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不吃不喝近5天才能看完的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上)

0
分享至

▲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预展现场 ©️乔志兵

▲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预展现场 ©️齐睿禾

感觉还是有点怪。

我会在秋天回来看看。

嗯,我总是喜欢去人迹罕至的地方,那里仍然有真正的威尼斯人。

这是去波黑国家馆的路吗?

戴着口罩我差点没认出你。

昨天这里不是有一座桥吗?

无论如何,这只是一个商业展览。

即使双年展很愚蠢,但你仍然来到了威尼斯。

昨天太漫长了!

国家馆的概念实际上已经不合时宜了。

在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预展开放的日子里,许多人相见,激动拥抱,彼此却又似乎无话可说。很多人现在似乎都觉得自己像塞西莉亚·阿莱曼尼(Cecilia Alemani):“我想庆祝艺术,我想和很多其他人一起这样做”。这周,数以千计的媒体人、策展人和其他艺术专业人士相遇在威尼斯双年展的主展馆、国家馆和许多相关的系列活动之中。

▲ 左: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塞西莉亚·阿莱马尼(Cecilia Alemani);右:威尼斯双年展主席罗伯托·西库托(Roberto Cicutto)在59届威尼斯双年展预展现场

对话往往是这样的:

“啊,嗨!”

“嗯,你来这里多久了?”

“已经看过很多作品了?”

“有什么亮点吗?”

然后你只需赞美一个其他人也赞美的国家馆,然后用愉快的语气结束谈话:“好吧,我相信我们还会更频繁地串来串去”。毕竟,人们很着急,因为仅今年主展就展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出的 1433 件艺术品。如果每件作品花费5分钟,那么就将不得不在展厅里呆上大约 119 个小时——也就是不吃不喝将近5天。

▲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绿城花园展区,2022 ©️威尼斯双年展官网

▲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绿城花园展区主题馆外,2022 ©️威尼斯双年展官网

▲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绿城花园内的退展的俄罗斯馆外,2022 ©️乔志兵

创立于1895年的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作为两年一度的艺术盛会,威尼斯双年展已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

今年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主题“梦想之乳”源自英国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利奥诺拉·卡灵顿(Leonora Carrington)在1950年代居住于墨西哥时所创作的一系列绘画。后来,这些作品作为儿童读物《梦想之乳》出版。正如策展人塞西莉亚·阿莱马尼所言:“她是一位超现实主义作家。这本书讲述了一个能有机会将自己变化的世界,变成一个不同于原我的人。”威尼斯双年展主席罗伯托·西库托(Roberto Cicutto)提到:“威尼斯双年展主席罗伯托·西库托(Roberto Cicutto)旁白翻译:这是一个超现实的女性世界,不是一个意识形态上或政治正确的追随,而是投摄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情况。”由此,本届双年展将围绕三个关键议题展开,分别是“身体的表现及变形”、“个人与技术间的关系”、“身体与地球间的联系”

▲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新闻发布会现场,威尼斯双年展主席罗伯托·西库托(Roberto Cicutto)与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塞西莉亚·阿莱马尼(Cecilia Alemani)发言,2022

▲ 童话书《梦想之乳》

作为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历史上第5位女性总策展人、以及首位担任该职位的意大利女性,在塞西莉亚·阿莱玛尼的统领下,本届双年展将聚焦女性艺术家,在参展的213位艺术家中,仅有21位是男性,女性艺术家占比90%,这一数据无疑是突破性且鼓舞人心的,也意味着本届展览必然成为双年展历史上见证女性艺术力量的重要时刻。

▲ 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塞西莉亚·阿莱马尼(Cecilia Alemani)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2022

除了聚焦女性,本届双年展在艺术家选择上年龄跨度极大,作品风格多样,为穿梭于展厅间的观众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其中,有26位意大利艺术家、180多位首次参展艺术家,既有当红艺术明星,也不乏后起艺术新秀,他们的创作主题涵盖身体、政治、后人类、去中心化、种族问题、生态环境等,以丰富的视角和前瞻的实践回应当下众多迫切议题。在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3位中国艺术家:郑波、陆扬和李爽参与其中。

▲ 威尼斯双年展绿城花园展区(Giardini)

▲ 威尼斯双年展军械库展区(Arsenale)

