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13号三名宇航员已成功返回地球,我国13次飞船发射全部成功,你知道有多难得吗?其实,载人航天的每一步都充满未知和艰险,一个细微的错误,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第一道难题,火箭推进器要产生数十万磅的推力,可见其中有多少易燃易爆的危险燃料。马斯克第一次发射火箭就以失败告终,原因就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导致燃料泄露,发射后25秒爆炸坠毁。
另外,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也是因为燃料泄露造成大爆炸,7名随行的宇航员当即殒命。第二道难题,火箭分离,一共要经历3次分离,首先是助推火箭分离,然后是火箭发动机分离,最后是飞船进入预设轨道。
有人说,就是点火、分离重复三次,这不是很简单吗?看起来毫不费力的三个动作,但全世界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不超过五个。2018年10月11日,俄罗斯联盟MS-10号载人飞船坠毁,就是因为分离动作出现意外,虽然两名宇航员跳伞逃生,但是行动无疑是失败的,众人多年的努力在此毁于一旦。
第三道难题,太空垃圾的潜在风险。根据美国方面的数据,绕地飞行的太空垃圾已经超过1亿多块,对于在太空中高速飞行的飞船来说,撞上太空垃圾无疑是灭顶之灾。2021年12月,韩国“阿里郎3号”卫星就差点被太空垃圾所撞击,地面操控紧急改变位置才得以幸免。国际空间站也需要定期调整位置,就是为了避免装上太空垃圾。第三道难题,脱轨返航。宇航员在空间站的任务圆满完成,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悬着的一颗心可以放下了呢?当然不是,实际上最危险的环节就是返航。
在人类航天史上,有5次惨烈的失败经历都是在返航的环节,共有19名航天员为航天科研献身。众所周知,太空飞行的速度高达28000千米每小时,而空间站高度不足400千米,也就是说,降落时间不足一分钟。在这极短的时间里,要将飞船速度降下来,对宇航员的肉体凡胎来说,要经受地狱级别的考验。第四道难题,穿越大气层。
飞船脱离原来运行的轨道,以什么角度穿过大气层都是有讲究的,如果夹角太小,穿越不成功会重新回到绕地飞行的轨道,如果夹角太大,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的温度超过设定最高限值,飞船和宇航员都会被熊熊大火包围。
之后,还有大约250秒时间的黑障,宇航员会与地面指挥中心完全失联。这一关顺利度过之后,返回舱就需要弹出降落伞准备着陆了,这是飞行速度会急剧下降,对宇航员身体产生巨大冲击,直逼人类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当年神舟五号飞船宇航员杨利伟为什么要带一把手枪进入太空你知道吗?因为返回时可能会降落到沙漠、或者森林,手枪可以发出求救信号。曾经苏联有个宇航员,因为降落在原始森林,差点死在狼群的口中。
杨利伟执行神五的任务返回时,返回舱玻璃在穿越黑障区的时候出现裂痕,幸好裂痕没有变得更严重,从那以后,我们多次迭代升级飞船的材质和隔热层,如今,返回舱的耐热性、坚固性和舒适性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太空飞行还会对宇航员的身体产生其他的危害,例如太空辐射、肌肉萎缩、骨骼钙质流失等等,经过几十年的经验表明,绝大多数宇航员的身体素质会下降25%,但为了人类的航天事业,他们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而如今,在我们的团结努力之下,将梦想变成现实。在此,祝愿每位航天英雄都能健康、平安回家,为伟大的祖国点赞!为了不起的中国人民点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