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最新战略概念文件公开,内文开始区别对待中俄,面对北约意图打压中国的打算,五国学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6月30日,经过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高端峰会,北约终于公布了十年一度的战略概念文件。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集团,十年更新一次的战略概念文件,肯定是非常引人注目的。特别是考虑到过去几年中美关系受挫,如今俄乌冲突还在激战,俄罗斯对整个北约的霸权乃至扩张之路都发起了强烈的挑战,所以这一次的战略概念文件,无疑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概念文件,对中俄的态度,存在微妙的差异。在涉及数十条内容的战略概念文件中,有关俄罗斯的描述,是北约最直接的“威胁”,而中国,则是“系统性挑战”。这个描述就很有意思了。
“威胁”,基本上就是直接将其定义为敌人了,所以在北约看来,目前和乌克兰激战的俄罗斯,已经是北约不折不扣的敌人。但“系统性挑战”就不一样,就事论事,在传统的中文语境中,“系统性挑战”,可能是西方战略中“system challenge”直接翻译过来的词汇,所以可能很多朋友“系统性挑战”有点懵,国际博弈,和系统有什么关系?那么到底什么叫系统性挑战呢?其实,“系统性挑战”和一般的“挑战”也存在差异,一般的挑战,可以理解为冠军和冠军挑战者的关系,说穿了,还是威胁。但系统性挑战不一样,我们举个例子,你和张三一起就一个非常好的岗位去参加考试,这个岗位呢,只能选取你和张三之间的一个人,这个时候,你和张三都是考试,你怎么考是你的事,张三怎么考是张三的事,看的是个人的能力,从表象上来看,你怎么考,不会影响到张三怎么考,所以二者之间是没有构成直接的对立关系的。
但是呢,如果你考好了,会导致张三失去这个岗位的工作,反之亦然,所以你们虽然考试相互不干涉,但内里,饱含着竞争的关系。北约对中国的定位也是这样,中国的发展是中国自己的事情,好或坏都与北约无关。但是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会无形中导致北约的优势地位相对降低,西方的霸权格局是基于全方位软硬实力优势建立的,一旦它们的国力被中国所超越,西方建立的霸权格局,就不攻自破了。并且,中国在体制上和西方一贯鼓吹的体制存在差异,而且中国要的,是一个各国平等发展的大同世界,与西方一贯追求的资本或科技掠夺体系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哪怕中国崛起对西方的直接利益不构成伤害,甚至对西方也有一定经济利好,但西方还是无法容忍的中国的崛起,认为中国是北约的“系统性挑战”。
而在应对“威胁”和“系统性挑战”方面,北约的方案也是不一样的,对俄罗斯,北约在战略文件当中说得比较官方且生硬,但说穿了,还是两个字:对抗。对中国,北约方面却强调要求合作,但同时,对中国的雄心要如何如何。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不搞全面对抗,但是对于中国某些方面,必须要注意,要打压。
而这一点,恰好和此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所说的内容相吻合,斯托尔滕贝格指出,北约没有把中国视为“对手”,但对中国是一个“挑战”,同时还对中国亲密俄罗斯感到失望。
所以啊,通过北约这份战略概念文件,我们可以发现北约的真实用心,第一,明确战略,对抗俄罗斯是主要的不变,对中国,则选择要么把中国拉进西方阵营,要么遏制并打压的战略;第二,通过区别对待的方式分化中俄,毕竟中俄关系亲密,一旦联合起来,西方是敌不过的。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不管西方说得多么天花乱坠,打压中俄的战略不变,还是不怀好意。而对这一点呢,其实已经有很多知名学者认为北约犯了大错。根据环球网7月1日的报道,近期《环球时报》采访了分别来自五个国家的五位国际问题学者,分别是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姆、瑞典席勒研究所主席乌尔夫·桑德马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孙恪勤、英国亚太研究高级讲师,《中国的全球战略:迈向多极世界》作者珍妮·克莱格、俄罗斯莫斯科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俄罗斯梦-中国梦”研究中心主任尤里·塔夫罗夫斯基。
在采访中,五国学者对现在的全球局势都给出了看法,认为这次俄乌冲突,乌克兰正在成为北约的代理人,对北约的持续东扩、瑞典和芬兰两国加入北约,都抱不赞成的态度。而对于北约意图反对并打压中国的举措,五国学者更是打开天窗说亮话,认为这是个十分荒谬的举措。
所以,事实上现在北约正处于一个盲目自信的困境,认为自己能够控制更大的范围,打压自己不可能打垮的对手,继续无脑扩张,挑衅中俄,最终或许会让北约收获极为惨痛的结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