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4个多月,中美经贸领域牵头人再次通话。
中方是刘鹤,在美方的消息稿里面,只保留国务院副总理一个身份,但新华社中文稿里,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的身份。
戴琪,美国贸易代表,身份相对简单。
但刘鹤的政治局委员身份代表他在中国执政党的党内身份,而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意味着这个对话机制,正在重新启动!
新闻稿一些经常不被重视的细节,信息量大。
这次双方是视频通话,进行了务实、坦诚、建设性的交流。
有人注意到,上次中方的用词是坦诚、务实、建设性,这次务实排第一,解读为这次通话的最重要基调,这个是成立的。
美方用了一个定语,就是candid exchange,坦诚交流。
圣诞节消费季快到了,在通胀面前,美方客观上也需要有坦诚的姿态,有了这个基调,话就可以接着往下说了。
双方讨论了三方面问题:一是中美经贸关系对两国和世界都非常重要,应加强经贸往来与合作。
这一点很有意思,美方用的词是acknowledge,中文是承认,这意味着美方之前对中美经贸的意义认识是不足的,要么刻意低估,要么没有直面承认。
如今承认了,这里面有一个认识论的过程。
不管美国人是不是从心底里尊重中国人,必须尊重事实,尊重数据。
第三点,双方就经贸协议的实施情况,交换了意见。
尽管中美风波不断,但经贸合作依然是相对稳定的领域,压舱石就是压舱石。
戴琪日前也说,中美停止贸易不现实。
针对对华贸易政策目标,她使用“持久的共存”(durable coexistence)这是个新颖说法。
而且否认拜登政府致力于和中国“脱钩”,只是在不同基础上与中国 “重新连接”(recouple),而不是 "脱钩"(decouple)。
通过这些关键词,应该能捕捉到重大政策调整的信号,不管美方是否带着诚意,也不论是否被迫调整,中方更看重结果。
一些表述发生变化的背后,有些趋势性的东西,也是美方不得不承认的,比如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美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两国贸易总值为3.05万亿元,增长25.8%,其中,对美国出口2.29万亿元,增长22.7%;从美国进口7524.2亿元,增长36.5%;对美贸易顺差1.54万亿元,增加16.9%。”
这些数据没有体现在美方的消息稿里,美方提到的是,“就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产业政策等问题阐明了立场”。
此次美方声明中透露,戴琪在视频通话中强调了美方的关切,就是“由国家领导的、非市场的政策和做法,对美国工人、农民和企业利益的损害。”
而中方做出回应,阐明了经济发展模式、产业政策的立场。
可见中方的坦诚是足够的。
纵观中美在不同领域的沟通,美方的新闻稿都体现一个规律,前半段基本是对于沟通过程和成果的浓缩性表态,细节很少,就是一个干巴巴的稿件。这和中方释放信息的丰富程度,相差比较多。
而美方后半段总有一些对中国批判性的表述,为什么调子不能更积极一些?
我的理解,双方制度、体制、操作方式有差异,这个只能是磋商沟通,或者相互妥协,不可能美方压服中国。
另外,拜登团队与中方的接触,客观上需要持续的勇气和智慧,此话怎讲?
在美国国内仍然对中国充满敌视与偏见的环境下,要做到经贸不受损,同时又避免给对手共和党攻击的口实,拜登团队在稿中语带批判。
我理解这是一种“策略性掩护”。
对拜登来说,他对中美关系的看法,跳不出历史局限,在他眼里,和在其他总统眼里一样,中美问题只是争取选举胜利下的一个“分支问题”。
基于这一点,美方重新打开和中国那些关闭领域的大门,或有限拨乱反正,已经来之不易,要的是稳步向前,避免进一步退两步。
中方有足够智慧、耐心和实力,希望拜登团队能让理智战胜疯狂,当一个“大写的总统”,别太苟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