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北方有琅琊紫金砚,浙江有西砚,广州有端砚,谁才是天下第一砚?

0
分享至

西砚| 汉族传统工艺品之一,由西石制作而成。西石,产于浙江省衢州市的江山市大陈岭乡和常山县青石乡一带的砚山。石质结实细腻,光滑坚润,长年浸于水中者色青,山石者色紫,其中以紫红色为佳。西砚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因衢州古称西安,砚山前又有一清流名西溪,故名。

北方有琅琊紫金砚,浙江有西砚,广州有端砚,谁才是天下第一砚?

编者:砚仙子·紫霞

今天跟大家分享几篇关于西砚的文章,西砚和琅琊紫金砚可以称为兄弟砚、姊妹砚,因为王羲之生长于琅琊临沂,用琅琊紫金砚习字,后来随东晋皇室举家迁到浙江,开发了类似紫金砚的西砚继续练习书法(也有人说是越砚,下面也有一篇关于越砚的文章)。再后来,中原人到了广州一带,发现端州有种石头很像紫金砚和西砚,于是采石制砚,于是有了端砚。

下面看文章吧:

(1)

浙砚再访记.西砚生意经

作者:山在河边

3月28日上午,开化朋友开车送我和华慈祥先生一行前往江山。进入县城,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徐则文先生发位置图,让我们直接到西砚堂作坊。接近目的地时,又接电话和定位图,让我们去西砚堂店铺,说是店里有客人要买砚台。到了徐则文先生的店铺,看到有顾客买了一拉杆箱沉甸甸的砚台,徐夫人满脸笑容地收钱。尽管兜兜转转,多绕了几个圈,我们还是很开心的:我们的到来,给西砚堂带来了一笔大生意。

说实在,这几年我们走访的砚坊无数,在访砚现场看到卖砚收钱,却是第一遭。这几年砚台市场不景气,很多实体店生意冷清。所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由衷地为西砚堂高兴。徐则文先生说,尽管现在单位公款买砚台少了,但礼品砚的市场还是有的。西砚毕竟是江山的特产,当地人用西砚送亲朋好友,显得有文化上档次。除了订单销售外,门店的销售所占比例还是不小的。

我们看到,顾客挑选的砚台,多数是《龙凤呈祥》、《花开富贵》、《天半江郎》等当地民俗题材的礼品砚,雕工繁杂,砚型较大。用我们话来说,是一种工艺品摆件。恰恰是这一类商品,在今天依然有很大的市场。这让我想起两年前第一次拜访徐则文先生的情景:当时,我们在作坊的工作台上,见到了几方太史抄手、门字抄手和风字仿古砚,无论是线条,还是纹饰,做工非常到位。

而在徐先生眼里,这种是低价位砚,让我们随便拿。雕龙刻凤、松石花鸟、楼台亭阁,雕刻繁复的工艺品砚,才是高价位的砚台。那些砚颇受普通消费者的欢迎,千元、万元一方,大有人买。

打开门做生意,必须迎合市场。

砚台的属性首先是商品,然后提升为艺术品。无论是艺术品还是商品,不同的消费人群,有着不同的购买需求。以往我们常常以一个“俗”字,排斥这一类礼品砚,贬之以辱没文化,浪费资源。其实,是我们的观念与市场信息,存在着一些不对称地方。那种太史、门字之类的素工砚,只是布衣文人雅士喜欢,兜里却没有几个钱,没几个人出手大方。一些书法家、画家,手头阔绰,但案上不缺好砚。反而是普通老百姓对满工雕刻、寓意吉祥的砚台,舍得化钱购买。

砚家首先要在满足养家糊口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精雕细琢的艺术创作。所以,制作礼品砚无可厚非。徐先生说,遇到好的石品,他还是会做一些精品砚台,以满足玩家藏家的需求。

西砚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这大概与能紧跟市场的生意经有关吧。明万历《常山县志》卷之二的山川表记载:“砚山:在县南二十里,出紫石及金星石,俱可为砚,四方人多贸易。”清雍正《浙江通志》卷186记载:“玉带砚:常山县志有紫石,有黑石。紫石中有白一条其名曰‘紫袍玉带’,颇贵重,然不可得矣。”可见西砚在明清时期,已工匠众多,贸易兴旺。

在西砚堂作坊的仓库里,我们看到成垛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砚台包装盒,有木盒、锦盒,还有笔墨砚套装盒。这些盒子,见证了那个时期砚台销售历史。任政题字的“书法用具”木盒套装,是利用丰富的水纹石资源,大量生产学生砚,跟随着“书法必须从小学起”的要求,让西砚走进了小学课堂。30年过去了,这一类套装砚,不仅西砚堂的仓库里有,收藏品市场也时有出现,见证着那时西砚的辉煌。

根据徐则文先生提供的《西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986年)一文显示,江山西砚从1981年起,打入国际市场,在日本、东南亚国家及香港深受欢迎。至1985年底,累计出口西砚126.6万方,金额109.6万元。不知是不是资料有误,每方砚的价格还不到1元。在作坊,我们还看到堆满几间屋的同规格的砚坯,可以想见当年做出口创汇的空前盛况。

建设中的中国西砚艺术馆,徐则文先生也正是把收藏、展示、体验和销售等功能,融合在一起,让更多的江山市民了解砚台,了解西砚。


建设中的江山西砚馆


左起:徐则文、华慈祥、笔者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包装盒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砚价目表


上世纪九十年代西砚雕刻厂人员规模


西砚堂店铺

(2)

西砚.《独钓寒江雪》青花石随形砚

今得江山徐则文大师青花石西砚一方,砚为随形,长25厘米,宽27.5厘米,厚3.5厘米。这是西砚青花石的典型石品,青白相间,因如同青花瓷之色而得名。江西玉山罗纹砚也有类似石品,最初这种白膘被认为是石疵弃之,后来砚工们称之为银白,而加以利用。前年,我在写《中国罗纹砚》一书的石品特征时,命名为雪脂。玉山罗纹石的雪脂,是伴生在罗纹石中的白色石英,浮在罗纹之上。而江山是透底岩层,青白相隔,横截为砚,成为西砚独特的一种石品。这种石品,既有蓝天白云,又有寒江残雪,也有春江夜月,利用俏色,雕刻富有诗情画意的作品,巧夺天工,浑然成趣。

此砚徐则文先生雕刻为传统的《独钓》题材,砚额为千里皑皑雪山,左侧笠翁扁舟独钓,长杆垂钩,分隔出上池下堂,因势而成。斜风细雨中,残雪消融,湖水清波荡漾。三层的青白石色相错,脂厚雪淡,随波逐流,形成远山近水,波光鳞鳞的景象。砚背浅刻覆手。这方砚台上面的白晕(白膘)很常见,下面似水似雪的白晕却是少见,而上中下三层同时生成在一砚面上,更是罕见。再刻上孤舟笠翁独钓,真心妙趣天成,诗意浓浓。

更重要是从前面的青灰石《天半江郎》、紫金石《古风》,到这方青花石《独钓》,完成了西砚三种典型石品的完美呈现。前年初夏,与半池兄访砚江山,徐则文先生给我们纠正了多年来对西砚石品的误读。之前很多文章把西砚石品分为五种,一是普通西石;二是紫石;三是紫金石;四是紫袍玉带石;五是熊猫石。其实,西砚石按色泽和纹理,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普通砚石,通常青灰色和水纹石,与江西玉山罗纹石接近;二是紫金石,是西砚的典型石材,有紫金石和紫袍玉带、紫袍金带等石品。而熊猫眼只是紫袍玉带中的特殊石品;三是青花石,也称花青石,青底白膘,利用巧色,可以雕出很好的作品。


西砚砚石存在于早奥陶系黄泥岗组地层中,为钙质泥岩。砚坑所处重岩叠翠,有西溪之水蜿蜒流于山间,因取石于溪旁山中砚坑,又常年为泉水所浸,石质结实细腻,光滑坚润。长年浸于水中者色青,山石者色紫,其中以紫红色为佳。当然,根据其颜色、纹理的不同,还可以分出紫石、紫金石、金星、玉带、青花等数十种。西砚色泽类端而略红,或有翠色斑纹相间者,石质细密润滑,发墨略逊端石。


西砚产于浙江省衢州市的江山市大陈岭乡砚山。唐咸通年间(公元860-873年)衢州古称西安府,而砚山前又有一清流名西溪,故以其石制砚称西石砚或西砚。

10.01.04.01

西砚.《独钓寒江雪》青花石随形砚.西砚堂制.溪韵阁藏

(3)

西砚.《天半江郎》随形砚

我收藏地方砚种的第一方砚台,是本省江山的西砚。这方瓜状随形砚,长23厘米,宽18厘米,厚3厘米。砚额镂雕中国丹霞第一奇峰江郎山三爿石、十八曲风景,或峰或松,或云或水,深雕浅刻,跃然于砚。砚额左边刻有“天半江郎”描金4字,字左下涂红一钤“十八曲”。随形堂池,水云纹为缘。此砚应为西石中青灰罗纹石所制,通体乌黑,砚堂呈细罗纹,石质细润。尽管不是紫袍玉带之名贵石品,且留有机器雕刻的痕迹,但初涉砚石,亦爱不释手。之后,砚背自铭“溪韵第一砚 2002.2.28”。何时所刻,却没有印象了。

砚台为江山旅游工艺品厂生产,贴有“江山旅游局推荐产品”的标签。锦盒包装,同时装有一墨一笔和一石镇,算是文房套装。这大概是西砚曾作为学生砚的一种传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浙江江山艺术雕刻厂曾生产一款木盒装“书法用具”,盒内配套装有砚笔墨各一。砚为长方形淌池,长12.5厘米,宽7.5厘米,厚1.5厘米。色泽青灰,似水波罗纹。砚背有石皮,石质温润细腻。盒盖由任政题款,盖里印有任政的手迹:书法必须从小学起。这款学生砚批量颇大,现在流传于市场的也不少。

藏砚缘起西砚。本世纪初,闲来在书房里翻书,浙江日报社编的一本《新县志》里,有介绍常山西砚和江山西砚的两篇文章,引起了我对各地砚石的兴趣。既然是西砚引起了我的砚“念”,想得到的第一个砚种自然是西砚了。2002年春,到杭州参加系统内的会议,请衢州同仁代购一方西砚。同事带来一方“天半江郎"的西砚,又坚辞砚款。恰巧身边带有一盒湖笔,于是回赠周君。用王一品“天官”湖笔换得一方江山西砚,笔砚情缘,也算是一桩趣事。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尽管无镇藏之名砚,却也收藏了百几十种地方石砚,或者说是各地砚种。


