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
凝心聚力干在先,助力率先“走在前”。4月15日上午9时,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市人民会堂隆重开幕。来自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肩负全市人民的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一周前召开的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为城市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并明确了“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在“两会时间”,来自市北区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们关注的问题都有哪些?带来了哪些提案、建议?市北君这就带你去到现场一探究竟!
聚焦两会·政协委员
1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副局长、市北区政府党组成员张锡涛
在高点定位、系统谋划下,上合示范区逐步成为青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在区位上,上合示范区与青岛自贸片区、RCEP试验基地环胶州湾形成“品”字结构。
张锡涛建议立足陆海双向开放,全域联动推进上合示范区建设,充分利用港口资源、RCEP海上快线及中欧班列等高端流量平台,逐步构建起“东接日韩亚太、西联中亚欧洲、南通东盟南亚、北达蒙俄大陆”的海陆空铁一体化物流运转体系。
建议发挥山东省港口集团海航通达四海优势以及上合多式联运中心陆港、空港、铁路港等内陆港要素快速发展优势,整合上合示范区周边陆海空铁口岸资源,促进上合示范区与青岛港、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有效衔接,联动形成“海陆空铁”四位一体的集成优势。支持青岛港对接上合组织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的重要港口,开展面向上合组织内陆国家的海铁联运物流服务合作。利用物流大通道带来的便利,合理规划货物运输路线,集聚日韩澳新等RCEP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在青岛港、上合示范区实现统一进出口,建设辐射全球的国际贸易中心。
2
青岛市政协委员、岱琦(青岛)电力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皓宁
近年来,在公共场所因突发心脏骤停导致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对于心梗病人来说,如果在“黄金4分钟”内能利用AED除颤仪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挽救生命的几率将更大。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的《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进行印发全国试行然而,我市公共场所配置的“救命神器”仍明显不足,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技能还较为薄弱,要完善公共场所的AED配置,提升市民的急救能力。对此,市政协委员、青岛市青年企业家商会副会长单位、市北区青商会会长孙皓宁提出建议。
一、政府有关部门,应把公共场所的AED配置如同消防验收一样当做硬指标。落实管理责任,建立权责合理监管体系。落实好AED设置所在单位的管理责任,履行维护和管理职责。通过招标采购监管维护服务,由中标企业承担AED的安装、维护的主要职责,完善以专业管理机构与设置单位组成AED的管理、监督和质量控制体系。
二、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在广场、商场内、公园、停车场等来配置AED设备,形成AED配置的地图,一张网,交给120急救指挥中心来统一管理。孙皓宁建议进一步普及AED除颤仪使用知识,从有关部门做起学习心肺复苏、现场急救的技能,尤其应成为警察、教师、保安、司机等岗位工作人员的“必修课”。
3
青岛市政协委员、锐仕方达人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岳建民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市政协委员、锐仕方达人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岳建民看来,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支撑。因此,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吸引、聚集和培养,成为我市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之举。岳建民建议,要进一步促进政府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之间的协调发展,提升人力资源服务质量,提升从业者的技能水平、职业素养,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和企业用工的实际需求。“社会和企业应不断改善用工环境,给员工提供更优质的工作保障,实现用工和供给的有效匹配,更加有效解决当前就业问题。”
聚焦两会·人大代表
1
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国赫通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赫宏
2
青岛市人大代表、山东慧勤律师事务所主任冯恩杰
3
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浩海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逄增伦
(来源:青岛日报、蓝睛客户端、青岛晚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