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如今的乌克兰国内已经视俄罗斯及其前身苏联为“最大的敌人”,乌克兰西部地区也开始了各个领域的“去俄化”,试图将所有与苏联或与俄罗斯有联系的事物从自己的土地上清除出去。
轰轰烈烈地“去俄化”
近日,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投票决定,退出《关于永久纪念独联体成员国人民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的勇气和英雄主义的协议》。这份协议签署于2011年,协议缔结方为独联体成员国。协议中规定,各成员国要对卫国战争中的阵亡军人进行纪念,对军人墓地和军事纪念碑进行维护和保养,继续开展阵亡军人信息的搜寻工作。
不仅如此,乌克兰多座城市也在开展轰轰烈烈地“去俄化”运动。一些城市拆除了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雕像,并重新命名一些原来用俄罗斯人命名的街道。乌克兰敖德萨市议会还从位于杜姆斯卡亚广场上的敖德萨姐妹城市和伙伴城市纪念标志上拆除了俄罗斯城市的标志,包括伏尔加格勒、莫斯科、顿河畔罗斯托夫、圣彼得堡和塔甘罗格,空出来的位置将被他国友好城市占据。
乌克兰决定没收公民财产
不仅如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还在近日签署了一项法律,允许没收在俄乌冲突中支持俄罗斯的乌克兰公民的财产。虽然这部法律对应的法案要求“没收财产”的措施只能在戒严期间使用且要基于法院裁决,但乌克兰已经将戒严延长到了8月23日,所以在此期间,乌克兰政府将可以一直执行这项法律。
根据法律,乌克兰公司或个人如果做出“损害乌克兰国家安全和主权”、“把乌克兰爱国主义与纳粹主义联系在一起”、“煽动对乌克兰人民及其文化和语言的仇恨”等行为,就可能导致公司或个人财产被没收。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这些受制裁人员以一些方式支持“占领者”对乌克兰的“侵略”,追查和没收他们的财产可以使乌克兰迅速有效地使用敌人的财产补充乌克兰的预算。
这部法律一经通过便引发了热议,因为如何界定这些所谓“亲俄”行为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没收财产的处罚也违背了“公民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民主”铁律,尤其乌克兰此次是对本国公民而非它国公民的财产动手,这更是令不少西方民众无法接受。不过,“挺乌反俄”在西方早已成为了政治正确,西方不可能批评乌克兰当局的行为,这也令乌克兰官方的做法越来越大胆,而乌克兰国内民众也只好为了祖国的“大业”,做出一些“牺牲”了。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参考消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