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军武速递官方
▲618想要啥,告诉军武替你去和厂家谈!
目前是北京时间5月19日中午(基辅时间5月19日清晨),俄乌军事冲突已开始84天。
红利曼方向,被俄军击中后飞头的乌军坦克
昨天:俄军近坦1集编内近坦47师某团战斗队,继续在多夫根克一线与乌军空突81旅某部交战;
近20集编内摩步3师某团战斗队,在控制德罗比舍沃后,又控制了该地西北数千米的新谢里夫卡,并向森林地带突击,防御红利曼的乌军空突79旅和摩步57旅各一部已陷入绝境;
有消息称,乌克兰军队的惩戒营炸断 了红利曼市西南部北顿涅茨河上的最后一座水坝桥,之前铁路桥和公路桥已经被乌军于4月29日和5月2日炸掉了。
如果消息属实,红利曼的1000人左右的乌军部队将失去最后一条退路。
近坦90师坦80团、卢甘斯克人民军摩步4旅、车臣国民近卫军第141支队已迫近北顿涅茨克城市围廓,据称城南郊出现了激烈战斗;
摩步150师摩102团,卢甘斯克人民军摩步2旅,车臣国民近卫军卡德罗夫支队,“瓦格纳”雇佣兵支队等在拿下科米舒瓦哈后,昨日又向北夺取了弗鲁比夫卡,向西夺取了德鲁日巴,已经抵达顿涅茨克州边界地带。
在马里乌波尔市,龟缩在亚速斯塔尔钢铁厂的乌军残部,继续向顿涅茨克人民军和俄军部队投降。根据统计,从5月16日夜间到5月18日下午,共有1700多名乌军士兵和“亚速”支队士兵离开钢铁厂,向联军投降。
由于投降的人数太多,目前的情况比较混乱,出现了新的传言,说亚速斯塔尔钢铁厂里的乌军,比之前想象的还要多。原先我们认为厂区里还有2200余人,现在据说厂区里有4500余人!由于这个说法实在是太过于惊人,我们只能暂时吃瓜了。
俄军首次摧毁乌军M777榴弹炮
而昨天,最大的新闻,大概就是18日中午,俄罗斯国防部的例行情况通报了。其实俄罗斯国防部的通报,从大概一个月之前就已经比较水了,主要是不再通报战线的进退情况,只通报打击和摧毁的目标数,不通报战线的进退,让咱们对俄军的进展情况失去了概念。
西方援助乌克兰 的M777型155毫米超轻型榴弹炮已经陆续运抵到位。
目前只能靠东部民兵的新闻部门、各种群组尤其是俄军拍摄的现场视频来确定战线的变化。而摧毁目标数,大伊万一直觉得有俄军自说自话之嫌,不太能做得了数,因此俄军这么一说,咱们也就是图一乐。没想到昨天,俄国防部在例行通报中,破天荒提到,说俄军在卢甘斯克方向对乌军的打击中,俄军炮兵摧毁了一个装备M777型155毫米超轻型榴弹炮的炮组。这也是俄军部队在交战中,第一次摧毁乌克兰炮兵新鲜入手的这款北约制造的榴弹炮。
消息传出,大伊万一开始还半信半疑,认为以俄军的战场监视能力,咋确定自己摧毁的就是M777?没想到,昨天晚上,俄红星台就大大方方地放出了无人机视角的、摧毁M777型榴弹炮的视频。
从无人机拍摄到的画面看,被俄军反炮的乌军牵引式火炮,其火炮炮架、制退器、火炮驻锄的外形,一眼就能认出来是M777型,而用来牵引火炮的装甲卡车,明显符合美制M1083A1型装甲牵引车的外形特征。因此,毫无疑问,俄国防部说俄军部队通过反炮,摧毁了乌军的M777型火炮炮组,这事儿居然是真的,唯一暂时搞不清楚的是摧毁了几门。
那么,俄军到底是如何对M777型榴弹炮实施反炮,此次战例在俄乌冲突中的炮兵交战上,说明了哪些问题呢?咱们还是先回到俄国防部公布的视频上好了。
从俄国防部公布的视频看,这个由4门M777型榴弹炮组成的炮兵连,明显是在行军状态下,就被俄军的无人机盯上了。毕竟视频刚一开始,可以看到这些M777型榴弹炮还处于牵引状态,乌军士兵刚刚下车,还没有展开放列,而俄军的Orlan-10型小型无人机,就在这些火炮的脑袋顶上慢慢转悠着。
随后,俄军似乎对这些M777型榴弹炮实 施了首轮打击,但并未使用炮兵,而是使用了由卡拉什尼科夫集团制造的KUB-BLA型巡飞弹,该型巡飞弹俄军最早是用在了基辅战场上,乌军在基辅市内捡到过它的残骸。
但从视频画面看,这一轮攻击似乎效果不佳,放出去的巡飞弹并未命中M777型榴弹炮,而是拐了一个勉强的大弯后直接砸在了地上,也没有对乌军炮兵造成损伤。
而乌军炮兵的反应也挺快,见此情况,立即停止放列工作,已经脱离牵引的榴弹炮迅速挂钩牵引,已经下车的人员立即上车,所有牵引车发动,向周边的林区躲避。