说来爱好砚台却因失砚。20年多前,儿子小学上大字课,把祖传老砚带到学校弄丢了,几经寻找依然不得。丢失祖砚,总有点不舍。工作之余便去收藏市场、古玩地摊找找。经常光顾古董市场,久而久之对砚台产生了兴趣。最初去地摊买几方老砚,后来到淘宝上去拍。此后,三四年时间,居然买了近两百方砚台。现在看来,大多是"垃圾"砚台。好在只要是砚台,都有它的使用价值,至少可以磨墨写字。

收藏古砚名砚,囊总羞涩;收藏现代砚,又无从入手。一时间,觉得失去了收藏的目标。于是,后来两三年间,停下了盲目收藏的脚步。空暇之时,整理自己的旧藏,写几篇藏砚心得,在新浪网上开了个砚台的博客。直到有关西砚的文章,触发了我对地方砚石的兴趣。在整理、比较、归纳中, 又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觉得从收藏砚石品种入手,俗称地方砚,形成砚台收藏系列,不失为比较有意义的收藏方向。各地石砚收藏空间大,收藏的乐趣更多。10多年间,收集了一百五六十种砚石,尽管有些是标本而已,也算得上是中华石砚品种的洋洋大观了。


研田无边,要收集地方名砚,需要很多耐心。地方砚流传范围小,收藏难度大。所以,只能通过搜索引擎寻找有关线索,甚至通过亲戚朋友同事及媒体记者,寻找各地名砚。台湾螺溪砚,是朋友托台湾学生专程从彰化购得,然后几经转辗,给我捎来。可能这番周折的费用,甚至已经超过了砚台本身的价值。甚至去上海喝喜酒,遇到了多年未联系的重庆亲戚,抓住机会,请他买到了老砚工王富国制作的合川峡砚。为了确保砚石的可靠性,大多联系到产地的砚雕传承人或制作人。有的砚台较贵,退而求之买砚板,甚至买砚坯,用最少的钱,买更多的砚种。


砚深似海,要鉴别地方名砚,需要投入心血。很多地方砚资料缺乏,甄别困难。除了翻阅古籍考证,还通过好搜、百度等搜索引擎,每种砚石要参考阅读数十篇文章,才能基本确定砚石的真正名称、产地、坑口和特征。好在处于当今信息时代,通过博客、QQ以及微信等众多信息通道,形成了一个以砚为友的朋友圈,更是形成了一个以砚结缘的砚文化知识圈。互相讨论交流,增长砚的见识。化了两三年多时间,对数百种石砚,逐一进行考证,尽可能获得相对正确的信息,累计整理了20多万文字,对中华地方砚作了全面的描述。去年还参与编辑出版了《中国罗纹砚》一书,参与编辑《众砚争辉》、《淄砚》等专著。期望2019年,有更大的收获。

砚在四方,要了解地方名砚,需要足够人脉。10多年来,结交了数百砚友。最初,先买砚再交友,买了一些价位高又不能体现砚石特征的砚台。现在,先交友再买砚,深入沟通让卖家了解我收藏的方向和意图,然后提供相应石优价廉的砚台,交易成了双方愉悦的交流。以至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都要与砚友神聊一番,十几年如一日。对各地名砚要有全面的了解,最直观的方法,还是现场访砚。走访砚家,品茗赏砚,海聊砚石前世今生;考察坑口,登山涉水,寻找砚石矿脉岩源。寻访之中,有着别样风景。通过实地寻访,可以掌握更多的真实信息,澄清资料上的一些谬误。每访一位砚雕师,都会写作一篇专访,既为了弘扬中华砚文化,也为各地砚家的宣传尽一份绵薄之力。

借收藏的第一个砚种之题,畅写十几二十年研砚心得,也算是砚种收藏人心路历程的展示吧。


10.01.01..01西砚.《天半江郎》随形砚.溪韵阁藏

10.01.01.02

西砚.淌池学生砚.溪韵阁藏

(4)

声价端溪----浙江江山西砚

目不识丁二


西砚,又称紫金砚,产于浙江衢州江山大陈岭乡和常山青石乡一带,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两山之砚石,被泉水浸得质地细腻,制成砚台研之无声,贮墨不干,遇冷不冻,发墨快而不损笔锋,因此名闻遐迩,自古有“声价端溪一例夸”之评价。其砚石为钙质泥岩,出产砚石的大陈岭乡砚山前有一清流名“西溪”,故用此石制成的砚台称“西石砚”或“西砚”。
也有因衢州古称西安府,此处原属衢州府,故是名西砚之说。明万历年间为西砚生产的全盛时期,采石制砚者达数千人。明末西砚生产衰落,至清代才得以复兴,地方官常将优质西砚献给皇帝。

西砚色泽类端而略红,或有翠色斑纹相间者,色彩丰富,绿紫条纹如水浪,白色条纹如云朵,天成一幅行云流水图。石质细密润滑,色泽比端砚深,石品较少,太阳晒后容易开裂。按其色泽、纹饰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其分为五种,一是普通西石。二是紫石,为紫红色钙质泥岩。三是紫金石,其色如紫金。四是紫袍玉带石,把在紫石中贯穿有一条白筋者,此砚最为名贵。五是熊猫石,指砚石具有“白中晕黑,黑中晕白”的珍贵石眼,以及紧靠石眼存在着一小片绿色者。利用这种“巧色”可以生产出具有熊猫翠竹特色的“熊猫砚”。

宋明清 西砚一组

江山西砚,自明至清,一直被当作朝廷供品。其岩石坚实、光滑、细腻,又因长年浸渍水中,石质滋润,呵气可磨,不损亳,水贮其中,久不干涸,易发墨而博得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誉。相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喜爱书法,在其离杭州时,浙江的父老乡亲为表达对他的爱戴之情,携带许多地方特产夹路相送。而他只收了一方西砚,这一传说虽表明其为官清廉的风格,也说明西砚在当时已颇受文人青睐。据明万历年间《常山县志》载:“砚山在县南二十里,山产紫金石及金星石,或作砚,有紫石、有黑石,紫石中有白一条, 其名曰紫袍玉带,颇贵重,然不可得矣”。《浙江通志》(雍正本)载,明代万历年间,四方人多贸易,为西砚生产的全盛时期。清时,有雕砚艺人千余,聚该地从事制作。清道光年间 ,所产的紫金砚被列为贡砚,《贡笺》记载:"此处石质为水中石青,山半石紫,绝顶者尤 润,猪肝色佳,坚润如歙,最名贵者为紫石中带有白色一条,名曰:"紫袍玉带"。

西砚石品绚丽多姿,有紫金石、金星、玉带、青花等数十种,还有极其名贵的石眼。江山西砚其雕刻艺术在继承传统名砚的基础上,积极吸收本省青田石雕与东阳木雕的雕艺之长 ,大胆创新,作品设计新颖,刀法简练,造型美观,富有诗情画意。当代书画家沙孟海、诸乐三、胡铁生等曾分别题以“比得端溪”、“端歙齐芳”、“不下端歙”等到词给予高度评价。
江山西砚具有独特的风格,基调粗狂奔放,设计大方。多次被评为浙江省优质产品,并列入中国轻工业传统名产品列传。产品远销全国各大城市,并出口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

(5)

几十年的素手打磨,他终将灵动的生气注入了“西砚”

谷雨CHN

手艺与机器最大的不同,或许在于,手艺人心中的那份肆意灵动,赋予手艺以生命。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砚台“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宋代诗人王炎曾作诗称其为“石友”, 近代启功更是与砚台称兄道弟, 而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则看见好砚台就要拜……

本是一块石头的砚台,缘何受到如此礼遇?

或许是其厚重、端庄的品质,堪称文房四宝中最镇得住的物件。

但更重要的是,从一块石头到一方砚台,正是其中的磨砺和雕琢,赋予其一种生命力, 让石头尽显其本真质感的同时焕发审美情趣,方可伴随文人墨客一生。

正如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西砚传承人——徐则文所提及的那样:雕刻,并非一种全然的改造,而是还原,让其天然的品质显露出来,按照石头本应所是的样子转化为砚台。

我国的古砚品种多不胜数,西砚就是其中难得的一种。西砚的由来与地名有关,也与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有关。

阎立本曾在衢州为官多年,衢州在唐代时期曾被称为信安,因境内有条河名为“西溪”,后改称西安。作为画家的阎立本,同时也是一位制砚名家,为官时发现这里山清水秀,尤其是西溪旁边可做砚台的石材资源十分丰富,堪称一座砚山。西砚也就因此诞生。

按时间算来,西砚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能如此渊源流传,有两个重要因素。

一是滋润的质地。由于砚山靠近西溪,砚坑常年被泉水浸润,石头的质地变得十分滋润,使得西砚不仅出墨细腻,还可以确保墨汁长时间不干涸,因此很受文人墨客的青睐。

二是丰富的石料。砚山是一块宝地,有着无比体量的砚石资源,石头品质相当出色,品类繁多,有紫金石、青花石、金星石、玉带和极其名贵的石眼,不一而足。

如今的西砚传承人徐则文,对西砚的喜爱程度,远非常人所及。而他最初接触西砚雕刻的时候,仅仅只是将其当做一份谋生的工作,不曾料想未来会怎样。“那个时候,都是为了生活嘛”,他说。

然而这30多年下来,生活也因西砚而改变,他却也学会了让石头说话。

江山西砚传承人——徐则文

一块未经打磨的毛糙石头,又如何成为一方充满雅趣的砚台?徐则文说:“西砚雕刻,一般有三种设计方法:胚型、工艺和意念。”

胚型设计,就是根据石头本身的样子来做雕刻,并没有太多的发挥余地。工艺设计,就是按雕刻技法来做。雕刻技法包括薄意雕、浅雕、浮雕、阴雕、镂空雕、透雕等,更具有炫技的成分。

所谓意念设计,就是揣摩石头的本意,并按照自己的想象来雕刻。这是最难的,需要对一块石头的构造和习性深度掌握,根据石头表面的质料和纹理来构造,同时对自己的功底有相当程度的自信。换句话说,手艺人要与石头沟通,懂得每块石头的语言,再经由自己蓬勃的想象力让石头成为它本应所是的那一方砚台。

“像这块石头,看这个背面,天然的哦,这个就爬云一样的;这里呢,两条水平面一样的。那么做这个砚台呢,可能做‘夜阑卧听风吹雨’,可能做‘举杯邀明月’那些东西都不行的,可能雕复杂一点的山水看上去也不舒服的。你就是天然的,像这种意念往诗情画意一点,往自己的想法,把它一想,这是天然的利用……”