▲ 中国艺术家郑波在展览现场 ©️齐睿禾

▲ 中国艺术家郑波的参展作品,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现场 ©️齐睿禾

▲ 中国艺术家陆扬作品《独生独死 Hello World》,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现场 ©️叶甫纳

威尼斯双年展主展区“梦想之乳”是奇异的、性感的、诱人的,而且常常令人深省。无疑,本届由塞西莉亚·阿莱曼尼策划的展览浩瀚而充满艺术气息。

▲ 艺术家迈尔·李(MIRE LEE)作品 ©️齐睿禾

▲ 艺术家克斯汀·布拉奇(KERSTIN BRATSCH)作品 ©️齐睿禾

▲ 艺术家德尔西·莫雷洛斯(DELCY MORELOS)作品 ©️齐睿禾

▲ 艺术家林恩·赫什曼`利森(Lynn Hershman Leeson)作品 ©️叶甫纳

▲ 艺术家贝尔基斯·阿永(BELKIS AYON)作品 ©️齐睿禾

正如阿莱曼尼认为的那样,当世事变得艰难时,艺术家们总是——也将永远——诉诸特别奇怪的世界观。在其中某些单元,威尼斯双年展会强调过去的超现实主义与当下的超现实主义之间的神圣联系。但它确实依然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而且这场展览在美学上具有凝聚力——必须说,对于世界任何地方的大型双年展来说,这都是罕见的。

▲ 加布里埃尔·柴尔(Gabriel Chaile)在军械库的雕塑 ©️Artnews

塞西莉亚·阿莱曼尼确定了展览所涉及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人类的定义是如何变化的?什么构成了生命,又是什么区分了植物和动物、人类和非人类?”本篇文章将首先从军械库展区出发,而这些问题的回答表现则为:类人动物和混合人物在展场内比比皆是。主宰开放式前厅的是西蒙妮·利的大型青铜雕塑《砖房》(2019 年),黑人女性的身体与一系列乡土建筑形式融为一体,包括喀麦隆穆斯古姆人的圆顶土屋和密西西比州纳奇兹的路边餐厅 Mammy's Cupboard,而一个典型的妈咪形象——身着宽大的裙子——伸出一个托盘。(纽约人肯定熟悉西蒙妮·利的雕塑,因为它展出在高线公园,而自 2011 年以来,塞西莉亚·阿莱曼尼一直担任该地区的首席策展人)在隔壁房间,一组五个同样巨大的拟人化器皿土坯雕塑与它相呼应,这组作品基于阿根廷艺术家加里布埃尔·柴尔(Gabriel Chaile)的土着粘土烤箱,每个烤箱都代表他的家庭成员。

▲ 威尼斯双年展军械库展区(Arsenale) ©️齐睿禾

还有许多作品都描绘了具有植物和动物物种特征的人类。来自圣保罗的罗莎娜·保利诺(Rosana Paulino)的一套纸上作品描绘了一个裸体女性形象正在生根的主题,其中一部分用树状树干代替了腿,而费利佩·贝泽(Felipe Baize)的一组新画则展示了与人类躯干和缠结的藤蔓或四肢的荆棘茎,以及艾格雷·布德维缇(Eglė Budvytytė)的视频《堆肥中的歌曲:变异的身体,内爆的星星》(2020年)捕捉到一群人与大地交流,最终他们的身体与发芽真菌完全融合。那边音调独特的是玛丽安娜·西姆内特(Marianna Simnett)的奇异、搞笑的视频装置《断尾》(2022),它通过一条长长的、毛茸茸的尾巴从红色窗帘后面向外窥视,向游客宣布自己的存在,并使用像小狗玩耍这样的动物恋物来探索物种之间的界限。最引人注目的是,最后一个房间被交给了艺术家Precious Okoyomon的大型现场特定装置——《在世界末日之前看到地球》(2022年),艺术家为此建造了一个由葛根和甘蔗等活植物组成的景观,点缀着羊毛、纱线和泥土制成的人物雕塑,它们似乎是从地球本身发芽的。