但是,在乌军炮兵进入林区后,俄军的第二轮打击随之到来,这一轮打击,俄军似乎使用了一门BM-21型40管122毫米火箭炮,直接对林区来了一个齐射,直接覆盖了乌军M777型榴弹炮的隐蔽待机区域,视频到此结束。毕竟打到这个份上,后面也没什么看头了,第一轮齐射就算打不完,后面俄军再来几轮齐射,或者用152身管火炮打几轮,也够把这些M777型榴弹炮给扬上天了。至此,我们认为,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拿下了摧毁M777的“一血”。
如何评价此次行动
那么,咱们应当怎样评价俄军对乌军M777的反炮行动,此次成功的反炮说明了哪些问题呢?大伊万认为,最大的意义,就是“打破了北约天兵兵器不可战胜的神话”(笑)。
5月5日,乌克兰空军一架安-124货机运送了一批美制M-777榴弹炮。
毕竟M777型榴弹炮刚刚进入乌克兰的时候,不仅美国在吹,乌克兰在吹,连国内一帮简中军事大师都快给它吹上天了。说M777型榴弹炮重量轻,精度高,智能化程度好,远远好于俄罗斯那一堆破烂火炮,足以让乌军迅速夺取战场优势。
M-7 77可通过直升机吊运进行快速部署
甚至乌军在哈尔科夫方向实施的“反击”中,这些“军事大师”也认为是M777型火炮发挥了核心作用,乃至有人喊出了“乌军每天反攻一个M777射程”这种口号。还有人曾经在大伊万自己的知乎号底下留言,说要让乌军用直升机把M777吊运过北顿涅茨克河,讲真的,要美军听到这部分人的说法都得脸红。
实际上,以M777型155毫米榴弹炮的性能看,它就是一个为了空降而特化的超轻型榴弹炮,而且还是需要展开放列的牵引式火炮。在配备M795型杀爆弹时,最大射程可达到24.7千米,这个射程相比俄军的D-20型152毫米加榴炮有优势,但相比俄军的新一代加榴炮并无优势可言。
在自动化程度上,M777A2型的美军自用型,自动化程度还是很高的,整套火炮的火控系统包括作为核心的任务计算机,用于测量火炮惯导和接收GPS位置的GPS/INS测量单元,用于接收上级传递火控诸元的CLA通讯总成,以及炮手显示终端等。
按照美军对M777型榴弹炮的定位和运用方法,在火炮展开放列后,可以迅速根据GPS/INS模块完成火炮定位。并通过通讯设备接收上级传输的火控信息,经解算后自动显示在火炮的显示终端上,炮手根据解算出的诸元完成手动调炮后即可开火,反应速度较快。
美军援助乌克兰的M-777,把火控全拆了
但是,美军交给乌军的M777A2型,除了GPS/INS模块,把其余模块给拆了一个一干二净,单靠一个GPS/INS模块,由于没有了核心的任务计算机,连火炮的定位定向都难以完成。乌军在运用M777型榴弹炮时,大概率还是要靠炮兵的老把式:建立炮兵预设阵地,或者进入生疏阵地后测地班迅速使用全站仪为火炮定位,使用方向盘为火炮赋予射向。
这种运用方式,大概是为了让乌军能够短平快地掌握装备,但也让M777型榴弹炮的性能,从美军自用版变成了猴版,从“牵引式的自行炮”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牵引炮,反应速度下降了一大截。在危机四伏、对抗烈度极高的乌克兰战场上,反应速度慢,就意味着可能被对方反炮。
其实,就算乌克兰军队拿到的是美军的自用版M777,大伊万认为也好不到哪去。在乌克兰战场上,已经能够看出,炮兵的自行化、智能化程度,相比炮兵的火力更为重要。尤其是炮兵占领射击阵地、实施急速射击、尔后迅速撤收的过程,这个循环的时间越短,炮兵的生存能力就越强。
俄军“动物园-1M”反炮兵雷达
毕竟,你得时刻想着,你的脑袋上可能有无人机在转悠,你打出去的炮弹随时可能落在“动物园”反炮兵雷达的测量范围内。牵引炮这展开放列、赋予射向、多发速射、撤收离场的过程,都足够对方打你好几轮了。如果对方有无人机,那情况只会更加糟糕。
外网用来YY的P图
因此,乌克兰军队这几门倒霉的M777型榴弹炮,刚上战场不到一个星期就被俄军的火箭炮覆盖,大伊万觉得,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由于M777乌军根本没法保养,也缺乏备件,估计坏了都没法修,这些火炮的战场生存时间,怕是会比想象中的要更短一些。唯一的问题是,估计某些人心心念念期望的,指着M777型榴弹炮这么一件不算先进的装备,就能改变战局的希望,又该破灭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