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古代最赚钱的行业是什么,答案肯定是“贩盐”。而古代贩盐大致分三种形式:官方的盐政官营、合法的特许民营、冒着杀头之罪的贩卖私盐。
我国大约在神农氏与皇帝时期开始煮盐,那个时代的盐多是用海水煮出来的。最早发明海水煮盐的人是夙沙氏。盐的用途包括:杀菌消毒,护齿,美容,清洁皮肤,去污,医疗,重要的化工原料,食用……
盐是维持人生命的必需品,所以盐在古代的地位,相当于现代的石油。而古代盐田很少,盐便是稀缺品,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再者,盐田虽然少,但采盐成本很低,所以贩盐便成了稳赚不赔的买卖。
由于盐的重要性,战国时,齐国管仲便提出了“盐政官营”的政策,齐国因此解决了财政问题,迅速壮大,后来的商鞅变法里面也有由朝堂控制盐的政策。
到了汉朝初期,盐经历了短暂的民营时期,很多人开始做起了盐商,赚得盆满钵满。汉武帝时间,战争频发,前线吃紧,财产危机,朝廷又把盐控制起来了,由官府开采和销售,禁止私自贩卖食盐。很快就缓解了财政的危机,并将私贩食盐定为死罪,但重利之下,必有勇夫,很多不怕死的人和走投无路的人冒着杀头的风险继续偷偷贩盐。
而唐朝更是把盐当成了聚宝盆,唐朝对盐的管制最严,就算是王公贵族也不敢轻易触碰,因为有官盐源源不断的收入,即使经历了安史之乱,经济也很快恢复。
宋代饮食文化达到高峰,食盐需要更大,同时科技的发展也要用到大量的盐,导致盐的价格暴涨。《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由北宋朝廷控制的青海盐,开采成本每斤约2文,产地批发每斤5文,而官府出售的价格是每斤50文,这个利润简直高得难以想象。
到了明朝,商人终于可以合法买卖食盐了,但必须得到官府的许可,盐商要完成官府交代的任务,比如运送军粮,才有机会得到“盐引”;当然也有人贿赂盐官,直接获得盐引,所以古代盐官一直是个肥差。盐商必须拿着盐引才能收购食盐,尽管中间增加了很多成本,但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日进斗金任然不是问题。
清代更是官商勾结,垄断盐道,食盐产业更是一度腥风血雨。清代人口剧增,食盐需求更大,扬州盐商就在此时迅速垄断全国食盐市场,个个富甲天下,甚至为了维持盐道地位,扬州盐商向朝廷捐银达3600万两,要知道在乾隆巅峰时期,国库存银也才7390万两,也难怪乾隆7次下江南,有6次到扬州。正所谓饱暖思那什么欲,扬州青楼文化也顺势发展。
盐的出现,一直到清朝,尽管历朝历代的刑罚都很严苛,为了高昂的利润,一大批盐贩依然冒着生命的危险贩卖食盐。
所以说贩盐是整个古代史上最赚钱的行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