善与石头对话的徐则文,就是这样凭想象将山水和天地转化为一块石头上的诗画意象,并留在自己的心中和刀下。

这方小小的石头,沉甸甸的,蕴含着流经千年的历史文脉;清凉凉的,是文人墨客内心里那份与浊世对抗的清明自省;水润润的,映照出手艺人遨游于悠远天地间的自在孤独。

它是坚硬的,也是柔软的,它是大自然的精华所成,也是书写中华文化的容器。而手艺人,则是自然和文化的转接者,他们寻找它,打磨它,最后成就它,也成就自己。

(6)

“江山工匠”系列报道之六 徐则文:坚守文化 开拓创新

作者:陈恺文 邓琪

徐则文,江山西砚堂雕刻厂厂长。他一次性买断近乎停产的江山艺术雕刻厂及“西砚”商标,多年来坚守着这项非遗文化,让江山西砚走向全国,也走向了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徐则文,走进他的文化世界。
在市区一条小巷里,记者找到了西砚堂雕刻厂,一走进厂内,就看到几名工人正在精心雕刻西砚。从事西砚雕刻已30多年的徐则文,他说,自己之所以能坚守下来,为的是一份沉甸甸的非遗文化传承责任。
西砚堂雕刻厂厂长 徐则文:以前是一种爱好,现在可以说是一份责任。由于我接触西砚时间也比较长,想把祖先创下来的西砚品牌传统文化不能让它就这样绝迹掉了,后来我就把它买下来。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雕刻西砚可真是个细活,从在原石上作画到浅雕、深雕,精雕,然后打磨,整个过程都是纯手工完成,一件件精工细作的西砚产品着实令人叹服。
西砚堂雕刻厂厂长 徐则文:为什么原来会这么不景气,我们就从技术上把它改变,技艺上就是一直在变化,我们也在不断地创新。有好的产品以后我们在全国各地从网上电商这方面各个平台都把它宣传出去,发展下去。
文化,总是需要传承和发扬的。如今,西砚雕刻文化也走进了学校,在徐则文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江山中专,在该校西砚制作室,我们看到一群学生正在学习西砚雕刻,徐则文像往常一样又上前悉心指导。
江山中专副校长 王林玉:我们学校把这个西砚文化引进学校,让学生了解我们江山的西砚,把西砚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7)

江山西砚:千年赓续,文脉不绝

抽屉视频

本网消息 在凝秀南路268号,有一栋古色古香的建筑。白墙灰瓦,在对面绿树苍山的映衬下,显得静谧而安宁。一推开门,正在与工人交流装修事宜的徐则文笑吟吟地迎上来:“西砚博览馆计划在下个月布展结束,我们正在做装修的收尾工作。”

千年赓续,文脉不绝

西砚石料产于大陈山区夏家村幽谷深渊的西溪旁,砚坑常年被泉水所浸润,故石品极佳。西砚源于唐、发于宋、盛于明清,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因衢州古称西安,砚山前又有一清流名西溪,故名。

经过师傅一番雕琢的江山西砚,以“研之无声、贮墨不涸、遇冷不凝、呵气成雾”等特点博得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誉和钟爱。相传王安石游学江南,寄居于江山仙居寺时,曾收藏了一方产自江山的紫袍玉带砚,异常珍爱,一直带在身边;苏东坡任杭州太守时,毛滂以江山出产的一方紫袍玉带砚相赠,东坡欣喜异常,作诗回赠,并言“不敢轻示人”。

西砚制作技艺始于唐代,历经多个朝代传承发展,已十分成熟。但民国时期因战乱,西砚生产一度中断,解放后,江山县政府十分重视这一宝贵的文化技艺,由祝渭洋、祝鹏杭兄弟两人负责组建“江山艺术雕刻厂”,从此恢复了西砚的生产。徐则文与西砚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

1984年,高中毕业的徐则文,进入江山艺术雕刻厂当学徒,师从当时的厂长祝鹏杭,学习西砚雕刻技艺。自己的勤学苦练加上师傅的悉心指导,徐则文进步很快。渐渐摸通了门道后,徐则文的热情被激发了出来,在工作之余前往艺校学习国画、书法技能,系统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因为善琢磨、能创新,他很快被提拔为雕刻车间主任。

原本只是把学习雕刻当作谋生手段的徐则文,在日复一日的敲、凿、铲、刻中,不知不觉恋上了手中的这一方砚石,与西砚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0年,徐则文辞职创办了“江山市西砚堂雕刻厂”,过了三年又一次性买断生产经营权及“西砚”牌注册商标。随后,他对原来陈旧的设计、经营理念进行改革、创新,将原来单一的产品多样化,改浅雕为立体雕及透雕,使产品工艺更加精湛、视觉效果更加完美,销量不断提升,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大幅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一度“失宠”的砚台式样,又悄然回归。“古代的文人多喜素砚,款式简单,没有繁复的雕刻痕迹。而作为收藏品,素砚的价值较低。但近几年来,很多书法爱好者对素砚的购买率较高,我们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方案。”徐则文介绍。

“砚台发展史就是一部文人墨客书写千年的文化史,也是大国工匠研磨千年的文明史,而西砚又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徐则文说,为了让西砚制作技艺流传下去,他着手开展为西砚制作技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最终,“江山西砚制作技艺”于2009年被评为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则文被评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非遗传承,亟需新鲜血液

“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这个行业,应该是绝大多数非遗项目遭遇的普遍困境。”徐则文介绍,一名技师要熟练掌握砚台雕刻技艺并能独立开展工作,通常需要3至4年时间,而想要雕刻出更精美的砚台则需要更久,这要有坐“冷板凳”的耐心和毅力。如今,西砚堂里的师傅年龄大多在四五十岁,呈现青黄不接的窘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徐则文也通过多种途径,传承西砚文化,激发更多人对西砚制作技艺的兴趣。

从2015年起,西砚堂开展了每年一期的内容为西砚制作技艺的免费非遗培训,面向社会,不设任何门槛和条件地招生。因此,在每年为期一周的培训会上,男女老少同堂学艺的情景时常出现。“培训的前半段为理论学习,后半段为实践操作。我们会给每名学员发一块西砚坯料,让学员们自主创作雕刻,完工后就可以把作品带走。”徐则文说,此举也是为了给社会上对西砚制作技艺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个了解、学习西砚的渠道和平台。

此外,西砚堂还曾和衢州第二中等专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由西砚堂的师傅进课堂授课,教授西砚雕刻的技巧。学生雕刻的西砚作品还在衢州市级比赛中获奖。

西砚博览馆从2019年5月开始筹建,2020年10月正式落成,目前已进入装修工作的扫尾阶段。博览馆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共5层,内部将设砚史廊、西砚堂、百石苑、千砚斋、精品厅、体验区、传习所和销售部等8个区块。“前4个区块主要展现中华石砚的悠久历史、江山西砚的前世今生及各式各样的砚台品种款式,后4个区块则重在品赏精品、体验砚艺,推动西砚文化的传承发展。”徐则文说,自己准备在4楼开设非遗传学基地,定期邀请全市各小学的学生前来参观、体验、学习西砚及制作技艺,将非遗传承的种子播撒进孩子的心里。

西砚

西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明至清,西砚一直被当作朝廷供品。江山市工艺雕刻厂继承西砚传统技艺生产的各式西砚具有独特的分格,基调粗狂奔放,设计新颖大方。产品多次获省和轻工业部装璜奖,优质奖,产品远销全国各大城市,并出口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

(衢州)

西砚又称紫金石砚,为传统名砚之一。砚石产自浙江江山县与常山县交界的砚山。砚山溪水发源于江西西溪,此处原属衢州府,衢州古称“西安”,故名“西砚”。西砚始于明洪武年间。西砚石质水石者青,山半石者紫,绝好者颇润,其中以猪肝色最佳。西砚因材施艺,坚润似歙砚,最名贵的是“紫袍玉带”,即紫石中有白条带。

(8)

扑朔迷离的绍兴越砚

原创 赵粤茹 山河砚会

缘起

1981年7月下旬,浙江诸暨电除尘器厂在基建工程中,发现一座宋墓,位于现在陶朱山麓的菲达壹品小区内。

根据墓志可知,墓主为南宋通判董康嗣夫妻合葬墓。出土的“碧玉子”砚、山形笔架、犀牛纸镇等成为诸暨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此方“碧玉子”随形铭文砚,色青白相间,上有些许浸色。

诸暨市博物馆一直将这方砚错误地定为广东端砚。网上亦有人称其为“越砚”。实际它根本不是石砚,而是玉砚,非常明显的青玉材质,故而砚侧铭曰:“碧玉子”。

这方砚引起了我对家乡越砚的好奇,想搞清楚越砚的情况。

寻觅

身在会稽,却觅不见越砚踪影,关于它的介绍也只搜得2010年柯桥日报记者范红梅写的《越砚芳踪今何在》一文。

于是联系了绍兴的书画家和收藏家谢欣强先生,向他打听越砚的情况。谢老师很热心地找到绍兴晚报记者单建华先生,单先生不仅是记者,还是绍兴市收藏家协会秘书长,《绍兴收藏》杂志总编,请他帮忙寻找当年越砚厂的制砚师傅。

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找到两位当年的制砚师傅,还去越砚石的坑口进行了确认。

左起:赵师傅、徐师傅、谢欣强、单建华

2012年7月,我和正光从深圳赶赴绍兴,砚友周军携友从杭州赶赴绍兴,兴冲冲地打算一探究竟。

探访

越砚,也称越石砚,产于绍兴市平水镇唐家岙村一带。越砚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火山碎屑长石、石英、绿泥石、绢云母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大量地方砚种作为出口创汇的外贸产品,得到重视,获得新生,并蓬勃发展。在这个历史背景之下,越砚石也得以开采挖掘。1978年,当地政府组织民间艺人,在平水镇上灶村创建越砚厂,年产600方左右,砚台通过上海工艺品进出品公司远销到日本,换取外汇,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

但好景不长,从1982年起,“越砚石”就不止是越砚厂有计划地开采。坊间也有人开始自行开采越砚石,制作越砚。据原越砚厂制砚师傅介绍,坊间所制之砚做工粗糙,影响了越砚的声誉,而拥有较强技术力量的平水越砚厂,却因缺乏优质“越砚石”原料,被迫停产转业。同时坊间越砚生产亦未能维持多久。越砚如昙花般出现,很快又销声匿迹,难觅其踪。

