要进行生产。
但是朱德对朱琦一点也不偏袒,没有让他呆在自己的身边,而是鼓励他到群众中去磨练。有一次,几个领导都出去了,朱琦也跟着。那时中央机关只有一辆车,演出结束后,朱琦因为行动不便,就坐上了军委总部的车,朱德见了,就把朱琦叫了下来,让他走回去。
但朱德却意外地发现,朱琦竟然在他之前就已经回来了。朱德愕然问道:“这是什么情况?”朱琦说:“我踩着驾驶室外的踏板回去了。”朱德怒道:“你这是占了警卫员的位置,你……”他气得在路上走来走去。他教导儿子:“你想想,警卫兵的工作是什麽,你占了他的位子,警卫不能时时刻刻跟在长官身边,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可如何是好?你这样做,是不对的。知道了吗?”
朱琦惭愧地低头,诚恳地对朱德表示绝不再犯。从那以后,朱琦就没有再乘公车了。朱德严厉地嘱咐朱琦要时时小心,不要搞特殊化。朱琦在努力地成长,而爱情的女神,也在暗中召唤着他。朱琦在延安与赵力平相遇。起初,赵力平并不清楚朱琦就是朱德之子。
赵力平在知道这件事后,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和一个大领导的儿子做朋友,所以她拒绝了很多次。但朱琦和赵力平在一起久了,有了好感。之后,朱琦与赵力平在贺龙的撮合下,结了婚。朱德、康克清对儿媳妇很是满意,再加上两个老人很和善,让本来还有些顾忌的赵力平,一下子就走进了这个快乐的家庭。
从那以后,朱琦与赵力平夫妇恩爱有加,其乐融融,育有五子一女。后来,已经是团级干部的朱琦被调到石家庄铁路局去了,朱琦把这件事告诉朱德。朱德鼓励道:“朱琦,你以前是在军队里工作的,现在调到了地方铁路,不能做领导,得重新开始。”朱琦到了石家庄铁路局,先是从一个火车上的实习生,再到后来又兢兢业业地干了三年的司炉。
最终成为了一名副驾驶,一名驾驶员,并学会了驾驶列车。他没有忘记父亲的教导,从最低级的工人做起,凭着自己的努力,他最终在新中国当上了一名列车驾驶员。由于长期的工作和早期受伤,朱琦于1974年因心脏病住院。那时候朱老总身体已经不好了,赵力平担心他会难过,只是说没什么大碍,正在接受治疗。可是朱德还是很着急,每天都在问:“我儿子怎么样,我儿子好了没有?”
朱琦于6月10日死于心脏病。葬礼很简单,他的妻子赵力平在旁边陪伴。她知道,如果公公知道了,肯定会拖着病怏怏的身体过来,所以并没有告诉他这件事。一直到10日之后,她把所有的事情都办妥了,然后去了北京,才向公公汇报。
赵力平朱德总司令于1976年7月在北京逝世,终年90。朱德总司令的家训,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毕生为人民服务。所有的财产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不给子女搞特权,不为孩子说一句话,不给他们做任何特殊事,让他们以正常人的方式生活。
朱德儿媳赵力平朱琦受他的影响,也跟他父亲一样,度过了平凡而有意义的一生。他的儿女们,也像他和朱德那样,在国家的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为人民服务。
有朱德总司令这样艰苦朴素、教子有方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真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1976年,是个令人伤心的年份,那一年有太多的离别,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忧伤和失落之中。
但在最初的茫然之后,他们却顽强地站了起来,向着新的希望前进,披荆斩棘。今天,我们一直以为,战争和饥饿已经远离我们,那是因为一代代先辈们的努力奋斗,才带来了我们今天的盛世太平。谨以此文向朱德元帅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喜欢文章就请点赞关注,在下方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欢迎转发分享,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