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华创,不辜负每一个创业梦想
从创业失败发不出工资,到如今中国的又一个互联网巨头。
周源是知乎创始人兼CEO,他自称是“知乎第001号员工”。今天有幸和大家分享周源口中自己的创业故事。
从程序员到IT记者
周源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新闻工作者,母亲是教师,分工是典型的“严父慈母”。小时候的周源比较调皮,母亲总是会耐心地引导。父亲则相对严厉,对工作要求极高。当周源有事询问时,父亲从来不会帮着做决定,而是反问周源想怎么做,教他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承担后果的责任感。
1996年,周源顺利考上了成都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系,并在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读研。于2003年,他获得了东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
毕业后先是进入了一家公司做程序员,由于无法感受到创造价值的成就感,机缘巧合下便转行做了IT记者。专门去采访和报道那些科技公司和这些公司的首席信息官。
在当记者的这两年里,周源发现像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中国发展,并且事业也越做越大。
于是,渴望主导浪潮的周源选择了裸辞,创业。
现金流跟不上,第一次创业失败
仅带着一万多块钱,周源第一次创业选择了在大数据领域做Mate搜索,主攻数据分析和模拟。
事实上,当时的市场处于跑马圈地阶段,不需要靠数据分析来驱动决策,所以很快,Mate搜索的现金流就跟不上了。周源找不来任何资金。
Mate搜索的最后一天,周源哭了。
公司陷于困难却无力拯救,自己不甘心。同样不甘心的还有团队,当时周源和团队坦诚公司已经无法继续的情况,令人意外的是,员工纷纷表态:“不就是没钱吗,我们可以不要工资。”
多年后的今天,周源回忆起当时的画面,依旧感动,是怎样的一群人,宁愿不要工资,也想继续下去。
可再好的团队却也抵不住现实的残忍,周源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心情糟糕的周源决定换个地方休息一阵,去西藏吧。想起那段特殊的“旅行”,周源打趣道:“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别去这么高难度的地方休息。”
没错,刚到西藏,周源就受到了高原反应的折磨,硬生生在拉萨躺了一周。
然而,这段时间的静置,给了周源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他彻底意识到,创业一定要想明白一件事:产品是不是能解决一个真实的需求。
创办知乎,找投资
休整了几个月,周源重新出发。
当时 Facebook前CTO出了一款叫做Quora的产品,让他想起了2007年的一次实践,那时候周源和朋友合作开发了apple4.us网站,为各行各业喜爱苹果的人提供交流的平台,虽然在当时看来只是一个业余爱好,没有实质性下文,却在周源心中埋下了知乎的种子。
apple4.us的实践再加上Quora的启发,让周源和当初apple4.us的发起人张亮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做知乎,由周源担任CEO。
周源还清晰地记得,第二天9:45,张亮给他打电话,问他在隔了一夜之后是否后悔答应做知乎。在确认了两人做知乎的决心后,张亮当晚便安排了与天使投资人见面。
周源一下子联想到了上一次创业失败的经历,那就是没能拿多少投资。
周源回忆道:“那天下午就准备了三页纸,第一页写商业计划书,每个月要干些什么;第二页是这个月的计划和预算;第三页是投多少钱,给多少股份。晚上,带着三页纸就去见了天使投资人。”
就这样,知乎诞生了。
在2011年3月,周源拿到李开复的天使投资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组建团队,周源想起了第一次创业时的小伙伴们。
他挨个给大家打电话:“咱们再创一次业吧!”尽管当时的兄弟们离开Mata之后为了生计都各自去了新的去处,但接到周源的电话,还是都决定放弃工作继续跟着周源干。
后来,周源才知道,其中一个在接到电话时恰好是夫人生产前两个月,本想找一个安稳成熟的公司,寻求长期的保障,但接到周源电话后还是决定选择这条更具风险的路。
周源回忆:“回过头去想,如果我是他的话,我会答应吗?我觉得可能我要打几个问号”
或许团队曾经创业失败过,但彼此的认同感和信任却从未消逝。
凭借着周源的四处奔走,知乎又获得了启明投资的千万美元a轮投资,知乎的发展预算一下子充足了起来。
2013年知乎正式对公众开放注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知乎的注册用户量一下子翻了十倍,从40万迅速攀升到了400万。
用户量的暴涨和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也为知乎吸引了更多的投资,2014年6月,软银财富又向知乎的b轮融资领投了2200万美元。
知乎的创建并不是一帆风顺,周源的创业之路也有不少曲折,但时至今日,周源和他的知乎确实越来越成功了。
作为一个问答社区,知乎的年访问量就达到了30亿,在2021年更是以347亿的市值上市。
周源,就这样从曾经的一个小程序员,成为了如今中国的又一个互联网巨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