越砚石产地,在唐家岙村对面,距离原越砚厂所在的上灶村大约3公里。

唐家岙村对面的越砚石产地

山脚处用于加固河床的越砚石

原越砚厂开采越砚石的坑口在山脚下,如今在上面修有水泥马路。山脚下有条小溪,就地取材,用越砚石加固河床,溪水里也散落着大小不一的砚石。

所站的马路下面就是当年的越砚石坑口

SPRING

周军、谢欣强、盛之伟、王正光、赵粤茹

制砚

从捡拾的越砚石料中择选三方,于2012年8月送至广东肇庆,特请程文、程八、梁满雄三位制砚名师依各自的砚雕风格制作成砚。

右一为程文

左一为程八

右一为梁满雄

成砚之后,梁满雄所制之砚赠与中华砚文化展览馆,以作砚种之补充;程八所制之砚赠与新昌美术馆馆长盛之伟先生;程文所制之砚,留于一笑斋,后又配以宫少冲制作的点彩漆盒。

程文所制越砚的原石

程文

2012

8月

越砚

宫少冲制点彩大漆砚盒

粤茹手拓

追源

有关越砚的明确历史记载,吾尚未见到。

但今人多根据张岱的《天砚》将越砚历史推至明朝末年,又根据金农在会稽山游览时拾得一石制为砚的故事,推测越砚产地。

然而细查深究一下,却觉不可信之。

张岱《陶庵梦忆》“天砚”讲了一桩砚事。

徽州的汪砚伯来到绍兴之后,当地藏石被搜罗一空。张岱托友人秦一生为他寻找砚石,遍寻绍兴城未得。狱中大盗拿出一方未雕刻制作的璞石,要价银二斤。此时张岱恰逢前住武林,不在绍兴。秦一生匆忙中不能辨别砚石优劣,就把它拿到懂收藏的张岱堂兄弟燕客处,请他过目。燕客指着砚石上的白色石眼说“黄牙臭口,只配垫桌子。”于是秦一生将砚石退还。未料当天夜里,燕客就到大盗处以三十金购入。又让汪砚伯制作成一方天砚(随形无纹饰的素砚)。一开始砚上有五颗小石眼,一颗大眼,名为“五星拱月”。又恐秦一生见到此砚,认出来,就铲去一大一小两颗石眼,只留三个小石眼。正所谓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最终还是被秦一生知道了,十分地懊恼悔恨,向张岱吐槽。两人于是立刻跑去索看。看到此砚为马肝色,滋润如玉,背面隐隐有条似玛瑙的白线,正面有三颗石眼,石眼高出砚面如驽眼,磨墨试之,着墨无声而墨沉烟起。 

注:燕客,本名张萼,号燕客,张岱的堂兄弟,《陶庵梦忆》卷八《瑞草溪亭》一文的主人公。

张岱《陶庵梦忆》卷一“天砚”原文

少年视砚,不得砚丑。徽州汪砚伯至,以古款废砚,立得重价,越中藏石俱尽。阅砚多,砚理出。曾托友人秦一生为余觅石,遍城中无有。山阴狱中大盗出一石,璞耳,索银二斤。余适往武林,一生造次不能辨,持示燕客。燕客指石中白眼曰:“黄牙臭口,堪留支桌。”赚一生还盗。燕客夜以三十金攫去。命砚伯制一天砚,上五小星一大星,谱曰“五星拱月”。燕客恐一生见,铲去大小二星,止留三小星。一生知之,大懊恨,向余言。余笑曰:“犹子比儿。”亟往索看。燕客捧出,赤比马肝,酥润如玉,背隐白丝类玛瑙,指螺细篆,面三星坟起如弩眼,着墨无声而墨沉烟起,一生痴瘛,口张而不能翕。燕客属余铭,铭曰:“女娲炼天,不分玉石;鳌血芦灰,烹霞铸日;星河溷扰,参横箕翕。”

今人一般引用张岱《陶庵梦忆》“天砚”作为越砚之最早文字记载,把“越中藏石”默认为越地所产石头,即越砚石。然而,细品一下,却觉不能如此简单地划等号。

一是绍兴藏家历来有收藏歙砚石、端砚石等诸石,所藏之石不一定是当地所产之石。也正因如此,徽州的汪砚伯才来到绍兴,搜罗砚石,刻以古款,卖得高价。二是以张岱《陶庵梦忆》“天砚”所述石品特征来看,此石更似端砚,马肝色,有石眼,背面还有疑似白色的冰纹或石英线。越砚石,至今未看到有石眼。

金农捡石制砚之故事见于《越砚芳踪今何在》的报道,其中说到:“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著名书画篆刻家金农,在会稽山游览时曾拾得一方石,因石色美观,石质滋润,心中甚喜,带回扬州后经过精心雕琢制成一方佳砚,爱如珍宝。从此越砚之声誉日上,被列为名砚之一。”

然而翻遍《冬心先生集》、《冬心先生续集》和《冬心斋砚铭》,均未见,不知文中所言出自何处。

END

(9)

浙砚.越石砚

作者:山在河边

绍兴长方平板越石砚

溪韵阁藏砚

产地:浙江绍兴

坑口:唐家岙

砚式:长方形平板砚

规格:15.2×10.3×3.3厘米

石品:砚色深紫,青花,翡翠带,金线银丝

简介:绍兴越砚产于浙江绍兴市城东南约11公里的会稽山区平水上灶乡一带,因古代越国的首都在会稽得名,制成的砚台称越石砚、会稽越砚或简称越砚。越石砚石质稠润细腻,呵气成云,研磨无声,发墨似漆,不损毫颖,色泽妍丽。有紫、青、黑几种。花纹有青花、鱼脑、蕉叶、金丝、银丝、紫袍、玉带、虎皮、美人红等。

访砚:上世纪70年代,越砚曾通过上海出口日本等东南亚国家,上海砚友因此而收集了一些越石砚板。这一方正是从上海砚友手中转让所得。后又向该砚友购得一越砚板,与山西砚友换得静乐紫石砚一方。

详述:

绍兴越砚产于浙江绍兴市城东南约11公里的会稽山区平水上灶乡一带,因古代越国的首都在会稽得名,制成的砚台称越石砚、会稽越砚或简称越砚。上灶乡为春秋欧冶子为越王铸剑设灶之地,亦称欧乡。越石系下元界双溪坞群火山碎屑岩中夹泥岩,为浅变质安山质凝灰岩及凝灰质粉砂岩,赋存于元古代双溪坞群地层中。

越石砚石质稠润细腻,呵气成云,研磨无声,发墨似漆,不损毫颖,色泽妍丽。有紫、青、黑几种。花纹有青花、鱼脑、蕉叶、金丝、银丝、紫袍、玉带、虎皮、美人红等。石中隐现青色花纹的称青花,隐现绿色花纹的称蕉叶,形似虎皮纹样的称虎捺,中镶玉色条纹的称玉带,呈紫红色花斑的称紫袍和美人红,在紫红色花斑中镶嵌白色方解石脉条纹的则称紫袍玉带。石坑有上岩、中岩、下岩之分,其中以下岩所产为上品。

明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记》中就叙述到以“越石”琢成“著墨无声而墨沈烟起”的“天砚”,视为珍品。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著名书面琢刻家金农,在会稽山游览时曾拾得一方石,因石色美观,石质滋润,心中甚喜。带回扬州后经过精心雕琢制成一方佳砚,爱如珍宝。

鲁迅先生的儿子周海婴,得悉故乡产的越砚声振中外,十分关注,专门把它介绍给当时的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吴作人先生和北京专营文房四宝的荣宝斋。周海婴率团访问日本时,还将越砚作为厚礼赠送给日本友人,深得国内外名家好评。

历史上,越砚只是民间艺人小规模的手工艺品,市场上流通量不大。直到1979年以后,才是其产销的全盛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越砚作为外贸产品而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当时的县手工业局因势利导,利用“越石”资源,组织民间艺人,在平水镇创建了越砚厂,年产也不过600方左右。从1982年起,由于“越石”产地自行开采和仿制,致使产品的质量下降,影响了越砚的声誉,而拥有较强技术力量的平水砚台厂,却缺乏优质“越石”原料,被迫停产转业,至今越砚生产尚未恢复正常。2010年7月11日,柯桥日报的记者写了一篇《越砚芳踪今何在?》的报道,记述了绍兴谢先生受友重托,寻找一方绍兴历史名砚——会稽越砚数觅未果的故事。

上海曾有砚石爱好者专程去绍兴寻访越石,据说在砚坑附近农村水渠沟边,寻得一块砚石,开成几方长方砚板。

(10)

缘起西砚说浙砚(访砚记趣之九)

