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从每年的7月1日开始,各个省市都开始安排收取下一年度的农村医疗保险。在去年收取的2022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那时候需要每人每年缴纳320元,现在已经公布的2023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纳标准是每人每年350元,对比去年每人上调了30元。
可以免缴的农村民众,其实在国家的统一管理中,是有着7类人群,也就是免于缴纳农村医疗保险8种特殊的人群,主要包括:年龄满70周岁及70周岁以上的老人、所有持二代残疾证的残疾人、享受扶贫政策的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孤儿、困境儿童、优抚对象。
同时各个省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于一些特定民众予以免缴或者给予一定折扣的缴纳。这个方面需要看各个省的人社部门公布的通知中会具体说明,但其实我们也从中可以看到,除了这个免缴的七类人群之外,剩下的人群应该来说都是具备着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农村医疗保险对比养老金来说,其实更值得大家去缴纳,因为这有着现实的意义,也同样对有着更重要的未来意义。
因为如果缴纳了医疗保险,那么未来当自己去门诊和医院看病住院时,就会对自己有着有力的保障。同样缴纳到一定期限之后,当抵达退休年龄之后,未来也仍然像城市民众一样,再也不用缴费了,但是也仍然享受着门诊和住院的医疗报销待遇。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他同灵活就业人士医疗保险一样,虽然是自己缴纳,但是也一样能够享受我国医疗保险的报销待遇覆盖。
从去年的5月1日起。我国的医疗保险也已经进行了调整,其中针对农村医疗保险有一个重大的改变,那就是其自付额有了有效的降低,而报销范围有了明显的扩大,同时报销比例也有了显著的上升。这其实就意味着,缴纳了农村医疗保险之后,其实农村居民可以享受到的医疗报销待遇要比以前好很多,享受到的实惠也更加的显著。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者结合,其实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给予民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可以保障民众在日常,不会因为疾病而一下子返贫了,同时只要坚持缴纳医疗保险,那么在老年就可以享受终身报销待遇了。而养老保险可以保障民众在丧失劳动能力之后有着最基本的老年收入。
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这两者都是应该缴纳,不要为了短期的利益而丧失了自己长期的机会。
延伸阅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2002年10月,中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9年,中国作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确立新农合作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地位。2015年1月29日,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提出,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4年的基础上提高60元,达到380元。
2017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6年的基础上提高30元,达到450元,其中:中央财政对新增部分按照西部地区80%、中部地区60%的比例进行补助,对东部地区各省份分别按一定比例补助。农民个人缴费标准在2016年的基础上提高30元,原则上全国平均达到180元左右。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的稳定可持续筹资机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