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是5月下旬,距离养老金调整方案公布的时间可以说是越来越近了,因为在3月份的《分工意见》中早已说明,6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
然而,养老金调整通知公布在即,“三步走”调整方式却引起了广泛热议,有人说,养老金年年涨,差距却越拉越大,不公平,不如高者不涨,低者多涨,来得更实惠,差距也能越拉越小些。
那么事情真的如此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按“三步走”调整方式,养老金相差有多大。
“三步走”调整方法
这里说的“三步走”调整方法,指的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部分。
定额调整,“雨露均沾”,同一地方人人涨得都一样,无论参保多少年、养老金水平是多少,只要符合领取养老金的设定条件,上涨的金额都是一样的,公平、平等。
比如:江苏,每人每月增加31元,上海为每人每月增加70元;
挂钩调整则不同,为了鼓励大家“多缴、长缴”,所以在养老金调整时,也会对缴费年限长、养老金水平高的退休人员,多涨养老金。
其中: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有的地区,每一年工龄调整的金额都是一样,比如:北京、福建、贵州、云南、河北、内蒙等地;也有的地区,按工龄区间调整,越长涨得越多,比如:江苏、广东、辽宁、天津等地;当然也有的地区,工龄不参与调整,这就是上海,2021年上海率先取消了与工龄挂钩调整,加大与养老金水平相挂钩调整的比例,由2020年的2.3%上涨到了3%。
适当倾斜,对退休时间早、年龄偏大以及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在正常调整外,额外多涨养老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涨得不止多一点。
三者相加就是养老金上涨的金额,而并非是养老金直接与上涨比例相乘。
下面为了方便了解“按三步走调整方式,养老金相差有多大”,我们假设老李,老王、老张和老马的缴费年限分别是15年、25年、30年、40年, 基本养老金分别是1160元、2200元、3700元、5790元,以江苏2021年养老金调整方案为例:
01 定额调整,人人涨得都一样,每人每月31元。
02 挂钩调整,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涨得越多
03 适当倾斜,对退休时间早、年龄偏大以及特殊人群的额外照顾,这里暂不计算。
从上面的数据可见,由于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上涨金额也就越高,差距确实越拉越大。
“三步走”调整方法,公平?
有人表示不公平,养老金年年涨,差距却越拉越大,不如高者不涨,低者多涨。
如果真的实施“高者不涨,低者多涨”,短期看,确实能有效地缩小贫富差距,达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但是却与我国一直所遵循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原则相违背,也间接地损害了“多缴、长缴”参保人员的个人利益,有失公平。
而且还不利于社保基金的收支平衡,要知道,我国养老保险现在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简单地说就是现在年轻人缴纳的费用支付现在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所以说,想法很好,但是实施起来有难度。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31省养老金调整方案中有一个地方,在调整时就会对养老金水平偏低的人群多涨养老金,反之少涨,那就是“北京”,而这也是北京调整方案的最大亮点,也是与其他省份不同之处。
比如:2020年以5646元为标准,低于这个数值,每人每月增加65元,反之增加30元;而2021年以5786元为标准,低者每人每月增加55元,反之增加20元。
相反“三步走”调整方法虽说不是十全十美,无可挑剔,但却兼顾了多方面的需求,既考虑了公平、人人平等,又鼓励了“多缴、长缴”,同时还体现了对特殊人群的重点关怀,可以是目前最好的方案了。
结束
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上涨金额确实也是最高的,但是涨幅却不一定是最高。
不可否认,养老金年年涨,差距越拉越大,但其实国家也在努力地缩小养老金之间的差距,只不过很多客观因素又不可以忽视,加在一起自然差距才就越拉越大。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更多社保问题欢迎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