山在河边

缘起西砚说浙砚

——访砚记趣之九

我收藏的第一方砚台是西砚,说来藏砚缘从浙砚而起,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尽管无镇藏之名砚,却也收藏了百拾来个品种的砚台。有人在网上看过我买的砚台,甚至说我买了一堆垃圾。即便如此,我还是乐此不疲。
浙江的石砚尽管不多,称名砚的也没有,但米芾的《砚史》、曾兴仁的《砚考》等多部砚书,对浙砚均有所记载。其实,浙江的砚最早应该是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砚,当时有“南瓷北石”之说。釉色青莹的越州窑瓷器在浙东宁波、余姚、上虞、绍兴一带烧制成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于是除继承汉代石砚、陶砚外,青瓷砚也应运而生。这些青瓷砚,近年来也时有发现。
石砚中当数温州华严尼寺岩砚最为著名了。华严尼寺岩砚,也称温州石砚,又称永嘉石,因砚材罕见,成为极为珍贵的砚品。开采的历史久远, 已不可考. 石质温润, 向日视之,与方城砚相似,也磨墨不热,无泡沫,但发墨墨色漆黑生光,扣之声平无韵。石色赤紫, 满面小黑点, 及白玉小圆点散布其上, 因白玉点玉质较坚实, 易于发墨。“磨墨不热,发墨生光,色赤有白点。”(米芾《砚史》)有人以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用古砚,多为爱用此石制成。但华严尼寺砚存世很少,问及当今温州朋友,知此砚者甚少。
西砚,产于浙江江山大陈岭乡和常山青石乡一带,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因这里在唐咸通年间(公元860-873年)属西安县,而出产砚石的大陈岭乡砚山前有一清流名“西溪”,故用此石制成的砚台称“西石砚”或“西砚”。明万历年间为西砚生产的全盛时期,采石制砚者达数千人。明末西砚生产衰落,至清代才得以复兴,地方官常将优质西砚献给皇帝。现知其砚石为钙质泥岩,赋存于上奥陶纪系黄泥岗组中。按其色泽、纹饰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其分为五种,一是普通西石,现今每年用此石制成的砚达10万方以上。二是紫石,为紫红色钙质泥岩,年产这种石砚约1000方。三是紫金石,其色如紫金,年产这种石砚约三、五方。四是紫袍玉带石,把在紫石中贯穿有一条白筋者,年产这种石砚约一方。此砚最为名贵,每方砚售价达人民币1万无以上。五是熊猫石,指砚石具有“白中晕黑,黑中晕白”的珍贵石眼,以及紧靠石眼存在着一小片绿色者。利用这种“巧色”可以生产出具有熊猫翠竹特色的“熊猫砚”。江山艺术雕刻厂在六年中才生产这种石砚一方,极为珍贵,售价很高。开化产石制的开化石砚,也叫西砚。所产的黑石坚润有似歙石,用以制砚颇佳。大者有三尺,但多不发墨。曾兴仁在《砚考》里称其“坚润次歙石,不甚发墨。”
越砚,越石产于浙江绍兴东南会稽山麓上灶乡,因古代越国的首都在会稽(今绍兴),故名。用它制成的砚台称“越石砚”或“越砚”。明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记》中就叙述到以“越石”琢成“着墨无声而墨沈烟起”的“天砚”,视为珍品。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著名书面琢刻家金农,在会稽山游览时曾拾得一方石,因石色美观,石质滋润,心中甚喜。带回扬州后经过精心雕琢制成一方佳砚,爱如珍宝。由于该砚可呵气成液,磨墨无声,发墨而不损毫,因而使越砚更加闻名于世。越砚特点是石质稠润细腻,呵气成云,磨墨无声,就水研墨似漆,发墨不损毫颖。现知其砚石为凝灰岩及凝灰质粉砂岩,赋存于元古代双溪坞君地层火山碎屑岩中。其颜色为青或暗紫红色,花纹有三种:一是虎捺,纹饰像虎皮;二是蕉叶,指砚石中隐现的青绿色纹饰;三是紫袍玉带,指在紫红色花斑中所镶嵌的白色方解石脉、外观如“玉带”的纹饰和呈现紫红花斑的紫袍、美人红等。
青溪石砚,青溪石又称“青溪龙石”、“青石”,以产于浙江淳安(旧名“青溪”)西乡龙眼山龙潭瀑布中段而得名。用它制成的砚石称“青溪石砚”或“青溪砚”。相传至迟在清代即有人在此采石,以制作砚台、石碑等。其砚石为灰黑色粉砂质板岩,赋存于奥陶纪系地层中。根据其颜色、质地、纹饰不同,砚石可分为三种:一是云龙,具有云纹,且布满了“金星”。二是雨夹雪,在灰黑色砚石上镶嵌着颗颗“银星”。三是眉子,在砚石中布满了眉毛状“金丝”,宛如流云飞升。
奉化石砚,“如细墨描写,或寒林烟雾,可作砚。”(杜绾《云林石谱》)色微黄,扣之有声。其纹横裂,亦可加工磨治为砚。还有观音石砚,石产于温州永嘉砚溪,温润不及产于溪中者。
身为浙江人,浙砚收藏却甚少,除了我在青瓷砚一文中谈到的青瓷砚,有可能是越瓷,且又不能断定。我仅收藏到《初次涉砚》中谈到的江山西砚,这方随形砚,高23厘米,宽18厘米,厚3厘米,应为普通西石所制,通体乌黑。砚额刻的是丹霞第一奇峰——江郎山,设计新颖,刀法细腻。
最近,一位网友告诉我,四川也有一种西砚。它是以中国西部金沙江,雅龙江流域,螺髻山脉的大自然冲击石,沉积岩,冰川石,珍珠石为原料,引进安徽歙砚高级刻砚技师精心雕琢而成的新型砚种。因生产地在四川省大凉山西昌市,故名西砚,又名建昌砚。四川西砚不仅具有石质细腻,层次分明,色彩丰富,手感舒适,发墨好,不损毫,贮水不耗的优点,同时具备了诸多名砚砚石所有的黄绿标,金银线,火捺,金星,石眼,胭脂,玉带,封冻红,水草化石等多种特点,色彩斑斓,美轮美奂。再经名家创意构思,精心设计,雕凿而出的西砚,自然是砚中奇葩,被众多书画家视为佳品,也是行家收藏的热门品类。

(11)

浙江省绍兴市当地特产——会稽越砚

越砚在国内享誉已数百年。产于浙江绍兴市。越砚的特点是石质稠润细腻,呵气成云,磨墨无声,就水研墨似漆,发墨不损毫颖;在工艺上,刀法洗炼、线条明快、结构疏朗,图案自然和谐,独具风格,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越砚选用绍兴城南会稽山的“越石’雕刻而成。越石有黑涂涂、紫莹莹、青光光等几种。具有青花、鱼脑、虎皮、金线、银丝、蕉叶、玉带、紫袍、美人红等自然花纹。质地优良,色泽光洁,为制砚佳品。《冬心集》载,金冬心曾游会稽山麓,拾一石沾砚,爱不释手,认为砚之上品。雕砚根据石纹、石色,按石色层次变化,进行构图造型,因材施艺,精心布局。砚台雕刻分:高、低、薄、中等,还有多层的浮雕,工艺精细,别出匠心。雕后经细打、精磨、上油和拳磨,配以红木,花梨木等砚盒。越砚质细不滑,发墨细连不损毫,磨之无声,呵气成云,色致妍丽。

(12)

鲁砚:一种石头的记忆

澎湃新闻韩少华

< bosszone="Ncomm" data-linktype="2"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Gp9P1rFzaUTRTIF7vCa9IR7EOvM7UpRJ4a2sTpTB3eNRLoxcDuvQicV9SCnnKnK62bLkhMAiciaZJuPGLgKicXPFicw/640?wx_fmt=png");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position: left 0px;font-weight: bold;font-size: 13px;font-family: tahoma;" target="_blank">0

[摘要]制砚主要靠石,鲁砚之石成于洪荒的地质时代,伴随中国传统的书写文化与人文理想而兴,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被归于亟待抢救的文化遗产。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随形砚,砚岗刻有篆书铭“青州红丝砚”。

山东属古九州中的青州,《尚书·禹贡》有记:“海岱惟青州……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莱夷作牧。厥篚檿丝。浮于汶,达于济。”

在盐、絺、海物、铅、松等物产之外,还要记录下“怪石”,齐鲁之地的石材之丰富多样可见一斑。

因此,也难怪上世纪70年代之后,山东籍工艺美术家石可老先生在踏遍山东半岛的山山水水,摸清了红丝石、淄石、尼山石、徐公石、浮莱石、田横石、砣矶石、金星石、温石、燕子石等多种鲁石在当时的分布情况以及特性和特色之后,会产生以“鲁砚”命名这一荟萃山东半岛各个砚石种类的砚种的想法。

1978年,山东的各个砚种在北京团城集中展览,展览定名“鲁砚汇报展”,石可随后又于1979年出版了《鲁砚》和《鲁砚谱》两本著作,最终确定了“鲁砚”之名。

鲁砚名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克唐无疑是其中代表。曾有人赞誉他的作品“取天工之造化,构思新颖、手法质朴、简洁抒情,赋顽石以生命”。从石可弘扬鲁砚到刘克唐雕砚,再到今天。在这40年中,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发生的变化却很惊人。山东半岛,因地质运动而生的“怪石”,经历各封建王朝而兴的不同砚种,以及伴随着改革开放而一路走到今天的“鲁砚”,究竟继承着何种传统?传承着多少文化?面临着什么困境与发展机遇?

在山东鲁砚协会顾问、深圳大学王正光教授指点下,澎湃新闻赴青州、长岛和曲阜三地,访青州红丝砚、长岛砣矶砚与曲阜尼山砚之古迹与现况,窥看鲁砚在山与石、海与岛间传承的掠影,寻觅在文化与经营间今日鲁砚所循之道。

青州之石

青州红丝石的名气,且不必说西晋张华《博物志》的“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唐代柳公权《论砚》的“蓄砚以青州为第一”,宋代欧阳修《砚谱》的“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和苏易简《文房四谱》的“天下名砚四十余品,以青州黑山红丝石为第一”等“第一”的记述,且说,曹雪芹之祖父曹寅校刊印《砚笺》,其中记有:“红丝石为天下第一石,有脂脉助墨光。”曹寅之幕僚张云章在《闻曹荔轩银台得孙却寄兼送入都》中吟道:“天上惊传降石麟,先生谒帝戒慈辰。俶装继相萧为侣,取印提戈彬作伦。书带小同开页细,凤毛灵运出池新。归时汤饼应召我,祖砚传看入座宾。”因此,有人认为曹氏的“祖砚”或许即红丝砚,而更有指脂砚斋的“脂砚”即红丝砚,竟似乎《石头记》的石头也就是红丝石了。一时间,附和者有之,批驳者有之,成了一段公案。

此说虽然不牢靠,但是并不毁青州红丝砚之名。

石本天成。为了寻鲁砚之踪,石可曾于1978年春至青州黑山红丝石洞,两次探采仅得一小块,“其质较一般红丝石稍软,紫红地灰黄刷丝纹,质嫩理润,色泽华缛而不浮艳,手拭如膏,似有游液渗透,与墨相亲,发墨如泛油,墨色相凝如漆”,感慨“无怪柳公权、欧阳修、唐彦猷、苏易简重红丝石砚,誉为诸砚之首”。

由山东省鲁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文德带路,澎湃新闻记者访青州黑山,一探昔日的红丝石坑。

黑山全貌

黑山又名黑龙山,位于青州城西40里的邵庄镇,海拔450米,因石黑如墨而得名,相传过去曾是佛道两家共同开发的道场。其山势东低西高,主峰向南一弯,宛如一条昂首的黑色巨龙。

黑山上的石头都是标准的青石,从山脚至山腰,可踏着石阶而上。李文德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并不是人工修建的阶梯,而是人们上下山常循之路、反复踩踏下暴露出来的山石。至半山老母洞再往上,就没有石阶路可走了。缘灌木掩隐的小路渐行渐上,沿途李文德也常常指出偶然见到的夹杂于青石断裂层中的红丝石苗,不时地能发现显而易见的新盗采的痕迹。

至山中上部,有相隔不远的三处地点就是黑山红丝石的“唐洞”、“宋洞”和“明清洞”了。

如今,“唐洞”已经被保护性填埋,高不过1米的洞口以可还原的材料填充掩埋,无法一窥其中究竟,洞口之上依稀镌刻有字,而模糊不清,似“大唐中和”年号。

唐洞,已经被保护性填埋了。

据青州红丝砚协会副会长杜吉河介绍,继石可带队考察青州黑山红丝石,在唐宋洞上层发现有薄薄的矿脉之后,直到2012年,才又发现了“宋洞”和“明清洞”。

宋洞,洞口刻有大观四年等字样。

“宋洞”即从“唐洞”在东行约70米,洞口上约1米多的地方刻有“大观四年七月二十三日李海”字样,估计为采石者所刻,洞口目前被山石土所遮盖,除去石土之后也仅容一人匍匐而入。据杜吉河介绍,洞深约20米,观察洞内砚石,主要分上下两层,以下层石质为优。

