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笔杆子”省委书记卸任:我在香港唱东方之珠,在广西唱刘三姐,在四川唱……

0
分享至

据新华社4月22日消息,日前,中共中央决定:王晓晖同志任四川省委委员、常委、书记,彭清华同志不再担任四川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此次卸任四川省委书记的彭清华出生于1957年4月,湖北大冶人,1974年8月参加工作,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山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研究员。

彭清华曾任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副部长级)兼干部一局局长,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等职,2018年3月任四川省委书记。他是第十七、十八、十九届中央委员。

彭清华书记名为“清华”,实则为北大高材生。同时也是体制内公认的“大笔杆子”,其特点为:

1 . 文字基础起点“高”。他是知青出身,1979年时,由于刚刚恢复高考没多久,一般地方的升学率仅有2%到3%,考上名牌大学只有千分之一左右的几率,他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足以见得其底蕴和实力,这也是在现任省部 级领导干部中少见的高院校、高学历。在北京大学的4年刻骨学习,有力夯实了基础,发散了思维,提高了起点。哲学是研究万事万物演化总规律的科学,学好哲学,对于如何写好文章是大有益处。

2. 文字经历起点“高”。他毕业后就在中央组织部工作,一干就是20年。有人将组织部门与政研部门并称为两大文字“圣地”,是公认的“笔杆子摇篮”,作为组织部门的最高领导机关——中组部,更是“大笔杆子”的集散地, 人才济济,比拼激烈,在这样高强度、高压力、高质量的文字工作环境下锻炼,文字功夫想不提高都很难。

期间,他还先后担任《党建研究》杂志社总编辑、 中组部研究室主任等重量级文字综合职务,更使文字功夫得到了质的飞跃。2002 年,他参与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制订与修改工作,这部对于整治干部队伍不正之风有着重要意义的规定,他做了大量的文字工作。

3. 文字锤炼起点“高”。在中组部工作期间,他曾经担任宋平的秘书。宋平是现在唯一在世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担任周恩来政治秘书9年。周恩来和宋平都是党内有名的材料高手,文风朴实无华,笔锋大气雄浑,语言精练精准。

彭清华很好地传承了这个好文风,在他的文章中,从不“为词而词““为文而文”,排比对仗非常少见,只注重讲求词语、内容、中心的精准搭配和紧 密融合,从不为了词语、文章的音韵和音律美而生拉硬造或刻意选择词汇。因此,他的文章看似比较杂乱,标题和词语缺少精致和精美,视觉的美感和冲击 力不强,但却始终有一根、两根或者更多的“线”贯穿段落或全文;同时,善于用逻辑思维的“点”串联词语、段落,使“点线面”相互交织,彼此融合,有力增强了文章的整体性、逻辑性和可读性,使文章能够时时扣住读者的心灵, 紧紧抓住听众的神经,达到了以文破题、以文辅政、以文育人的最终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他于2003年离开组织部后,在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工作9 年,曾担任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这段经历拓宽了宏观视野,提高了思维 站位,增强了改革创新意识。

2012年,他作为第一位调任地方大员的涉港官员,开创了驻港机构干部调动的新范例,足以证明能力已经得到中央的高度认可。彭清华调任广西后曾利用自身影响大力引进粤港澳资源,并直言不避讳“穷亲戚攀亲”。

2018年11月,调任四川省委书记仅半年,彭清华就亲自领队赴港推介、站台演讲,无疑又是一次放低身架的“攀亲”之旅,也让许多人喜欢上了这位平实、求真的新省委书记。

一连串的关键词:“三九大”“四五六”“铁公机”和“1+3”,等等……这个省委书记,确实太能归纳总结了!