▲ Precious Okoyomon于军械库展出的《在世界末日之前看到地球》的细节 ©️Artnews

在军械库也随处可见挂毯和其他纤维作品,通常明确地借鉴了艺术家各自的文化和工艺传统,包括萨米艺术家布丽塔·马拉卡特-拉巴(Britta Markatt-Labba)的刺绣风景画、米尔兰德·康斯坦特(Myrlande Constant)的三面精美亮片和串珠Vodou 旗帜,和比奥莱塔·帕拉(Violeta Parra)1960年代的黄麻刺绣,灵感来自前哥伦布时期的技术和图案,描绘了现代智利历史的场景。虽然看似抽象,但伊克斯安·亚当斯(Igshaan Adams)的跨墙挂毯Bonteheuwel/Epping(2021年)由木材、珠子、贝壳、骨头和金属丝等不拘一格的材料制成,暗示了穿越种族隔离的南非的众多“欲望线”之一:人行道穿越隔离社区。

▲ 威尼斯双年展军械库展区(Arsenale)©️齐睿禾

下面,我们来看看外媒所评选的本届双年展中的几件最佳作品

▲ 塞西莉亚·维库尼亚(Cecilia Vicuña)作品,2022,©️Artnews

毫无疑问,作为威尼斯金狮奖的得主之一,塞西莉亚·维库尼亚(Cecilia Vicuña)的作品肯定不容错过。本次展览中一些画作的构图可以追溯到70年代,尽管维库尼亚丢失了原始作品,但她在2019年重新创作了它们。这些作品通常以具有奇幻品质的女性为特色,使她们难以被一下子解读。Llaverito(蓝色)是一个裸体骆马的形象,有八只手臂,头上挂着一个钥匙链。这个名字指的是男性用来将女性称为“钥匙持有者”的哥伦比亚俚语——可以释放各种快乐的人。这是一个几乎不存在的装置,由木板和其他从威尼斯周围打捞的垃圾组成,悬挂在天花板上。

▲ 塞莱斯汀·福斯汀在2022年威尼斯双年展上的作品,©️Artnews

塞莱斯汀·福斯汀同样值得关注,她是一位1981年去世的海地画家。艺术家辉煌的人物形象是有着球根状腹部的蓝色调人物。他们居住的世界似乎弥合了现实与其他一些精神领域之间的鸿沟——家庭内部的元素,如桌子和窗帘,存在,但也有拴着的羔羊、类似生殖器的抽象元素和流苏,它们似乎是人身体的一部分。而根据双年展的墙上文字,泰诺宗教是福斯汀的主要影响。

▲ 陶刘易斯,腔静脉,2021 ©️Artnews

陶刘易斯创作的三件巨大的面具状雕塑占据了军械库通风的部分,不祥地笼罩着观众。它们由织物和毛皮制成,是名为“神圣巨人法庭”的系列的一部分,该系列的名称暗示了超凡脱俗的神灵会面。(事实上,约鲁巴的传说对艺术家的作品至关重要。)本届双年展上有很多这样的作品,但这些雕塑因其手工制作质量而显得如此引人注目——某些部分的缝合不均匀,一些皮草展示轻微磨损的迹象。刘易斯正好属于女性艺术家的血统,这些女性艺术家从事缝纫和手工艺,服务于融入雕塑领域的一些人认为是女性作品的做法。

国家馆

就军械库的国家馆而言,乌克兰国家馆是必看之处,尽管主要是出于团结的原因:馆内展示了哈尔科夫艺术家帕夫洛·马科夫低调的《疲惫之泉/Aqua Alta》 (2022),这是一个由壁挂式漏斗组成的金字塔,水滴下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初创作于 1995 年以反映后苏联时代的倦怠,现在这里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战争的影响:一系列相邻的玻璃橱旨在保存与原始装置相关的档案材料,但正如标语牌所宣布的那样,它们没有在开幕式前及时到达,提醒着人们艺术的另一面。

