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记者 平凡 张艺菲)根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今天(6月28日)24时开启。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6月14日—6月27日)国际油价震荡下行,伦敦布伦特、纽约WTI平均油价比上轮调价周期下降5.64%。
央视财经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本次油价调整具体情况如下: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降320元和310元。
全国平均来看:
92号汽油每升下调0.25元;
95号汽油每升下调0.27元;
0号柴油每升下调0.26元。
央视财经记者给您算了一笔账,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少花12.5元。
调价周期内,需求忧虑、美联储激进加息等因素推动国际油价高位下行。一是市场对经济衰退及由此抑制需求的忧虑增强。美国总统拜登表示,美国经济衰退“并非不可避免”。二是欧美多国相继加息,尤其是美联储激进加息引发了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此外,美国政府试图要求美国页岩油企业大幅增产,并通过媒体喊话希望石油公司采取措施降低油价,也加重了原油价格的下行压力。
从后期来看,原油价格走势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一方面,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忧虑仍然存在,同时,当前国际油价处于较高水平,对需求的抑制作用会逐步得到体现。另一方面,当前OPEC国家增产能力有限,目前除了沙特、伊拉克和科威特能进一步增产外,大部分成员国在石油生产方面基本达到极限。而解除伊朗制裁、释放委内瑞拉原油产能仍需时日。近日,七国集团会议计划对俄实施更多制裁,这对未来全球原油市场的供应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本轮调价周期的后期,国际油价已经有所反弹。短期内国际油价可能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推荐阅读:
临近6月末,连续上涨的国内成品油价,终于迎来年内第二次下调,车主的用车成本将有所减少。
根据最新的调价政策,92号汽油和0号柴油零售限价将分别下调0.25元/升和0.26元/升,加满一箱50升的92号汽油,将少花12.5元。
近期,供需偏紧与地缘政治局势带来的高油价在全球范围内持续,美国、欧盟等经济体也在尝试诸多手段为油价降温,但实际效果都不甚理想。分析机构指出,对于全球经济运行的预期,OPEC+组织后续的产量政策以及西方国家与俄罗斯之间的博弈,乃至伊核谈判的重启,都将继续影响原油市场。目前,尚未看到油价显著降温的信号。
成品油价迎年内第二降
6月28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自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零售限价分别下调320元/吨和310元/吨。折合升价,92号汽油每升降价0.25元,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降价0.26元。
在经历了连续的上涨之后,本轮油价的下调,将使得车主的用车成本有所减少。以油箱为50升的普通私家车为例,本轮调价后,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少花12.5元;对于满载50吨的大型物流运输车辆而言,平均每行驶一百公里,燃油费用减少10.4元左右。
据大宗商品机构金联创监测的数据,本轮成品油调价兑现后,国内除个别地区外,多数地区92号汽油价格多保持在9.0-9.1元/升,0号柴油价格多保持在8.75-8.85元/升,仍处在较高水平。为了刺激油品消费,当前主营加油站优惠幅度多在0.3-0.8元/升,民营加油站的优惠幅度更高,保持在0.8-1.5元/升左右。
自去年底以来,国际油价就一路处于震荡爬升态势;2月东欧地缘政治冲突爆发,推动油价再上新台阶。国际油价持续在高位震荡,带动国内成品油价的同步走高,上半年以来国内油价涨多跌少,成品油价也涨至历史新高。
本轮计价周期内,多国加息政策引起市场对于经济增长的担忧,进而影响到了原油需求的预期,国际原油价格整体震荡下行,带动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变为负值;尽管后期油价有所反弹,但未能改变油价下调的局面。
本轮调价是2022年以来成品油价的第二次下调。本轮调价后,年内成品油价共经历了12次调价,呈“十涨二跌零搁浅”态势。
受前期国际油价深跌的影响,新一轮调价周期开始时,重新计算的原油变化率仍处于负值范围内,这意味着周期初始成品油零售限价仍是下调预期。但目前距离新的调价窗口开启还有十个工作日,成品油调价的未来走势尚不明朗。
隆众资讯油品分析师李彦则指出,目前西方对俄罗斯制裁压力不减,加之美国夏季出行高峰带来利好支撑,但美联储持续加息、市场对经济和原油需求的担忧持续,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搁浅的概率较大。
隆众资讯成品油分析师闫静文介绍称,本轮汽柴油零售限价下调,加油站的理论利润空间缩小,但仍处于相对高位;近期国内主营炼厂产能利用率降低,独立炼厂产能利用率上涨,整体来看资源供应量增加。
汽油方面来看,暑期多地出台政策刺激出游,私家车出行半径增加,加之高温天气带动空调用油增加,后续汽油需求有向好趋势。柴油方面,北方夏收当前已经结束,高温以及全国多地的持续降雨,影响户外基建和厂矿开工率,整体需求有下降趋势。
高油价将带到下半年
近期,全球原油市场整体供需形势并未出现较大的变化,市场对于未来的预期左右了油价的走势。当前油价仍处于多年以来的高位,高油价的问题将交由下半年来解决。
从5月上旬开始,布伦特和WTI原油从100美元/桶附近,一路震荡涨上了12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此后油价一路震荡下滑,跌破110美元/桶,之后再度止跌回升。
截至北京时间6月28日收盘,WTI原油价格上涨1.81%,收于109.57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1.74%,收于115.09美元/桶。
回望2022年上半年,投资者对于原油供应趋紧的担忧,成为提振油价走高的主要因素,能源市场需求预期整体偏向乐观,东欧地缘政治冲突以及后续的制裁,加剧了全球油市的结构性失衡,OPEC+组织小幅增产,伊核谈判多次生变,都使得油价处于历年来的高位。
据金联创监测数据,2022年上半年,WTI原油均价为101.52美元/桶,较2021年上涨63.17%;布伦特原油均价104.58美元/桶,较2021年上涨60.32%。
展望下半年,全球经济走势、OPEC+减产协议到期以及西方国家与俄罗斯之间的博弈等,都将继续对原油市场产生影响。此外,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反复,伊朗和委内瑞拉等相关地缘政治的局势,以及季节性灾害天气对能源生产的影响等,都将短期影响石油市场整体的供需形势。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不断加码,但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让油价降温,曾被寄予厚望的沙特阿拉伯与阿联酋,近期都被证实,当前的原油增产量远远不及预期。
据央视新闻报道,6月28日,七国集团(G7)同意对俄罗斯油气产品进口设定价格上限,以期在减少俄罗斯油气产品收入的同时,也能减少对能源市场的负面影响。
华泰期货能源化工研究员潘翔指出,俄罗斯将继续扩大对亚洲的石油出口规模,而欧美想要在制裁俄罗斯与控制通胀之间取得平衡会非常困难,设定价格上限理论上能够在不缩减全球供应的情况下限制俄罗斯收入,但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对市场的影响也相对有限。
此外,近期还有多个备受关注的节点,诸如伊核谈判重启、OPEC+产量变化会议以及拜登出访沙特等,都将对未来油市产生潜在影响。
中信期货研报指出,短期来看,当俄罗斯减产预期支撑,转为对OPEC增产和美国打压油价政策的忧虑后,地缘政治对油价的影响开始减弱;总体来看,国际油价短期内高位回落,在OPEC确认大幅增产以及美国打压油价政策实施前,100美元仍将是较强的支撑。
金联创原油分析师奚佳蕊指出,当前全球主要分析机构仍在不断上调油价预期,三季度是全球原油消费旺季,预计油价在此期间仍会保持高位运行,四季度后有望适度回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