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我市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德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组织编制了《德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本规划是对德州未来15年的规划方向,从人口、城镇化布局、产业、城乡融合等9个篇章入手,全文共110页。
究竟征求意见稿,释放出什么信息,对大家未来生活有哪些影响呢?
目标:打造全国新型城镇化典范城市、京津冀周边城镇化样板城市、全省城镇化“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标杆城市。
实行“经常居住地”落户
1、重点引导在中心城区就业居住3年以上,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70后农民工落户。简化毕业生落户条件,原籍登记常住户口,不受毕业时间、报到地点、迁移地址限制。
2、在我市城镇定居1年以上,已在城镇办理居住证的按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在我市投资经商、自主创业,有合法稳定经营场所、取得营业执照且依法经营的,可在经营场所或社区公共集体户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突破购房落户政策,未取得产权证明,但有证据证明该房是合法建筑且合法取得使用权的,可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3、简化居住证申领手续,持此证可享有义务教育、公共文化卫生等方面便利。
4、按常住人口规模分布,统筹各类教育设施资源科学布局。
城镇化空间,如何布局?
如下图,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
实质性推进济德一体化发展,支持齐河县、禹城市、临邑县全面融入济南发展,打造纵深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加快德州至商河段城际铁路前期工作,积极开展德州至聊城的高铁及城际铁路建设研究,畅联鲁西通道。
做大做强“一核”中心城区,全力打造“沿京沪线”一条经济发展轴,全面塑强“东北向宁乐庆片区、西南向武夏片区”两个联动发展片区,系统优化多个重点镇、特色镇建设。
中心城区:城区东扩,以天衢新区建设为突破,推进四区联动发展。德城区加快城市更新,天衢新区加快新城建设,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区、科研中心及高品质休闲娱乐中心;陵城区打造德州历史文化底蕴集中展示地、新型工业集聚区。
京沪线(高铁)发展轴:主动承接南北方向技术扩散和产业转移,打造市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带,成为德州对接京津冀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的主动脉。
两个联动区:东北向对接沧州、滨州及天津的先行区域,西南向对接邢台、聊城及河南省的前沿区域。
交通方面
争取接入京津雄半小时通勤圈,实现县县“双高速”。重点建设德单高速德州至高唐段、滨德高速陵城北互通立交工程、沿马颊河两岸建设东西走向公路大通道,建设德州到济南快速通道。建设德州—商河铁路,高标准建设陵城、临邑高铁站,谋划研究德州—沧州、德州—聊城等铁路。
加快航道航空建设,积极协调推进京杭大运河复航和徒骇河通航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德州民航机场前期工作,规划布局通用机场。
城市宜居方面,以苏禄王御园景区为核心谋划建设东盟主题文化片区,建设东方朔文化打造智圣东方文化园,建设“四河八岸”城市景观带和交通大通道。
综合服务方面,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金融聚集区、文化科技中心、国际会展中心、体育公园,打造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医疗、便民配套等“15分钟生活圈”。
各县市功能定位,明确了
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
到2024年,全市范围培植100个中心村,打造成全市镇村建设的排头兵和美丽宜居乡村样板。
产业方面
生态方面
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于2022年5月19日前通过书面信件或者电子邮件方式反馈至德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通讯地址: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河大道187号
电子邮箱:dzcxrhfz@dz.shandong.cn
本文同步推送至: 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客户端。
本站专注德州大城小事、为民办事。(联系本站可添加主编微信号:129290669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