▲ 乌克兰国家馆 ©️艺术新闻中文版

▲ 阿尔巴尼亚国家馆 ©️齐睿禾

▲ 阿根廷国家馆 ©️齐睿禾

▲ 阿联酋国家馆 ©️齐睿禾

▲ 阿曼国家馆 ©️齐睿禾

▲ 冰岛国家馆 ©️齐睿禾

▲ 菲律宾国家馆 ©️齐睿禾

▲ 拉脱维亚国家馆 ©️齐睿禾

▲ 黎巴嫩国家馆 ©️齐睿禾

▲ 马耳他国家馆 ©️齐睿禾

▲ 墨西哥国家馆 ©️齐睿禾

▲ 沙特阿拉伯国家馆 ©️齐睿禾

▲ 斯洛文尼亚国家馆 ©️齐睿禾

▲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馆 ©️齐睿禾

▲ 新西兰国家馆 ©️齐睿禾

而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则以“元境(Meta-Scape)”为主题,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担任策展人,助理策展人为孙冬冬,选择了4位(组)艺术家——刘佳玉、王郁洋、徐累、AT小组(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联合项目,AT小组艺术家成员为:李妍、陈治、管伊铭、陈厚闻、陆飞、彭家园、雷剑豪、刘一晨、闫亮亮)。

▲中国国家馆策展人张子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中国国家馆助理策展人孙冬冬,评论家与撰稿人,“华宇青年奖”理事会理事

“元境(Meta-Scape)”作为本届威双中国馆的展览主题,受惠于以“诗”为代表的中国文艺传统关于“境”的诠释,从当代媒介理论的角度,将“境”所包含的生态性与辩证性的文化思维,对接于当下人类境况的现场,不仅在漫长的中华文明演进的历史中,也从中国现代化的内在经验中,回应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梦想之乳”关于“人类世”、“去人类中心化”,以及发现“一个充满可能性的自由世界”等等相关的思想、观念与行动。

▲ 中国馆展览入口,军械库展区 ©️齐睿禾

“境”在中国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是一个随时代演化与意义叠增的词语,从最早意指的境界、边界,汉末魏晋佛教思想传入中国,在与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相融合后,“境”逐渐延伸向心灵感知,被认为是一种人的心灵感知所能达到的精神界域。不止如此,20世纪90年代初,“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技术刚刚在中国传播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敏锐的发现其中的人机结合与心灵意向,可以对应于中国文化传统关于“境”的表述,并从一种中国式的感知角度解读其中的“虚拟性”,为此他将“虚拟现实”翻译为“灵境”。

▲ 中国馆展览现场,军械库展区 ©️齐睿禾

▲ 中国馆展览现场,军械库展区 ©️宁琤

由“境”呈现的中国传统道家思想的“大有”与“大无”的辩证思维,在与当下的“人类世”与“去人类中心化”思潮碰撞时,我们发现人类与自我、与社会以及与自然之间的时代张力,都需要从一种“深层的生态意识”角度来思考。由此,本次参展中国馆的四位(组)艺术家的作品,以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为主要艺术媒介,通过“造境”的美学形式,将“境”视为一种原理性观念,分殊于由植物、山石等符号形象所构建的情与景、虚与实、心与物的感知关系之中,以一种内在超越性的文明态度,展现中华文明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解结构”,以此在“人类—科技—自然”的关系中,建立一种普世性的反观自我的方式,并从中探索人类与世界共同未来的可能性。

▲ 中国馆展场布局©BUZZ庄子玉工作室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展厅空间由BUZZ庄子玉工作室设计,借鉴传统山水写意空间中移步异景的变化与巧思,结合展厅中的艺术家作品将中国文化的意境再现。同时通过中国馆室内展厅和花园户外两个区域的场景,建立起空间场所与艺术家作品、观众间的丰富互动与内在联系。

在中国国家馆现场,艺术家王郁洋的雕塑《雪人》展出于室外的绿地花园展区,作品《王郁洋#:四分之一(节气)》与艺术家徐累的《Correspondances》、艺术家刘佳玉的《虚极静笃》,以及AT小组的《丛林》四件作品共同呈现在军械库展区。

▲ 中国馆参展艺术家王郁洋,《雪人》,265x190x285cm,黄铜,紫铜,混凝土,不锈钢,2021

▲ 艺术家王郁洋

王郁洋:1979年生于哈尔滨,200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008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他曾在广东美术馆、伦敦 Massimo De Carlo 画廊、意大利佛罗伦萨 Novecento 美术馆、龙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国内外重要机构举办个展,也曾参与2021年成都国际双年展——超融体,2020年UCCA 北京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香港/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仁川国际电子艺术节展、澳大利亚悉尼白兔美术馆、德国之夜——文化交流展等国内外重要艺术家群展。