就在“宋洞”边上,即是“明清洞”。目前,其局促入口也同样被土石大树遮掩。

宋洞(左)与明清洞(右)全景,相隔很近。

据石可《鲁砚》记载,在黑山各处石洞历年采石所留的崖壁题刻,应当还有“大元至正二年”、“洪武二年”、“弘治士年”、“大清乾隆”、“道光二年”、“同治三年”、“光绪三十四年”、“民国十四年”等。

现代发掘的黑山红丝石坑口则有从“文革”后期开挖的“基建连坑”以及1984年青州市石雕工艺厂成立后发现并挖掘的“松林坑”等。迄今为止,“青州黑山从古到今共有新老红丝石洞40余处”,杜吉河介绍说。

已故青州石雕艺人高学志曾为青州红丝石砚这一文化遗产的开发与研究作出过突出贡献,从1970年代末带领其三个儿子从事红丝石的开采、加工、研究,如今,高学志老人的孙子高东亮继承祖父遗志,先后拜刘克唐、姜书璞为师,致力于红丝石砚的开发研究,现为红丝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

杜吉河是青州红丝砚协会副会长,也是一名砚工,在黑山脚下的邵庄镇开了一家前店后坊的“古州聚宝斋”,算是砚工中生活不错的。

从黑山回到青州市城区,进了按照古城风貌打造的宋城,工艺民俗的店铺鳞次栉比,或许因为并不是周末,加之暑气蒸人,街上行人寥寥。

在李文德的红丝砚店铺里,他翻检资料,告诉记者:“到明清时期,由于经济、战争等原因,加之资源稀少,开采难度大,红丝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直到2000年之后,在黑山多处发现了红丝石矿脉,因此近几年,政府主管部门对黑山作了科学规划,遵循保护生态、合理开发的原则。”

说到红丝砚的历史,不能不提宋代书法家米芾,他在《砚史·用品》中记:“理密,声坚清,色青黑,白点如弹,不着墨,墨无光,好事者但置为一器可。红丝石作器甚佳,大抵色白而纹红者慢,发墨,亦渍墨,不可洗,必磨治之;纹理斑石赤者,不渍墨,发墨有光,而纹大不入看。慢者经暍则色损,冻则裂,干则不可磨墨,浸经日方可用,一用又可涤,非品之善。”

对于米芾牢骚满腹的评价,李文德笑说:“红丝砚石品不同,导致优劣差别很大。高品质的红丝石产量很小。米芾或许就是没有遇到好的红丝石吧。”

李文德收藏的青州红丝砚。

即将离开青州之际,李文德坚持要带记者去一次青州博物馆,“哪怕就20分钟,看一眼龙兴寺佛造像”。1996年出土的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包括北魏至北宋延续500年间的石、玉、陶、铁、木和泥造像200余尊。观赏之际,李文德说:“每有朋友来青州,我都一定要他来看。这北魏、北齐时代的佛像,以青州的石头雕刻的,就是要比唐代用河北的石头雕刻出来的那些更有神韵。”

从黑山到宋城再到青州博物馆里的龙兴寺佛造像,这次青州之行似乎就是这样在石的神韵中游走着。似是访砚,其实寻到了青州之石。

蓬莱之岛

在鲁砚的诸石材中,砣矶石可谓十分特别。张希雨在《鲁砚及其地质特征》中这么描述砣矶石:

砣矶石产于长山列岛(庙岛群岛)的砣矶岛西海岸,故称砣矶砚石。

砚石成分均一,质地致密,硬度3-4之间,既不吸水,亦不透水,颜色黑润,群星闪闪,宛如无月星空,又似地上雪浪滚滚,惊涛拍岸,纹彩深似龙潭秋水,碧波粼粼,映日泛光,故又称“雪浪金星砚”。

这产自砣矶岛的“雪浪金星砚”曾引乾隆皇帝赋诗一首:“驼基石刻五螭蟠,受墨何须夸马肝。设以诗中例小品,谓同岛瘦与郊寒”。乾隆喜爱书画,也爱砚,然而在常用被喻为“马肝”的端砚之余,偶尔用到了一方砣矶砚,体验了一番之后,觉得砣矶砚和端砚如同唐代的贾岛和孟郊一样,各具千秋,互有特长。如今,乾隆御用的那方砣矶砚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在民间则很少能寻觅到砣矶砚的踪迹。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御题的砣矶砚。

为了一探这出自海岛的“雪浪金星砚”,澎湃新闻记者向蓬莱而行。

从蓬莱搭渡轮上长岛,如今才不过45分钟。记者至长岛拜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砣矶砚传承人、今年已75岁的王守双老先生。

谈及砣矶砚,王守双犹记得在童年时,长岛的渔家子弟每逢学龄,长辈便寻一块砣矶石锯作长方形,作为砚台。

就地取材或许是海岛居民的习惯了,然而加以修饰便成贡品。然而,今天45分钟航程的海路,在当年便成海天之隔。王守双介绍,他幼时岛上居民鲜有常常往来蓬莱,大多数甚至终其一生未离开出生的海岛。目前在岛上所见古旧的砣矶砚,以不加修饰的为主,而少有略做整饬的,王守双估计恐怕是当年在岛上开馆授课的私塾先生约岛上匠人所制。

因为交通不便,哪怕有负责督办贡品的官员,历朝历代流出岛外的砣矶石仍寥寥无几。然而,却因为北京故宫所藏的这方乾隆提了诗的砣矶砚,才让王守双与砣矶石结下至今36年因缘。

王守双制作的砣矶砚。

如果要写一部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各个砚种的发展历史,可能都跳不过“日本商人”。且不说端砚、歙砚最初大量供应日本市场换外汇的事了,且问与中华文化藕断丝连的日本商人在战后经济腾飞之际有放过历代砚谱所载的哪一个砚种吧。当澎湃新闻记者访黑山红丝石洞之际,也听闻在上世纪80年代有年逾古稀的日本书道人物为一观红丝石洞而坚持攀山的故事呢。在上世纪70末,也是日本商人在北京故宫看到了乾隆御提“谓同岛瘦与郊寒”的那块砣矶砚,于是多方寻找到了山东蓬莱长岛砣矶人民公社,要求订货。据王守双回忆,当时的公社领导为了完成这个既是政治又是经济的任务,遂预备成立砚雕车间。王守双当时是岛上少有的拥有高中学历的人才,那时候正做着海木匠。当年的海木匠,又称为大木匠,专指造船的木匠,在岛上非常受尊敬,收入也很高。因其善木工,王守双被调进了砚雕车间。

当王守双造完手头正在造的船赴砚雕车间时,已经过去了9个月,而砚雕车间也因为质量不过关,失去了日本客户,而倒闭了。面对人去楼空的景象,王守双遂利用旧址成立了长岛县工艺美术社,一方面向其他砚种学习砚雕技术,一方面寻找生存的机会。

王守双的回忆文章有录:

“就在我最为艰难的时候,我发现了另一个商机。在海岛的岸边上,到处是被风浪侵蚀的玲珑剔透的风景石,这些石头不管是纹路还是色彩,每一块都是不加雕琢的艺术品。我选了几块石料,做了几盆山水石盆景,拿到青岛花卉门市部试销,没想到第二天就售出一盆。”

石盆景之后,王守双又开发了“石画盘”、“石挂屏”等产品,销路都非常好。不到四年,就盖起了一栋3层办公楼。

“在异常顺利的路上,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忘记我的主业。虽然砚台的销路也在直线上升,但仍不能达到我的要求。我下决心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请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专家,征求意见,生产出一批各种风格的砚台,使各种欣赏水平的人,都能选中我的产品。不久砚台的产值不断创造新的纪录,并走出了国门,销往日本及东南亚国家。”

不久之后,王守双被调到县里的工艺美术装潢公司,不到两年又被调到长岛县科学技术开发中心担任主任。暂时告别了与砣矶砚为谋的日子。从社办工厂到县城的公务员,王守双很为人羡慕,但是他却说并不开心,一方面是错过了几次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喜爱的制砚的工作。

直至2002年退休之后,王守双才重新办起了砚台厂并有了自己的展馆。王守双说:“我现在不为经济而忙碌,可以干自己喜欢的事,砚台、盆景、书法、绘画、摄影……”

然而,谈到砣矶砚的石材,王守双不无伤感。今天,从长岛再去砣矶岛,又要将近1个小时,而在整个砣矶岛,在地表能够找到的砣矶石开采点只有位于岛西侧悬崖下面的一个地方。那里距离岛民居住的村子比较远,人迹罕至,而今日因为塌方等缘故已经无从取陆路探访石坑了。

王守双提供的砣矶石洞远景,洞口已经因塌方而被掩埋。

夏季是长岛的旅游旺季,热闹的全然不似一座海外弹丸小岛,而岛上早已修好了路、盖满了楼,走进了现代化的情境。除了王守双的砚石展馆,也有多家专营砣矶砚或砣矶石的店面,王守双说这大多是他的徒弟或者从前的员工开的。一方面是人的学习琢磨与经营,一方面是环境的变化,砣矶砚已经不再神秘了。

在王守双的工厂,澎湃新闻记者看到他带着徒弟正在制作一方新的砚台。琢石谋艺,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而在“仙境”蓬莱外的海岛上,“雪浪金星砚”也被琢磨掉了神秘的面纱。

仲尼之山

与砣矶砚同样神秘的,还有尼山砚。

张希雨在《鲁砚及其地质特征》中这么描述尼山石:

尼山石为柑黄色泥质石灰岩,因产于曲阜城东南约30公里的孔子诞生地尼山而得名。据了解古代开采砚石之地在尼山东北周家村前的砚石沟。

尼山石的产地位于鲁西尼山穹窿构造带上……为由含生物碎屑及海绿石的石灰岩夹泥质石灰岩透镜体组成。此泥质石灰岩透镜体,即“尼山石”砚料。尼山石呈蓝灰色,风化后显上黄、姜黄、柑黄色,具微晶结构,块状构造……但暴露于地表的灰黄色尼山石不宜制砚,而深部新鲜的柑黄色尼山石方可制砚。其特色是在柑黄色石面上,呈现有褐墨色松花纹,具松花纹的为制砚之上品,近几年在尼山五老峰下发现了新的砚石原料产地,新的尼山石亦产于石灰岩的夹层中,厚约4-15厘米,柑黄石面有疏密不均的黑色松花纹,质地细腻,或其石褐黄,遍体有青黑色松花纹的砚材,为尼山砚中之佼佼者。

