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风景别致,民风纯良,男女平等,出门甚至不用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这都是居住在印度贫民窟的女孩所罗门·莫迪娜所不曾感受到了世界,当她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这一切的美好都令她折服。
8年时光,从未见过世面的她究竟是如何在中国生活得如此风生水起的?又是怎样一位男性与她结婚生子共度余生?是何许经历让她能让自己的妹妹也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只为嫁给中国男人?
国之贫寒,印度女性悲哀
同为四大古国的中国和印度,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历程。
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时代传承,塑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车轮下,无数的女性被碾压,被不公对待,多年的自身强大,让中国的女性在21世纪的今天终有一席之地,得以翻身拥获男女平等的生活。
反观印度,也许我们无法评价一个国家的文化,但我们可以看到在文化的禁锢之下女性地位卑下所带来的无尽悲哀。
印度的发展与日俱增,文化的传承也在接续发展,但印度唯一不曾改变的便是:女性的悲哀。重男轻女、奴隶地位、生育工具好似都是印度人对女性的“嘉奖”,将它当作一种荣耀捆绑住所有女性的自我和生命。
他们榨取这女性最珍贵的生育权,让印度的人口登上了世界人口榜单的前几位,国土和人口也极端不匹配,29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居然生存着13亿的人口。这导致劳动力过剩,老龄化严重,出生人口多……都拖累着印度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而印度又是一个具有非常浓郁宗教色彩的国家,在神的领导下,印度女性的地位更是卑微至尘埃,同为人类的她们,却被当作男性和国家随意交换的工具。
她们的生命和性功能是可以随意侵犯和交换对待的。这在当今21世纪的世界中,着实令人匪夷所思,心痛万分。
虽然印度有明文规定女性的法定结婚年龄为18岁,但在宗教的干预之下,这种规定也如过眼云烟丝毫起不到任何作用,在印度宗教的理念中,男性是至高无上尊贵而伟大的,而女性是一切灾祸的根源。
虽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意识的崛起,但经过相关的研究数据调查发现,印度女性的“悲哀指数”和“低下指数”仍然位居世界排行榜的前列。
好在,越来越多的印度女性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积极抗争,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
而所罗门·莫迪娜为自己挣得了一份光明的未来,不仅完成夙愿,更成为中国媳妇,生儿育女。在艰苦磨难中长大,也将自己的幸福分享给自己的妹妹,为她介绍良婿,扎根中国。
父亲过世,迪娜艰难谋生
终于拥有了幸福人生的所罗门·莫迪娜其实也是从“死人堆”里逃出来的.
1989年,她出生于一个印度贫民窟中的一个首陀罗家庭中,要得知首陀罗家庭在印度阶层中是处于最低下一等的姓氏,而出生在这样家庭中的女性更是毫无人权,过着我们难以想象的日子。
在印度,首陀罗家庭的女性不仅要承受着普遍女性的悲哀。她们没有自由,不可能读书,十几岁的她们就要开始承担生育的责任,并且沦为机器,直至榨干她们身上最后的价值。殴打,对她们来说如同家常便饭一般。
幸好所罗门·莫迪娜的爷爷没有在苦难生活中放弃挣扎,带着一家人前往缅甸,在缅甸风俗的影响下,所罗门·莫迪娜的家庭地位逐渐升高,重男轻女的现象些许有些缓和,赚了一些钱的爷爷还将所罗门·莫迪娜送去了当地的小学读书,这可谓是非常开明的决定。