▲ 中国馆参展艺术家王郁洋《王郁洋#:四分之一(节气)》,树脂、黄酮、紫铜、青铜、不锈钢、树;长800cmX宽260cmX高400cm,2021

王郁洋虽然使用新兴媒介进行创作,却从不强调技术的新奇。他似乎更感兴趣于“过时”的技术、“破坏”美学及物质浪费带来的艺术性。他所实验过的作品包括装置、摄影、影像及绘画,只要是利于表达的手段他都试图使用过。他的作品用幽默的、虚构奇观的方式来探究和表述人的身体、经验及认知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探讨人造现实、媒体、历史感知与身体认同之间的关系,这似乎给人一种多面的感觉,但透过这些作品会有一个清晰完整的“王郁洋”。

▲ 中国馆参展艺术家王郁洋《王郁洋#:四分之一(节气)》,军械库展区 ©️齐睿禾

本次威尼斯双年展亮相的作品《雪人》和《王郁洋#:四分之一(节气)》,延续了王郁洋艺术创作一贯以来的独特思考,作品在既有雏形的基础上,经过深度思考与不断完善,跨度了实验性与时间性,艺术家被还原成为了观众,欣赏阅读并尝试去理解作品的全部。

▲ 艺术家刘佳玉

刘佳玉:1990年出生于中国辽宁,2014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同年组建刘佳玉工作室,致力于对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实践与研究。她曾入围 Lumen digital art 艺术奖以及 Aesthetica art 艺术奖,2020年福布斯中国 U30,乐活 GWP100。她的装置和影片在国际上被报道于 CCTV-9,ITN N2K,Inhabitat,Dazeen,VICE,Arduino,Designboom,Fubiz 等。作品多次参展于 V&A,Watersman Art Centre , Helen Hamlyn Centre ,约克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K11艺术中心等,并参加伦敦艺术节,广州三年展,成都双年展,伦敦动态艺术博览会,伦敦设计节以及伦敦时装周等。

▲ 中国馆参展刘佳玉《虚极静笃》,人工智能、3D打印,3D投影、实时渲染,尺寸可变,2021 ©️宁琤

▲ 中国馆参展艺术家刘佳玉《虚极静笃》,军械库展区

作为新生代青年艺术家的代表,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刘佳玉展现了90后一代艺术家在创作手法及理念上的创新与大胆,作品《虚极静笃》以大量真实的中国地形数据为基础信息,使用双层机器深度学习并由人工智能生成多组不同的虚拟三维动态图形,最终在虚拟的场域表皮上附着人工智能对10000张中国水墨画进行学习与训练所得到的结果。借鉴“禹贡”的概念——对中国最早的地理化想象与思考,以人工智能描绘地图的方式重塑中华地貌,为新时代中华文明创建了崭新的地理起源。这一片充满未知却在感官上极度真实的场域,实质为虚拟生成。它来自于真实世界却又不存在于真实世界,它存在于人类的经验之外,却通达至超验的自然原型。在该作品中,“虚拟”不再是无的之矢,因其逼近现实而撼动现实,从而为揭示不可见之“真实”提供了可能,或可谓“知其实而守其虚”。

▲ 艺术家徐累

徐累:1963年出生于江苏,现工作于中国艺术研究院。1980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主习传统中国画,毕业后参与八五美术新潮运动,并参加了中国现代艺术大展。此后他的主要方向是以现代观念改造传统绘画,使传统美学在新的图像中得到再生,形成风格并产生影响。他同时也以装置、影像等作为创作媒介,延展其绘画理念,提倡将中国传统的文化“原理”转化为当代视觉认知,以艺术史知识谱系构建与未来的联系。

▲ 中国馆参展艺术家徐累《Correspondances/兴会》,266x350x48.5cm,亚克力, 金属材料, 电动轨道,2022

徐累的作品蕴含着“时间”的隐喻,这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如园林、绘画、诗歌的核心内容。过去三十年,徐累以“时间的回光”、“时间的轮回”、“时间的交错”、“时间的移置”作为不同时期的作品内容,使得他的观点既有“移步换景”的动态变局,视野又不失对世界文明景观的认知,通过不断比对知识谱系,生成理趣相映的作品维度,不仅打通古今、中外的界限,而且借古回望未来。

