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的这个事,不知道算房地产新闻,还是应该归到国关。
美国政府计划出售美驻香港总领馆房产,但计划未能如期完成。
最新外交部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中方有关要求是只针对美国驻华使领馆,还是对所有外国驻华使领馆适用?
发言人说,鉴于美方对外国驻美国使领馆房地产管理规定,根据对等原则,中方要求美驻华使领馆,包括驻香港总领馆,在租赁、购置、出售,或获得或处置房地产,以及馆舍新、改、扩建时,也须提前向中方提出书面申请,提供详细信息,在得到书面答复同意后,方可办理手续。
这段回答信息量很大。
其中关键词是对等原则,也就是美方对于中方已经设定了相关限制,中国只不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香港买家是恒隆地产,9月以25.66亿港元,中标美国驻港总领事馆于港岛南区的物业。
这里作为美国领馆的宿舍,已持有超过70年。
恒隆在香港已有约20年没有买入地皮,上一次出手都是2000年和1999年购入地皮,20年前的事了。
为什么这次大手笔出手?
集团主席陈启宗过去曾多次发表“拥抱熊市”的言论,意思是低价时才入市。果然,出手就以接近市场预期范围下限的价格中标。
而随着交易手续进展,卡壳了。
恒隆公告说,公司日前收到“土地注册处”发来的函件,指明美国驻港总领事馆不是一般商业主体,出售的物业不是普通房产;物业出售涉及中国及美国两国间的外交事务,不是一般商业行为。
言下之意,交易的所有相关方,包括恒隆地产、美国及土地注册处,对于这笔交易和完成,就涉及中、美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外交事务,并非恒隆地产所能控制。
搞大了……
翻看香港房地产历史,曾经有类似的买卖,比如加拿大政府持有的领事馆房产,2016年以5亿港币出售。
买家是赌王何鸿燊家族的二房长女、信德集团董事总经理何超琼。
2011年,由法国政府所持有的驻港领事大宅,以5.8亿港币售出。
当然,物业出售,也要看相关外国政府持有人是否以政府名义出售。
而这次美国外交部资产出售,和当年情况已大不一样。
这次的买家是缺乏政治敏感度,还是太想抄底?
2020年,《港版国安法》落地,那时就传出美国要卖地,甚至部分撤出香港的消息。
这块由美国政府放售的超级豪宅地皮,市场人士一度估值达50亿到70亿港币,但在中美关系紧张时,接标被视为存在风险。
外界预料财团出价会偏低,最终是25亿元售出,几乎是市场预估的半价。
稍微有点儿政治嗅觉的人,对于接手这块地皮,一定要慎之又慎。
不过恒隆的陈启宗是美国公民,所以才有这个胆量去“吃”这块地。
这当然是个案,不会影响香港高价地产买卖。
而出售宿舍地皮,也反映了美国不再倚重香港这个情报之都,不能再依靠香港来渗透、刺探大陆政、经、军、金情报。
不可否认,香港回归前后,都曾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这里的“牛鬼蛇神”特别多,是个“不夜城”、“不设防城市”。
过去一年多,香港历经磨难,终于逐渐步入发展正轨。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对美国的利用价值就一落千丈,外交人员缩编也在所难免,宿舍出售,试图另起炉灶,能卖个好价钱走人,当然最理想。
但是,中方按照对等原则办事,事情的走向就不是按照美国人预想的方向走了。
美国从香港撤走披着外交人员外衣的谍报人员后,会去哪里?
不会转移到中国内地,会转到台湾。
美国不仅武装台湾,还把台湾打造成刺探大陆情报,和美国等分享信息的中心,规模是打造亚太谍报中心。
台湾人、大陆人,语言文化相通、距离又近,是个天然对大陆情报站。
看看不久前,大陆公开了多少个台湾间谍人员,就是一种警告。
当然,很多事情都是一时的,相信有一天,美国可能也会出于相似原因,在台湾急于“抛掉”地皮。
那一天,不会太遥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