但好景不长,所罗门·莫迪娜的悲哀再次降临,刚刚有些起色的生活在父亲的去世中轰然倒塌,作为经济支柱的父亲不仅失去了生命,更是带走了全家人生活的基础。所罗门·莫迪娜只能退学,四处打工,帮母亲摆摊赚钱。
逐渐能够独当一面的她,也成为了一名小小摊主。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国旅游,感悟不同的文化和风景,印度作为四大古国之一,自然吸引了很多人前往探寻。
随着中国人的到来,所罗门·莫迪娜的摊位生意非常红火,但语言的不通,也让她损失了很多生意。于是,所罗门·莫迪娜开始自学汉语,也会遇到好心的中国游客细心地帮她纠音。
几年下来,所罗门·莫迪娜已经能够比较流利地和中国人交往了,而中国人的热情大方和所展现的民族气质,让她对中国从好奇变成了向往。
原来,中国女性是可以自信美丽,可以不穿长衣大袍,可以接受教育,可以受到尊重和爱戴,丈夫不能肆意殴打妻子的。女性也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这种“神之向往”的日子是所罗门·莫迪娜所不能想象的。
这些都是她在与中国游客沟通时感知到的,“心之所向”的中国生活在她心中留下了一颗种子逐渐生根发芽。
她心系中国的念头越来越强大,每次遇到中国游客的时候都会对他们说:“如果我也能去中国就好了。”
向往中国,只身前往打工
没过多久,所罗门·莫迪娜遇到了一个好心的游客,游客告诉她:“如果你想去中国,非常简单呀,现在交通发达又很方便,你只要办理护照和签证就可以了。”但所罗门·莫迪娜从未出过远门,更不要说去异国他乡了,虽然欣喜但也心存害怕,人生地不熟的她不知该如何生活。
而这位好心的游客告诉她:“我是一个商人,如果你不敢自己出发的话,你可以跟我一起走,我不日之后便要返程。
我看你非常勤劳,在中国是可以找到适合你的工作的,也许我可以牵线搭桥帮你找一个包吃包住的工作。”所罗门·莫迪娜安奈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恨不得今日就飞到中国去看大千世界的不同。
所罗门·莫迪娜回到家便对母亲说了自己的想法,她向母亲描述了中国女孩的生活:自由洒脱,男女平等,不像印度一般地位低下,她们可以上学可以工作,可以把握自己的人生。
她认为自己的人生不该如同浮萍一般飘零,也想为自己的人生而争取一把,母亲被所罗门·莫迪娜的认真和坚定感动,全力支持也许是她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19岁的所罗门·莫迪娜便踏上了前往中国的道路,在中国商人的引领下,她来到了一家工厂。眼前的一切让所罗门·莫迪娜为之震惊,井然有序,统一的工装,安静的工厂,工人们埋头干活认真且努力,并且清一色全是女孩子。
初来之时,她担心自己外国人的身份会遭到排斥,但好在多年的中文积累,让她和中国工人之间并没有太大的隔阂。
好客的中国人不仅没有奚落排斥,更是对她关爱有加,指导她的工作,帮助她安排生活,感悟中国的文化和美食,这种“甜蜜期”的跨文化体验让所罗门·莫迪娜深深爱上了中国。
很快,她就熟悉了这里的生活,她甚至说:“中国就是我的第二家乡,中国人就是我最亲密的朋友”。
甚至在20岁之时,同工厂的好友们,还为所罗门·莫迪娜准备了生日惊喜,一场从未经历过的甚至是活在梦里的“生日会”居然是准备给自己的?所罗门·莫迪娜又惊又喜,原来,中国女性是可以有自己的生日的。
幸运女孩,巧遇安徽男性
在许愿之时,外向大方的她甚至大声说道:“我的生日愿望是嫁给一个中国男人”,大家开怀大笑,但也说明了所罗门·莫迪娜在中国的生活是如此顺遂,让她感受到了真正的人权和真正的生命。
当所罗门·莫迪娜待嫁的消息一传开,好心的同事们都纷纷为她介绍良婿。
而这时一位名叫田孟冰的男孩子出现在她的生活中,田孟冰也是工厂的员工,和所罗门·莫迪娜的年龄相仿,两人都活泼健谈,田孟冰尊重女性的认知和行为,以及踏实肯干的工作能力,很快吸引了所罗门·莫迪娜的芳心。
在相处中所罗门·莫迪娜得知,原来田孟冰也是一个苦出身,从小便外出干活补贴家用,勤劳肯干的他现在已经帮助家庭顺利脱贫了。