▲ 中国馆参展艺术家徐累《Correspondances/兴会》,军械库展区

▲ 中国馆参展艺术家徐累《Correspondances/兴会》,军械库展区,2022 ©️齐睿禾

在新近作品中,徐累引用来自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图像,作为“此同在”的词汇:李公麟与乔托的洞穴互换,倪瓒与达芬奇之树的并肩,赵孟頫的桃源梦与博斯的人间乐园的合境,类似的引经据典,看上去重拾了“现成品”概念,其实也挪用了中国画史中的“仿作”概念,使熟悉的图像内容获得广泛的共识源。今天网络化的时代,新的感知是在清点与遴选、装载与使用中产生的,徐累意图找到指涉全球化的入口,通过平视而得观想,从而获得人类精神的共生。

此次威尼斯双年展上,徐累的互动装置作品《Correspondances/兴会》呈现了中西方元素交融的不同景观,即是“移步换景”的“时空”原理,通过中国民间“走马灯”的放大模式,将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艺术家笔下的“树”、“山”等图像,内外透视,回环裕如,互相映射,局势多变,形式表征具有分享、互联、重组、聚合的互联网时代特征,而更深层的文化逻辑,却是中国人的齐物思想如何平视世界,从差异中求得共生关系的隐喻。作品不仅巧妙提供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视觉戏法,观众的介入时也体验到“转山”仪式中内蕴的“时间”象征,从而带来的人类精神“元宇宙”的幻视感。

▲ 徐累作品局部 ©️何翔宇

▲ 徐累作品局部 ©️何翔宇

▲ 徐累作品局部 ©️何翔宇

▲ AT小组(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联合项目,小组艺术家成员为:李妍、陈治、管伊铭、陈厚闻、陆飞、彭家园、雷剑豪、刘一晨、闫亮亮)

AT小组基于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的合作研究过程中孕育而生,小组成员们致力于在今天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发展的时代中探索和实践出艺术与科技交汇互融的新道路与可能性,促进艺术发展创新的同时也为科技提供新的想象和实践。AT也是英文艺术与科技的首字母缩写。这一组合出于对人类共同世界的思考与态度,集体思考、讨论而后付诸实践可以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小组成员将根据研究的发展方向和不同项目的特性而不断吸纳不同领域志同道合的新成员。

▲ 中国馆参展艺术家AT小组《丛林》,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镜面打印,尺寸可变,2021

本次威尼斯双年展中,AT小组的《丛林》是由艺术家指导人工智能学习、认识现实世界中的植物形象,再生成新的虚拟数字植物的作品。这是机器对于植物自然的认知,是现实在人工智能的投影,也是虚拟世界的幻想。印有植物的镜子装置既把室外的自然环境,又把室内人工制造的空间都投射在一起。观众将自己的形象同时也投射在印有植物的镜子中,完成了不同幻想的合成。这里讨论了集体记忆与机器学习,人工与自然、现实与幻想等等问题,但它们被并制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未来世界的投影。

▲ 中国馆参展艺术家AT小组《丛林》,军械库展区 ©️齐睿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海钉子户张新国:扬言要6套房加1亿,坚守14年,最终败给现实

上海钉子户张新国:扬言要6套房加1亿,坚守14年,最终败给现实

故事细细谈
2023-06-10 22:42:30
清华院长“中国不需要爱国教育”,女高校长要“唱红歌”

清华院长“中国不需要爱国教育”,女高校长要“唱红歌”

深刻成考
2023-06-11 04:25:18
罗体:巴雷拉抱怨劳塔罗小角度射门却不传球,两人在场上发生争吵

罗体:巴雷拉抱怨劳塔罗小角度射门却不传球,两人在场上发生争吵

直播吧
2023-06-11 06:36:08
世界第二大坝遭袭,核泄漏一触即发!黄教授:三峡大坝终将被炸掉

世界第二大坝遭袭,核泄漏一触即发!黄教授:三峡大坝终将被炸掉

大风文字
2023-06-10 16:52:35
黄晓明新女友彻底放飞自我,穿着越来越大胆,带着baby也被骂惨?

黄晓明新女友彻底放飞自我,穿着越来越大胆,带着baby也被骂惨?

