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房子的窗户如果破了没有及时修补,其他窗户也会很快被砸烂,人就是会在一些暗示下去放纵自己的行为,一些核酸机构为了挣钱造假,如果不能严惩,其他的检测机构觉得有利可图也会这样做,破窗效应就是如此。
5月29号讯,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存在造假行为,警方已经将实验室的法人张某查获立案,距离上一起核酸机构检测造假才刚过去1天,这些检测机构是时候整顿了,为了挣钱毫无底线,明明已经挣到了钱还嫌不够多,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这起通报很简单,就是监管部门在对全市核酸检测机构检查中发现,北京中同蓝博医院检验实验室在核酸检测中存在违法犯罪的行为,警方已经对这家实验室立案调查,52岁的法人张某被查获。
从房山的朴石实验室,到海淀的金准实验室,这次是丰台的蓝博实验室,为何感觉这些核酸检测实验室并不想要结束疫情,他们只要有订单,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挣到钱,如果利润足够大,就不排除人为作恶的可能。
一些卖试剂的,做检测的都开始筹划上市了,如果疫情突然结束,他们的挣钱梦也就会结束,可以想象他们为了盈利上市可能就会做出让人气愤的犯罪行为,核酸造假不仅仅会让普通人的努力白费,更会造成病毒扩散。
这些检测机构使用的方法,大多是不检测,少检测或者人为稀释,不检测就是对于已经采集的样本不做检测,直接报阴性,少检测和人为稀释,就是多混一,比如采集的时候是3混一,检测的时候10混一,或者更大的混合。
这种方式效率很高,速度也快,也会节省很多成本,变相多挣钱,但是因为混的太多,病毒含量变低,导致检测不到,造成漏检,一旦这些漏检的人中有阳性病例,会造成社会面的更多感染。
一旦出现社会面感染,这些检测机构就会接到更多的检测订单,于是就造成了一些地方不断有阳性病例,始终无法完成清零,这些已经被查的实验室,是第一次作案吗?还是之前就已经开始作案,明明已经拿到了超高利润,居然还不满足。
针对这些造假的企业公司,应该永久剔出检测市场,永不再用,之所以不断有实验室敢这么干,还是惩罚力度不够,利润过高,让他们觉得可以冒险,不仅仅是检测机构,一些即将上市的疫情股票,都有作恶的动机。
大城市已经开始建设核酸生态圈,这份生意注定不会那么快结束,一些地方也开始搞核酸检测自费,钱终究还是要居民自己出,如果有检测机构造假,居民不仅白捅了嗓子,还花了冤枉钱,所以,对这些核酸检测机构一定要严格调查,不放过任何作恶之人,对于北京又发现一个核酸机构犯罪你怎么看,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