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9日,华盛顿智库ISW(战争研究所)对乌克兰战场进行了新一轮的评估。其中一些观点比较有意思。俄军目前继续在顿巴斯进攻,主要想为北顿涅茨克包围创造条件。但俄军面临着兵力不足,人员短缺问题。
乌军目前在各条战线进行小规模渗透和反击,迫使俄军在进攻的同时还要处处防御。俄军明显面临着作战人员短缺问题,陷入了某种困境。这场战事已经演变成“人力密集型”的战争,人少了根本不行。而人力缺乏恰恰是俄方的弱点。
实际上在顿巴斯前线的大部分局部战线,俄军和乌军的交战规模是持平的。目前俄军有大约106个营级战术集群(BTG)在乌克兰作战,但其中一些损失较严重,并不具备作战能力,正在进行休整改编重组,以恢复战斗力。
俄军目前无法集中优势兵力。由于大量的逐村争夺,这种村级战斗无法将一个BTG完整地投入,因此俄军开始以连级规模而不是以BTG一级在顿巴斯行动。
相对来说,俄罗斯军队才是人海战术的老祖宗,人少了他们根本不会打仗。从二战开始就这样了,俄罗斯军队纯属是依靠规模上的绝对实力取胜的。例如在1944年白俄罗斯的五次突击战役中,具有压倒性优势的红军竟然损失了50多万人。而即便如此,红军还是未能突破德军防线,而德军损失仅为红军的十分之一。
即使在冷战时期,苏军的战术能力也比较低下,他们信奉高速度、大纵深、宽正面的大兵团进攻战役理论,在突破地段经常集结数倍于敌人的火炮和迫击炮,4-5倍于敌人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再加上航空兵。换成谁当统帅一样。他们特喜欢从正面突破,用蛮力砸开敌人的防线,然后全力从突破口灌入。如果一次不行,就灌两次,最多三次,不然苏军士兵们就死光了... ...
而现在的俄罗斯军队并没有改进多少。五角大楼也指出,由于战场非常复杂和混乱,俄军在协调指挥沟通和炮火掩护方面都出现了很多问题。亲俄电报频道也有大量批评,认为俄军目前的战术有问题,认为俄军正在慢慢陷入“死胡同”,俄方武装的龟速蠕动给了乌军可乘之机,俄军试图缓慢地控制不同方向的村庄时遭受了重大损失。
随着俄乌局势的持续僵持,加之西方对乌军事援助的不断拱火,俄罗斯正规军难免减员严重,未来或将不得不征召扩充以填补空缺。
俄罗斯国家杜马表示,目前正在审议一项军事法案,将允许40岁以上俄罗斯公民或30岁以上外国人参加俄罗斯军队。
这项法案可使俄军能够招募到专业人员和具有较高军事技能的人才。更容易招募医疗人员、工程师,机械师,运输及通讯专家。
俄军在高精准武器、各式军备操作等方面,非常需要拥有高度专业的专家。从工作经验来看,这些人大多在40到45岁间才取得卓越的专业素养。此外俄军还计划招募从2012年以来永久复员的军人重新入伍,以补充军队官兵的人数。
俄军的法定总员额为110万人,目前的满员率为95%以上,大约105万人。如果大规模扩大军队员额,或者征召预备役,会引发一系列法律和社会问题,而且动作复杂缓慢。
此外俄罗斯法律规定义务兵不能赴境外作战。俄罗斯每年会征召13.5万名18~27岁的年轻人作为义务兵进入部队服役。这些最新被征召的士兵也不会被派往俄乌前线战场。为了打消应征入伍的年轻人的顾虑,2022年的征兵文件明确写着义务兵不会被派到“热点地区”。
俄军除了面临兵力不足的问题,还面临合同制职业士兵素质不佳问题,很多年轻的短期合同制士兵来自于偏远农村地区,他们跟军队签合同只是为了赚几年相对优厚的工资,然后再去大城市工作。
在俄罗斯当合同兵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合同制士兵的每月收入大约3~4万卢布(约合3300~4400元人民币),还有各种各样的奖金和津贴,战时的饷银更高,例如在乌克兰作战的合同制士兵每月可赚15万卢布(大约1.6万元人民币)。
然而,俄军在发起对乌战争时,曾经在战前突击签订了一批合同制士兵,这些士兵的伤亡已经引发了俄罗斯社会的一些不满。例如俄军阵亡最年轻的士兵是一位名叫罗曼·阿基莫夫的18岁合同兵,他才入伍两个月就上了战场。
俄罗斯军事专家帕维尔-卢津说:这些年轻的合同兵,多为18~22岁,有很多人没受过高等教育,而且缺乏必要的军事专业知识,他们在前线作战时非常脆弱。
因此,现在俄罗斯军队想在不惊扰大众、不进行大规模动员的情况下,招募一些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成熟士兵和具有丰富经验的退役老兵。以便对兵力困乏作出一些补救措施。
从俄乌战争中的示范动作,好的和不好的,能得到大量启示。其中一条是陆军的野战机动部队人数少了根本不行。俄罗斯也算是被美国忽悠瘸了。陆军最后削减的只有二十几万人,加上空降军和海军陆战队也就不到四十万人的样子。
在以前,大家都以为陆军人数太多,就意味着臃肿,就意味着落后。例如西欧的英法德等国家的陆军基本上属于象征性的了。美军的陆军也一再缩小,以为陆军打个治安就行了。后来发现陆军人少了不能遏制中国这样的正规对手。因此从前年开始扩编和增加重型旅战斗队。
这次俄乌战争刚一开打就严重暴露出地面作战人数不足的问题。营级战术集群的技术装备够多,但步兵和保障力量的数量太少,因此攻坚力量不足,坦克少有步兵配合。俄罗斯陆军裁军导致在乌克兰战场无兵可用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国家的军事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和国防需要,切勿随意跟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