李春汉制作的尼山砚。

尼山石雕刻师李春汉是这样形容尼山砚的神秘:“尼山砚出自尼山脚下的砚石沟,因为尼山是孔子诞生地,历来为孔府视为禁地,不让外人动其中一草一木一石,所以,除了孔氏家族自己采石使用之外,仅有进贡皇室的一部分。正因其流传很少,也从未成为流通的商品,因此较少为人所知。”今天,尼山及附近区域被列为保护区,草木石料同样不得擅动。

李春汉在带记者访尼山之前,先来到了尼山东北的周家村。村子紧邻尼山,有几户人家的屋子几乎就要靠着围绕尼山而设的铁丝围墙了。从周家村有一扇边门能进尼山,村中老乡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因为村子里村民的墓地历来在山麓的另一边,因此每逢丧事或祭奠先人的日子,还是要打开这扇边门让村民进出。

在村子里,即可望见尼山的中峰。

尼山原名尼丘山,孔子父母“祷于尼丘得孔子”,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后人避孔子讳称之为尼山。尼山海拔340余米,山顶五峰连峙,惟中峰为尼丘。中峰东麓有孔子庙和尼山书院等建筑物,另有五老峰、鲁源林、智源溪、坤灵洞、观川亭、中和壑、文德林、白云洞等所谓“尼山八景”。

在尼山孔庙东院的讲堂后,就是砚石沟,据李春汉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来这里考察时,还能捡到很多砚石碎片,现在则根本很难再于砚石沟找到砚石了。

尼山孔庙书院背后的砚石沟。

宋代文人李之彦曾在其所著的《砚谱》中记载:“鲁国孔子庙中石砚一枚,甚古朴,孔子平生时物也”。《兖州史志》记载有,明代万历二十四年,尼山砚开始被列为孔府敬献皇宫的贡品。清代乾隆年间的《曲阜县志》则录:“尼山之石,文理精腻,质坚色黄,有疏密不匀的黑色松花纹,石面细腻,抚之生润,制作砚台、下墨利,发墨好,久用不乏,得之不易。”然而,从清末至“文革”期间,尼山砚一度从人们的生活和记忆中整整消失了近1个世纪。

1978年,曲阜市工艺美术厂聘请曾在孔府中做过雕刻匠人的贾玉潼为厂长,重新恢复生产尼山砚。曲阜市工艺美术厂先后开发了“松花砚”、“葫芦砚”、“古琴砚”、“书简砚”、“古柏砚”、“竹节砚”、“芭蕉砚”等多个尼山砚品种,以及各种规格的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旅游小砚。

李春汉是在1986年进曲阜市工艺美术厂的,当时年仅17岁。他拜贾玉潼为师,在当时的尼山砚车间主任丁辉领导下开始雕刻尼山砚,从此就与尼山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1987年,李春汉在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参加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大奖赛,以汉代画像“砖及瓦当”为主题的作品荣获“优秀奖”。之后又先后参加了“鲁砚”创制者石可主持的“孔子七十二贤碑”(现展示于曲阜孔庙西院)的复制及“孔子圣迹图”(现展示于曲阜孔庙诗礼堂)的雕刻工程,不仅雕刻技术日益精进,对儒家文化也在耳濡目染下有了更多的体会。

李春汉制作的尼山砚。

砚石沟当时也几乎无石可取,曲阜市工艺美术厂与石可协作在尼山五老峰下找到新的石坑,产量不大,仅供尼山砚车间利用。

因此,尼山砚车间的规模也不大,培养的技术力量又少。据李春汉说,同侪仅3人,先后于上世纪90年代调离,此后就尼山砚车间就没有再制作。

李春汉虽然离开了工艺美术厂,但二十几年来,一直没有放弃尼山砚石的寻找和收集。如今,他管理着曲阜三宝艺术馆,并以此为基地开辟工作室制作尼山砚。

谈起尼山砚的石材,李春汉认为他一直相信尼山石不会消亡,“那是因地质活动而产生的,虽然只有3到6厘米的薄薄一层,但是在尼山附近的地下全都有,只是大部分埋得很深,没办法开采利用。”

李春汉约朋友一起走遍了整个尼山山脉,也访遍附近村庄。“也就是两三年前,我们发现了新的尼山石,就在尼山脚下的村子里。”李春汉说。

砚本为石。其本质为石,其用途为文。今天哪怕鲜少有人用砚来作书写之途,其石的本质则永不会消亡,自然史与文明史在这里产生了碰撞。在李春汉看来,今天的尼山砚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因此离开了尼山是不成立的。

石头的记忆

李春汉现在除了制作尼山砚之外,还参与一些促进孔子文化研究与推广的组织。他告诉记者,他研发制作尼山砚及其系列艺术品不是以销售营利为目的,在与企业的合作办起的曲阜三宝艺术馆,主要用以展示他多年来创作的尼山砚。

为了推广尼山砚,李春汉会把制作的砚台赠送书画名家,并求墨迹画作。李春汉说,他也会把尼山砚石赠送给当代有名的砚工,一般会送去两块,让砚工体验一下尼山砚石的特征,求这些制砚名家制作一方尼山砚以供三宝艺术馆展示,而砚工自己则也能留下一块。

此外,李春汉还把尼山砚连同曲阜楷雕和碑帖精品一起展示出来,作为文化产品,靠着曲阜的旅游资源来传播尼山砚文化。

或许,这些引入当代传播与经营观念的举措,对传统的砚台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山东地区的砚石在1949年之后,自1970年代末由石可推动而得名,将近半个世纪至今,终于也成立了鲁砚协会,统合山东的各个砚种。山东省鲁砚协会会长执行会长傅聿胜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目前,鲁砚协会每年夏天都会举办砚文化培训,“今年举办到了第二届,请来了鲁砚和端砚的制砚大师。培训班面对各个砚种的年轻骨干,说文化、说制砚、说经营,为期近10天”。在培训班期间,也会要求鲁砚各砚种的制作者带来自己的得意作品,举办评选,傅聿胜会长也会邀请一些有经济实力与文化品位的朋友来参观评选前的陈列展示,他说:“这些朋友不一定是懂砚的,但是我们要通过这样的手段让他们先接触鲁砚试试,他们会是鲁砚潜在的收藏者与消费者。如果这些朋友看到喜欢的砚,我也要求制砚者尽量能以成本价格转让给他们。”凡此种种,一方面统合各个砚种,形成合力以利于行业发展、经营,一方面也为了让更多的人得以认识鲁砚及其背后的文化。

制砚主要靠石,鲁砚之石成于洪荒的地质时代,伴随中国传统的书写文化与人文理想而兴,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被归于亟待抢救的文化遗产。如果说,隽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是一种石头的记忆,以石为砚以为研磨器而利于书写的习惯也是一种石头的记忆的话,那么今时今日,人们取硅为主要原料的电子工业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石头的记忆。(文/韩少华)

一块琅琊紫金砚卖了16万元,日本人找他订制却被拒绝,“复制”出米芾和苏东坡争夺的绝品!

作者:王右中左

关注

2020年7月的一个下午,

天气异常炎热,

紫金李正在竹林中雕刻一方砚台,

他的“紫光别业”却迎来一位不速之客。

这位不速之客来自日本,

叫井尚有一,

是一位日本当代著名书法家,

主要学习有“日本王羲之”之称的空海大师,

对中国古代的书圣王羲之也是特别崇拜。

在参加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日本爱知县·江苏省书道展实行委员会主办的“江苏省•爱知县中日友好书法展”时,

他听说,

临沂有人重新找到了紫金石并复制出了王羲之的琅琊紫金砚,

兴奋不已,

特意要拜访。

井尚有一表示,

他曾经参观过首都博物馆的米芾款琅琊紫金砚,

也听说过苏东坡和米元章争夺砚台的故事。

王羲之的书法真迹看不到了,

甚至他的笔试也失传了,

只有他用过的家乡砚琅琊临沂紫金砚,

还能穿越千古呈现在我们面前。

作为一名王羲之的粉丝,

书法朝圣者,

井尚有一非常渴望能够得到一方书圣曾经使用的琅琊紫金砚。

他提出要出高价复制一方琅琊紫金砚,

却被紫金李拒绝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原来,

这位日本书法家要求在砚铭上补全字,

即“此琅琊紫金石所镌,

彼易得墨,

在诸石之上,

自永徽始制砚,

然皆以为端,

实误也。

元章。”

但是,

紫金李认为这是不对了,

据他考证,

应为“此琅琊紫金石所製,

易得墨,

在诸石之首,

智永之物,

皆以为端,

实误也。

元章。”

紫金李坚持自己的观点,

日本人拗不过,

只好作罢。

今年35岁的紫金李,

曾经是一个文学青年,

因为迷恋书法,

喜欢雕刻印章,

后来他就发展到喜欢砚台收藏和制作上来了,

并且专心研究起了琅琊紫金砚的历史。

经过几十年的探寻,

经他踏破铁鞋的寻觅,

终于在临沂境内找到了多种紫金石。

紫金石储量少,

成材率有特别低,

尺寸大的更是难得一遇,

所以非常宝贵,

紫金李复制的一方琅琊紫金砚,

最贵卖到了16万元。

三年前,

有个寻找琅琊紫金砚多年的苏姓香港客商,

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了紫金李,

他一下要了十方紫金砚,

并称终于了了一块心病。

对此,

紫金李感到欣慰,

苏轼和米芾念念不忘的紫金砚还能被今人如此惦记,

先人们应该放心了;

王羲之的书法真迹一幅不存,

但是他用过的家乡砚却可以永世流传……

武士爱剑,

文人爱砚。

文人有砚如同美人有镜,

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

在古代是文人墨客必备之品。

早在新石器时期,

砚台的雏形“研磨器”就出现了,

砚虽列“笔墨纸砚”之尾,

但可传万代而不朽,

所以后世收到文人极度重视,

特别是在古代的皇家宫廷,

还特别设立“砚务官”一职,

专门负责制作皇宫内皇帝大臣们使用的砚台。

在紫金之后,

中国古代就出了红丝砚、端砚、歙砚、洮砚四大传统名砚,

后来红丝砚佳料枯竭,

烧制的澄泥砚得以补位。

紫金李是山东省临沂村人。

他出生在一个农耕家庭,

却受到诗书传家的熏陶。

他的老师又是一名收藏家、书法家,

受到老师的鼓励,

他开始投入到民间艺术的行业,

同时他也很庆幸自己能生在临沂,

这个孕育了智圣、书圣、楷圣、算圣、孝圣的神奇土地,

紫金李说,

发明毛笔的秦国名将蒙恬也是古临沂人。

更难得的是,临沂有非常多的制砚良材,

诸葛徐公砚、羲之金星砚、颜真卿砚,

还有紫丝砚、天景石砚、燕子石砚、玉皇石砚、杏山石砚,

等等。

经过几年勘察,

他的逐渐掌握了紫金石的分布矿脉,

发现了很多能雕刻砚台的石头,

于是就买回家,

用手艺赋予它们新的生命。

紫金李介绍说,

在当地制砚大师们的影响下,

他开始研究在砚台上刻字题铭,

又跟随石壶鲁(即鲁之研)老师学习在石头刻画。

后来,

喜欢上了以石为纸、以刀代笔的创作感觉,

逐渐对砚铭艺术着起来。

2017年,

他专门跑到大西北,

去看那些石刻,

为此他辞掉工作,

专心研究起了碑刻书法。

在研究琅琊紫金砚过程中,

紫金李查阅了大量的史料,

他看到米芾的《米芾集》记载,

王羲之用过的另一枚“右军古凤池紫石砚”,

被“苏子瞻以四十千置往矣”,

苏轼以40贯买得此砚。

从而断定,

首都博物馆的那方紫金砚,

就是苏轼的紫金砚。

原来,

苏轼是想用自己的砚台陪葬!

