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彬是县老年大学书法2班的班长。他给人的感觉朴实厚道,干练而略带儒雅气质。他满头白发,一张轮廓分明的脸,瘦削而清癯,时时扬着笑意。他说话清脆爽朗,底气十足,不像是个78岁老人。
王光彬一直生活在农村,只上过小学,做过砖瓦匠,开过窑厂,当过村长,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60岁那年,儿女都已结婚成家,他才有了大把空闲时间,就开始练习写字。因为没有书法老师指导,不知道从哪开始练习,也不知道什么是书法,只是喜欢写字而已。
这样坚持了五六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县老年大学书法班的教师王蕊芳老师。王老师说他写的字是自由体,不规范,难上台面,叫他到县老年大学书法班参加学习。从此,王光彬赶十里路,每周都去老年大学听两次书法课,风雨无阻,坚持十多年如一日。
王光彬先生在老家
在老年大学书法班,经过王蕊芳老师悉心指导,他开始临摹《集王圣教序》《兰亭序》。后又经楼明月、郑有永等名师精心辅导,王光彬的字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不久,王光彬被吸收为县书法协会会员。没曾想,这位昔日的砖瓦匠,却能在65岁那年,因参加老年大学书法班学习,来了个华丽转身,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农民书法家。是老年大学,帮他圆了心中的梦。
作为一个老年书法爱好者,王光彬知道自己水平低,底子薄,他就以“勤能补拙”方式,坚持每天苦练,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练习书法里,痴心追慕书法文化。他平时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交给了墨水、毛笔与纸。他每年所写的宣纸,都是赏心斋用车送的,单是一年所写纸的费用就在二千元以上,毛笔已不知道写坏了多少支,墨水也是整箱整箱地买。因为爱所以爱,他和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学过书法的人都知道,练习书法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年累月的苦练积累。坚持一天两天容易,难的是每天都坚持。由于有名师指导,练习得法,得道,又能坚持不懈,王光彬的书法作品足以令人刮目相看,达到了较高的造诣,他写的行楷,博取众长,不拘泥于框架,自成一体。字迹清秀妍美、俊逸遒媚,笔力雄健,功底深厚,并且对笔法、章法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立轴《妙法莲华经》
王光彬不仅行楷出色,他的行草完全不输行楷水平。他写的行草在用笔上充满了变化,尤其在书写的锋变上,中侧互用,而且这种技法运用得十分娴熟,几乎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可见,他对笔法的掌控,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无论是点画上,还是点画之间的彼此联系上,都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其如,而且还采用了草书的笔意书写,视觉效果非常强烈,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十分精美。
王光彬临摹《怀素自叙帖》多年,他写的草书与行楷、行草一样的精美。他的草书作品不仅有怀素狂草的韵味,而且在通篇布局上,气息畅达,充满率意自然,流畅从容的意韵,让人一见倾心,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王光彬的书法作品获奖无数,让县书法界的大伽们感到惊奇,也让大部分的文化人为之汗颜。一个农民,一个只上过小学的老人,一双做砖瓦的长满老茧的粗糙大手,居然写出这么漂亮的书法作品,着实令人惊叹不已!
当然,好的书法家不仅仅只是临帖临得像,字写得好,更主要的是能在书法应用上有所作为,能学以致用,在这方面王光彬有着不俗的表现。十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临帖、创作、分享。
长卷《妙法莲华经》
王光彬在70岁那年开始抄写《妙法莲华经》,且一发不可收。《妙法莲华经》为宏篇巨制,170多页,约八万多字。王光彬用了近八年时间,接连抄写了十部!书中体现了王光彬端庄、劲逸、流丽,刚健的书体风格特征。当人们仔细欣赏时,不禁为他老人家耗时之长,书写之细腻、认真而折服!用蝇头小楷抄写十部《妙法莲华经》,这真的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不仅需要智慧、功力,还要有毅力、决心、静心!
十里八乡几乎老孺皆知,黄坛有个“春联狂人”。王光彬每年春节免费为村民写春联,送春联,已成为美谈。他的名声很大,全村人都来找他写对联,甚至附近村庄的人也来向他要春联,他总是有求必应。临近春节期间,他每天要写五六十幅春联,来要春联的人几乎踏破门槛。他每年要送出去上千幅春联,而且这些春联全都是免费的。免费写春联,送春联,他已经持续了18个年头!
春联狂人王光彬
每学年结束的前一天,王光彬组织同学写春联。这一天,他早早来到教室,自带笔墨,以身作则,带头泼墨挥豪,累得直不起腰来,直至整个教室挂满红彤彤的春联。
王光彬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仅酷爱书法,能够写一手好字,还喜爱古典诗词。经过老年大学诗词班的学习,他能写出符合平仄押韵要求的律诗,并加入了宁海县跃龙诗社。他还爱好国画,参加了老年大学国画班学习。
王光彬给自己的书斋取名“峰山居”,除了他是峰山人,是不是还有“登峰造极”的意思呢?可见他的文化修养不一般。
在老年大学王光彬是个大名人,一个热心人。国画班的很多同学作了画,请他题跋,他总是乐呵呵地答应。书法班里一些刚学书法的同学,写好作品,落款写不好请他写,他从不推辞,总是欣然接受。
自古就有字如其人的说法,笔正则心正。王光彬的字写得端庄大气,他的为人正直善良,办事公正公平。在他担任村长期间,他积极配合镇政府做好搬迁工作,动员全村一百二十多户村民从高山搬迁到永联村。每户村民的地址安排得合情合理,妥妥贴贴,村民们没有一句怨言。而他几乎每个晚上,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从山上骑着自行车去镇政府开会,会后背着自行车回家。他的付出,他的辛苦,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王光彬写春联
王光彬热衷参加公益活动。县书法家协会组织春节期间写对联活动,他一次也没落下。每当村里组织公益捐款,他总是最积极捐款的一个。平时村民有婚丧之事,或乔迁庆寿需要对联时,村里人都会找他帮忙写,王光彬从不推诿。他说,帮人写对联是件大好事,既能练字健身,又能帮人家忙,自己高兴,别人也高兴。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大学是培育王光彬成材的沃土,是王光彬施展才华的平台。愿王光彬在县老年大学,放飞心中的梦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 作者:田园
□ 排版:水东居士
□ 审核:天姥老人
□ 宁波南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