中国人不大擅长演讲,但这篇演讲,确实值得地方领导人学学。毕竟,宣传宣传,要宣更要传,没有好的传播,那就不是有效的宣传。

彭清华在四川构建陆海联运通道

打造西部国际门户枢纽推介会(香港)上的演讲

(2018年11月8日)

时隔几年,回到香港,见到这么多的新老朋友,我感到非常高兴,也非常亲切。

我曾经在香港中联办工作了九年,与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六年多以前,在我离开中联办到广西工作的时候,来不及一一登门给各位辞行。我记得当时在香港的媒体上,发了一封简短的辞行信,上面有两句话来表达我的心声,叫“九年风雨路,一世香江情”。

现在,我又从广西调到四川工作。这样离开香港六年多了,但是对于香港的感情,对香港各位朋友的感情,可以说是与日俱增,这种友谊历久弥坚,这对我的工作都是很大的鼓励和动力,我要衷心感谢各界朋友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香港和四川相距千里,但是感情深厚。我想了一下,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四川是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邓小平的家乡。小平同志受到了香港人民衷心敬仰和爱戴,这种感情已转化成为了香港同胞对四川人民的深厚感情。

第二,中央政府赠送香港的两对大熊猫都来自四川,已成为川港两地人民友谊的一条特殊纽带。

第三,香港特区政府和各界人士在四川发生汶川特大地震的危急时刻伸出援手,慷慨相助,为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骨肉同胞的无疆大爱。

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这190个援建项目分布在四川60个县,都是受灾比较严重的县,现在已经全部建成并且发挥作用,所以四川人民对香港同胞的无疆大爱是念念不忘。

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联系,今年5月,林郑特首率领了一个很大的代表团,专门到四川参加汶川地震十周年的纪念活动,同时和四川省政府建立了川港合作机制。现在香港在政府层面和内地省市建立的合作机制,有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四川是第五家,这也充分体现了香港和四川特殊的感情、特殊的联系。

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我在香港的时候唱的是东方之珠,到了广西唱的是刘三姐,到了四川唱什么?要唱天府之歌。

因为四川历来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我们在座的各位朋友,有的到过四川或者去过多次,有的还没有去过,但是不管是去过还是没有去过,我作为在四川工作了半年多的一个地方负责人,要给大家谈一谈我的感受。

这里,我准备用三九大、四五六、铁公机、1+3这四组关键词来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四川,希望能让大家对四川有一个初步印象。

什么是“三九大”?

三是三星堆,九是九寨沟,大是大熊猫这是四川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资源禀赋的集中体现。

三星堆现在没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因为很多问题还没弄清楚,就是这一个文明怎么来的,怎么走的,现在是个悬念。但是,大家一致的看法是,三星堆是神秘古老的蜀文明的一个集中载体,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发源地,尤其是长江文明。

三星堆给世人留下了很多的悬念,也包括成都的金沙遗址。随后的遗产,在四川可以说比比皆是,像大家熟悉的峨眉山、乐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等等。所以四川是一个历史文化十分丰厚的地方。

讲到了九寨沟,九寨沟被称为“童话世界”。

最近,我们正在进行修复和整理的工作,因为去年发生了九寨沟地震,对山体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确保游客安全,同时也提升景区品质,现在正在进行修复性、保护性的一些工程,预计在不太长的时间,会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同时也要告诉大家,离九寨沟不远有个地方叫黄龙,它的光芒被九寨沟掩盖了,实际上黄龙这个地方值得一提,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可以称为“人间瑶池”。我不久前去看灾后重建,触景而发,我讲的两句话,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何来黄龙池?”真的不相信,在我们的地球上还有这么漂亮的地方。希望大家在去九寨沟的时候别忘了黄龙。

大熊猫我不用多介绍,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但是大家不一定知道两个数字:现在全世界仅存的大熊猫,包括野生的和人工圈养的,根据普查是2382只,其中1838只生活在四川。

我们不光是喜爱大熊猫,还要知道大熊猫作为一个活化石,在地球上生存了800多万年。那么,四川这个地方,能让地球上这么一个珍稀物种,在那繁衍生息800多万年,可见这个地方不是一般的地方。

什么是“四五六”?