琅琊紫金砚的原石储量丰富,

但是能用作砚台的好料九牛一毛,

以至于有时候紫金李转遍山头四五天,

也只能找到三两块可用之材。

“很多矿坑都被采石者炸开了,好料坏料都没了”,

紫金李忧虑地说。

现在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炸山采石的行为被抑制了,

紫金李就带着锤子和錾头,

一步一步走在石堆里寻觅。

“这比捡和田玉还难哩!”

当然,

紫金石的矿脉延伸范围很广。

紫金李认为,

那些端砚从业者笑话临沂兰陵的紫金石,

说紫金石不好用,

徒有虚名,

其实是五十步笑百步,

现在很多的端砚也不是老坑的,

有些就是垫路基的废料或者老坑周边伴生石,

下发效果根本无法与老坑料相比。

有些临沂同行也发难,

其实“琅琊紫金砚之有兰陵紫金石产区”,

就如同“端砚之有端溪一带产区”一样。

有人说兰陵古代不属于琅琊,

它属于楚国文化范围,

但是今日兰陵北部有部分地区是属于古琅琊的。

不能一概而论,

不能一棒子打死。

江西和安徽,

他们是两个省,

但是他们都在提歙砚,

毕竟是有交界的。

端砚的产坑相当多,

眼花缭乱,

难辨优劣,

端溪东侧,

斧柯西麓、西江北岸,

羚山南麓、北岭一带、桃溪、沙浦,

都产端砚。

坑口,

则有计有老坑(水岩)坑仔岩、麻于坑、朝天岩、宣德岩、冚罗芭蕉岩、古塔岩等等。

至于石品,

更是多了去,

比如:

鱼脑冻、荡、青花、蕉叶白、天青、翡翠、火捺、猪肝冻、金星点、金银线、冰纹,

其它还有鸡血纹、鸡脚筋、白辉点等。

紫金李质疑,

为啥紫金砚不能有很多石品?

为啥琅琊紫金砚就非得跟首都博物馆的那块一样?

为啥琅琊紫金砚要束缚自己?

他说看不懂同行们的心理。

虽然大体掌握了紫金石的矿脉,

但是紫金李还是喜欢到不同的山沟沟转悠,

喜欢能有惊喜的发现,

为此,

他骑着自行车,

带着镐等工具,

用了13年多的时间,

几乎走遍了兰山附近的山山水水。

有一次,

他停下车用餐,

卷起煎饼正要吃,

突然看到前方有一块石头,

他跑过去洗干净,

顿时两眼放光。

用他的话说,

“捡到了宝贝,堪称琅琊紫金石的标本,"

"含有黄皮、白皮、金银线、鱼脑冻、翡翠、冰纹、火捺、玫瑰紫、天青、浮云白、豆青、石晕、圆眼、金星等丰富石品。”

“打算用它当镇馆之宝!”

一个当地大老板,

同时也是奇石爱好者,

得知后多次提出想要购买,

紫金李借用《教父》里的一句经典台词回应他:

“你能开出一个我无法拒绝的价码吗?”

后来老板出到60万元,

依旧没有能拿走石头。

这是紫金李的心头肉,

怎么会让别人轻易拿走?

紫金李说,

琅琊紫金砚,又名右军砚,端上砚,王羲之家乡所产,书圣曾用,苏东坡、米芾反复争夺。

米芾对紫金砚的评价很高,

认为“在诸石之上”“端歙皆出其下”,

所以琅琊紫金砚又被称为“端上砚”,

但是由于历史上罕见,

很多人不知道,

到今天很多朋友都没有听说过琅琊紫金砚。

虽然现在又被开出发来,

但是当地政府不够重视,

也缺少有力的宣传,

没有利用好王羲之这张名片。

他决心用这一生去发掘紫金砚,

也用这一生去宣传紫金砚。

琅琊紫金砚,

将成为他的生命,

就如“紫金李”这个名字

陪伴他一生……

发现紫金石的奇石,紫金阁?紫金石腿?

很多自然形的紫金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猪队友!大S律师被张兰投诉,盛怒下说露嘴,汪小菲所说竟是真的

猪队友!大S律师被张兰投诉,盛怒下说露嘴,汪小菲所说竟是真的

花花lo先森
2024-03-28 16:11:37
躺在水晶棺里很多年的毛主席,如今看上去也还是和睡着了一般安详

躺在水晶棺里很多年的毛主席,如今看上去也还是和睡着了一般安详

回京历史梦
2024-03-28 17:37:56
曝42岁李晨上海遛娃!推简易婴儿车太低调,女儿五官清秀超像爸

曝42岁李晨上海遛娃!推简易婴儿车太低调,女儿五官清秀超像爸

阿桥侃娱乐
2024-03-27 16:09:14
戴尔要跑路了!一万多人被裁,中国区被曝裁员非常多

戴尔要跑路了!一万多人被裁,中国区被曝裁员非常多

爆角追踪
2024-03-28 16:46:09
突发!联合:拟禁止维修中国芯片设备!

突发!联合:拟禁止维修中国芯片设备!

半导体圈
2024-03-28 14:37:34
开车时的不雅行为,摄像头拍的一清二楚,网友:不要这么迫不及待

开车时的不雅行为,摄像头拍的一清二楚,网友:不要这么迫不及待

芷夕说文
2024-01-08 08:54:41
南通禁止制售殡葬用品,法律博主:两县处级部门发文,越权公检法三大系统

南通禁止制售殡葬用品,法律博主:两县处级部门发文,越权公检法三大系统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3-28 11:09:33
烫嘴的价格,21.59万,雷军铺垫3年终于说出小米SU7定价

烫嘴的价格,21.59万,雷军铺垫3年终于说出小米SU7定价

每人Auto
2024-03-28 23:56:57
雷军的小米SU7惊艳登场!网红童锦程直呼:像帕拉梅拉,确实可以买一辆,比我法拉利还快

雷军的小米SU7惊艳登场!网红童锦程直呼:像帕拉梅拉,确实可以买一辆,比我法拉利还快

和讯网
2024-03-27 10:19:39
山东淄博一区图书馆岗位招聘1人3323人报考,录取率低于古代中举

山东淄博一区图书馆岗位招聘1人3323人报考,录取率低于古代中举

小萝卜丝
2024-03-28 16:28:51
上海某东院,出事了!

上海某东院,出事了!

小兔子爱旅游
2024-03-28 22:50:04
突发:波兰抓获北约史上最高职位俄罗斯间谍

突发:波兰抓获北约史上最高职位俄罗斯间谍

西楼饮月
2024-03-28 21:08:34
乌克兰自曝是恐袭真凶,安全局长洋洋得意公布细节

乌克兰自曝是恐袭真凶,安全局长洋洋得意公布细节

评论员童童
2024-03-27 14:51:04
央视记者被阻挠:一个新阶段

央视记者被阻挠:一个新阶段

城市的地得
2024-03-14 00:22:23
4-1后伊万或清退中方教练组,3人将被拿下,他执教的国足不讲人情

4-1后伊万或清退中方教练组,3人将被拿下,他执教的国足不讲人情

我就是一个说球的
2024-03-28 17:15:09
突发惨剧!江苏13岁男孩刀捅15岁学生,捅到心脏,知情人曝内情

突发惨剧!江苏13岁男孩刀捅15岁学生,捅到心脏,知情人曝内情

行者聊官
2024-03-28 11:59:43
女大学生称被室友集体孤立:她们坐前排、不敢逃课,还熄灯就睡觉!

女大学生称被室友集体孤立:她们坐前排、不敢逃课,还熄灯就睡觉!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3-28 16:44:41
奇怪:为何油车时代,国产车没外观漂亮的,但电车一部比一部漂亮

奇怪:为何油车时代,国产车没外观漂亮的,但电车一部比一部漂亮

杂谈哥闲谈
2024-03-27 23:54:28
穆帅要复出了?无缘执教拜仁和巴萨,下家或在英超:2强队2选1

穆帅要复出了?无缘执教拜仁和巴萨,下家或在英超:2强队2选1

体育知多少
2024-03-28 10:23:24
新加坡队长:如果亚洲球员有本事,像武磊去西班牙能得到更好待遇

新加坡队长:如果亚洲球员有本事,像武磊去西班牙能得到更好待遇

直播吧
2024-03-28 19:17:22
2024-03-29 00:34:44
大白的艺术生活
大白的艺术生活
大白(bei)的艺术生活
662文章数 2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艺术开卷|从闺阁、庭院到郊野,古画中的女性生活空间

头条要闻

小米汽车7分钟大定破2万 网友:这价格真可以杀穿同行

头条要闻

小米汽车7分钟大定破2万 网友:这价格真可以杀穿同行

体育要闻

疯狂的格林,冲刺的火箭

娱乐要闻

莱昂纳多与25岁新女友互相投喂超恩爱

财经要闻

中国版QE要来?国内外机构观点罕见一致

科技要闻

李斌李想何小鹏喊你买小米汽车

汽车要闻

混动增程双模式 长安UNI-Z售11.79万起

态度原创

家居
时尚
手机
本地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邂逅浪漫,注入柔性的法式基因

外套+阔腿裤=稳赢忽冷忽热的春天!

手机要闻

华为新机突然通过3C认证:疑似麒麟芯片加持,定位并不高!

本地新闻

专访|张伟潮:最年轻的龙头专职制造者

军事要闻

乌方声称击落两枚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 俄方未予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