而田孟冰在知道所罗门·莫迪娜的悲惨的前半生经历之后,心生怜悯之心,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给所罗门·莫迪娜幸福,不能让她在回到那穷山恶水之中暗自飘零。”
相似的成长经历让两人迅速热恋,激荡出爱情之花,确定了恋爱关系。两人拼命努力工作,虽然日子没有大富大贵,但也平淡幸福。
2012年的一个晚上,在工友的祝福之下,勇敢的田孟冰手握鲜花站在了所罗门·莫迪娜的面前,单膝跪地向她求婚,感动到不知所措的所罗门·莫迪娜泣不成声,连声答应。
为了照顾家庭,两人积攒了一部分收入之后回到了安徽老家,农村的生活让出身贫寒的所罗门·莫迪娜没有丝毫的不适感,远离繁华和喧嚣的生活反而让她感到了心中舒畅。
风吹稻浪,凌冽小溪,都让所罗门·莫迪娜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而同村的百姓也对这位异国媳妇非常感兴趣,满怀善意接待她,和她相处。
虽然两人已经领证,但田孟冰也不想委屈自己的爱人,在村中召集了亲朋好友,给所罗门·莫迪娜办了一场属于她的婚礼。这一切的一切都好似梦一般缠绕着她,这是她从未想象过的尊重和人权,是她站在制高点的人生去拥抱属于自己的未来。
她在心中想:“原来我也是值得的。”
八年婚姻,促成兄妹良缘
两人结婚之后,所罗门·莫迪娜随夫姓,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田玛丫,两人恩爱有加还孕育了两个混血宝宝。贴心的田孟冰从来不让田玛丫干任何脏活累活,在夫妻二人的相互扶持之下,生活越来越好,家里也越来越富裕。
田玛丫知道这一切都是那位中国游客所赋予自己的,中国游客救自己于苦难,田孟冰给了自己未来,这两个男人可以说彻彻底底改变了田玛丫的人生。
8年婚姻,每一日都是充满希望的,这与她在印度的生活可谓是天壤之别。
作为家中长女的田玛丫,担心自己尚在印度家人的未来,于是提议将妹妹接到中国。田孟冰听到之后表示同意,田玛丫的母亲也表示赞许,但母亲说:“我老了,一辈子都在印度,我割舍不下我的爱的地方,只要你们幸福快乐,我就足够了。”虽是遗憾,但如今的日子也已经让田玛丫一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当妹妹来到中国之后,作为长姐的她贴心为其安排了工作和住处,勤劳的妹妹也终将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
当问其是否想要留在中国之时,妹妹说:“我很羡慕姐姐的生活,她自信自强,掌握自己的命运,还有一个如此恩爱的老公和家庭。我也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嫁与中国男人!。”
在得知妹妹的想法之后,田孟冰将自己的兄弟介绍给了妹妹,没想到两人一见钟情,竟促成了一段良缘。姐妹二人嫁与兄弟二人,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在中国她们终将拥获自己的人生。
结语:
民族文化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差异让我们无法判定何为最佳?
但我们有权利去拥抱自己的人生和命运,所罗门·莫迪娜是幸运的,但更加重要的是:她有改变生活的勇气!
参考文献:
真實事件:印度貧困女孩,帶妹妹一起遠嫁安徽農民,雙雙隨夫改姓.大陆资讯网.2021年。
陈贝贝.当代印度女性社会地位探析.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黄崇佳.近代印度女性家庭地位研究.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Inf News:《一个19岁的印度女孩来到中国,许愿嫁给一个中国男人。8年后,她带着姐姐嫁给了中国》,2022-05-12。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联系/投稿邮箱:service@shxyo.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