首先说四。四川的户籍人口是9100万,在全国排名第四位。

正是因为这里人口资源丰富,所以市场巨大,教育科技比较发达,人才众多。四川有119所大学,150多万在校大学生,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是40多万。这为各方面在四川创新创业提供了充足的优质的人力资源保障。

再说五。四川的面积是48.6万平方公里,在全国排名第5位。

排在第一位的是新疆,接下来是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的特点在于不仅地方大,而且人口多,因为四川的人口加起来可能比前面四省区的总人口还略多一点。

再看六。四川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排第六位,我们去年是3.7万亿人民币。

我们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是8.1%,在全国经济总量排在前十位的省份里,我们属于增长比较快的省份,预计今年能够突破4万亿。

4万亿,当然跟广东比起来才是它的一半,我们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但是如果和自己相比,我要告诉大家,四川的经济总量达到1万亿是2007年,如果从新中国成立算起,我们用了58年达到1万亿,接下来2011年2万亿,2015年3万亿,分别用了四年。

如果今年4万亿,也就意味着我们用三年的时间就可以新增1万亿,也就是三年可以走完以往半个多世纪的路程。这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取得进步的一个缩影。

什么是“铁公机”?

这是一个俗语,一说大家都知道,铁就是铁路,公就是公路,机就是机场,这是基础设施,这是我们投资者最关心的。

讲铁路, 我不敢说大话,因为四川高铁在全国,在我看来,是比较弱的。 但是我们现在正在规划一些新的重大项目,有的已经开工,有的即将开工。我们的目的是要构建一个“四向八廊”的铁路大通道。

最值得一提的是川藏铁路,可以说这是人类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这个工程我相信是前所未有的,也是我们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这个工程最大的受益者是四川和西藏。

同时,我们也还在建设,有的已经启动,成南达350公里的高铁线,希望通过这条线路连接京津冀,连接长三角,连接中原经济区。

明年从成都到贵阳的高铁可以全线通车,届时,从香港到成都可以从现在大约十小时降低到七小时。我们现在正在着手建设一条350公里经宜宾到贵阳的高铁,建成之后,这个距离还会进一步的缩短。

同时,我们按照国家的战略,也在着力打造西部地区的陆海大通道,希望通过成都经过北部湾,能够和香港、东南亚国家对接,形成西部地区一个新的出海大通道。

公路。四川现在有6800公里,预计2020年达到8500公里,在成都平原和周边地区可以形成全覆盖,打通30多条出川的大通道,从根本上结束“蜀道难”的历史

机场。现在的双流机场客流量排在全国第四位,今年突破5000万人次,我们正在建设天府国际机场,预计2020年,也就是后年,可以全面投入使用,我们会在这一方面和香港加强合作。

什么是“1+3”?

“1”就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四川和“一带一路”有什么关系?四川往北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欧班列里,四川开行的蓉欧班列(累计)已突破2800列,在全国排在第一位。四川往南,经过大湾区,经过北部湾出海,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所以四川是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的衔接点。

“3”是指三个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四川有这种政策优势叠加。

一个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因为四川是西部地区的一个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也是一个经济中心。

再一个,就是长江经济带发展。四川在长江上游,我们讲的万里长江第一城是哪个呢?是宜宾,长江的零公里是从宜宾开始的,所以宜宾是长江第一城,宜宾这个零公里有一座桥,叫长江第一桥,我说你这个规模不算第一桥,但是按地理上,你第一条也不算吹牛,因为别人替代不了。

还有一个,就是“9+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严格地说,四川不属于珠三角流域,因为四川是长江流域,那么在“9+2”的合作机制里头,四川为什么参与?我一直想找这个原因,四川和珠三角的联系太密切了。

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四川工作,今年2月来川视察时要求我们推动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落实习近平主席的要求,省委作出了实施“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战略部署,全力推动四川加快由内陆腹地变为开放前沿。香港是四川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和第四大贸易伙伴,是四川开展对外开放合作首选之地。

这两天,我们分别与香港的工商界、专业界、航空港口物流界,以及世界500强企业亚太地区的负责人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大家都纷纷看好川港合作的前景。

四川是天府之国,香港是东方之珠,川港合作可以说是珠联璧合,我相信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我认为 “一见不如小住、小住不如常驻”。 热忱欢迎大家到四川走一走看一看,有条件的投资兴业、开展合作,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观光旅游、考察交流,相信大家一定会爱上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

(来源:“演讲与人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我爱大河北
我爱大河北
海阔天空河北事
16723文章数 623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