贵妃爱娱圈
2023-06-09 09:23:00
俄罗斯继续拒绝联合国进入被占领地区提供洪灾援助

俄罗斯继续拒绝联合国进入被占领地区提供洪灾援助

老马拉车莫少装
2023-06-11 08:35:00
31省份5月CPI出炉:11地涨幅低于全国,9地物价降了!

31省份5月CPI出炉:11地涨幅低于全国,9地物价降了!

中新经纬
2023-06-10 00:04:22
光速打脸,日本刚宣布G7支持核污水入海,中国香港第一个不答应

光速打脸,日本刚宣布G7支持核污水入海,中国香港第一个不答应

没有感情的翻唱机
2023-06-10 19:15:32
去了香港才发现:满大街都是“阔腿裤和浅口鞋”,时髦又显气质

去了香港才发现:满大街都是“阔腿裤和浅口鞋”,时髦又显气质

毛毛妈做点饭
2023-06-10 06:48:25
上海加速推进零星地块旧改,钱从哪儿来?

上海加速推进零星地块旧改,钱从哪儿来?

看看新闻Knews
2023-06-10 23:45:29
北京东城一名女性留遗书跳楼身亡,警方查监控后带走其独生女…

北京东城一名女性留遗书跳楼身亡,警方查监控后带走其独生女…

魏惊蛰
2023-05-16 17:27:59
南京遭遇雷暴大风天气  街头大树被刮倒砸中公交车

南京遭遇雷暴大风天气 街头大树被刮倒砸中公交车

央广网
2023-06-10 22:20:17
韩执政党拒绝与我大使餐叙,并发出严正警告,外交部的回击很解气

韩执政党拒绝与我大使餐叙,并发出严正警告,外交部的回击很解气

贺文萍
2023-06-10 13:19:15
庐山会议后,有两人密报毛主席:彭德怀在暗地煽动军队

庐山会议后,有两人密报毛主席:彭德怀在暗地煽动军队

今人说古
2023-06-11 07:00:12
震惊!32个国家发声,集体起诉俄罗斯涉嫌种族灭绝

震惊!32个国家发声,集体起诉俄罗斯涉嫌种族灭绝

炒楼王F
2023-06-10 11:59:28
胡总被免职背后原因不简单,内部员工爆料,疑暗示他被对手算计了

胡总被免职背后原因不简单,内部员工爆料,疑暗示他被对手算计了

军歌小碧子
2023-06-10 16:55:59
封神之夜!瓜帅眼含热泪:14年35冠,2次3冠王,历史第1人

封神之夜!瓜帅眼含热泪:14年35冠,2次3冠王,历史第1人

叶青足球世界
2023-06-11 05:31:44
严查大战已开始!纪委通告中石油高层胡继勇被查,反腐真给力!

严查大战已开始!纪委通告中石油高层胡继勇被查,反腐真给力!

晓晓纪事
2023-06-10 20:22:54
老公病逝后我与大伯哥同住,半夜他摸进我的房间,我痛哭流涕

老公病逝后我与大伯哥同住,半夜他摸进我的房间,我痛哭流涕

人间故事一个
2023-06-10 16:02:47
NBA :如果掘金本赛季夺冠,最开心莫过于他们五位老将球员

NBA :如果掘金本赛季夺冠,最开心莫过于他们五位老将球员

天羽看球
2023-06-10 15:11:32
2023-06-11 10:10:44
艺术与设计
艺术与设计
艺术与设计杂志社
3020文章数 201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邀全国高考生免费看展!遇见博物馆推出5城5馆大型公益活动

头条要闻

美媒:乌军反攻将成二战以来欧洲最大的军事行动之一

头条要闻

美媒:乌军反攻将成二战以来欧洲最大的军事行动之一

体育要闻

天下第一的约基奇,他有机会赢得更多

娱乐要闻

邓超分享婚姻秘诀:找叫孙俪的女人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微软与 OpenAI,远没有看起来「亲密无间」

汽车要闻

一辆“假”SUV 竟是超跑玩家的终极归宿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兰州马拉松嘉年华热烈开启

家居要闻

北欧风温馨小宅,巧妙格局优化空间

数码要闻

意外吗?任天堂Switch的销量:超过一半来自女玩家贡献

公开课

中国三大高考工厂:毛坦厂、衡水、黄冈

军事要闻

外媒:泽连斯基称乌军的反攻行动“正在进行”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