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4年多家报刊争毛主席新诗,臧克家大胆求诗:就给《诗刊》吧

0
分享至

1954年多家报刊争毛主席新诗,臧克家大胆求诗:就给《诗刊》吧

一代伟人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殊不知,在他波澜壮阔的人生道路上,也曾写下了不计其数的壮丽的诗歌,而这些诗作结合了毛主席的所闻所想所感,其流光溢彩气势恢宏的诗作堪称中国现当代的壮丽史诗。

而在这些诗作的背后,也能切身感受到毛主席当时的想法和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对于毛主席新诗的发表,多家报刊争相求诗,如果能够发表在自己的报刊上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因此臧克家在和毛主席谈诗时,也主动向毛主席大胆求诗,希望能给自己的刊物发表。那么,毛主席是否同意了呢?

《浪淘沙·北戴河》的诞生

戴河自北向南流淌,北段叫做北戴河,南段叫做南戴河,北戴河的海岸线长达22.5公里,这里夏天无酷暑,冬季无严寒,每年最气温过30度的天数,平均只有7.6天,所以这里也成为避暑消夏的胜地,每年的夏季都会有一些重要的会议在此召开。

1949年6月,朱德总司令成为了在此地第一个疗养的中共领导人,几乎每年都回来,直到逝世的前一年。

对于此地,朱德甚是喜欢,所以也曾对夫人说道:“这座山很理想,我死了若能放在这个山上是最好的啦。”

朱德在北戴河

1948年北戴河解放之后立即引起了中央组织部的重视,当时中组部正在考虑如何安置伤残将士,而北戴河的解放也为这些战士们提供了疗养的好去处,中组部便购买了这里的一部分别墅组建了疗养院。

1952年,疗养院移交给中直机关疗养院,规定机关干部每年都有一周的时间去北戴河休养。

1953年,中央决定夏天集体到北戴河办公,并在这里新建了房屋、道路和水塔,并对房屋进行了编号,新盖的一号楼就是毛主席的住所。1960年,又给毛主席修建了95号楼。

从1953年到1966年开始,夏季时中央的重要会议都会在这里举行。1954年夏天,是毛主席在北戴河待的时间最久的日子。

毛主席久闻北戴河盛名,但在解放后的四年多的时间中都没有去北戴河,因为中国刚刚解放,中央领导人工作繁忙如果身体允许的话绝不会休息。

北戴河

终于在1954年4月,毛主席带上自己的两大箱书和旧行李第一次来到了北戴河,住在了一号楼。

因为毛主席不爱住别墅,习惯住平房,所以中直疗养院为毛主席专门建造了一排平房,而这里就成为毛主席每年来北戴河办公的地方。

虽说是度假休息,但毛主席来到这里依旧夜以继日地工作,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办公而已。空闲的时候也会看书,游泳。

这一年毛主席来到北戴河之后,在这里居住了很长时间,直到9月天凉才回到北京。闲暇时,也总会呼朋引伴和一些年轻的孩子们去游泳。

游泳不仅仅是毛主席的一种锻炼方式,也是一种休息方式。毛主席每次下水习惯游个畅快之后才会上岸,上岸了就不会再下水。不管走路还是游泳,他总是喜欢说:“我这个人不喜欢干回头事。”

毛主席伫立在北戴河

一天,陈长江陪同毛主席游泳,上岸之后为毛主席擦拭身体,听到主席嘴里好像在说着什么,毛主席对陈长江说,曹操也曾来过这里,作了一首词叫做《观沧海》的词。当时这首诗是一首无题诗,后人才取名为观沧海。

身边的工作人员听到毛主席谈到这些历史人物时振振有词,不禁肃然起敬。

游泳算是毛主席缓解压力最为直观的方式,所以只要有空就会带着警卫员去游泳。一天下午,毛主席工作之余感觉到天气极为闷热,于是便对陈长江说到去游泳,这个时候周恩来和朱德也跟着去了。

孙勇告诉毛主席今天的天气不好有雷阵雨,毛主席并不惧怕,反而十分高兴心生挑战之意。

就这样,在警卫员的簇拥下,毛主席走向了5号浴场。正如警卫员所说,当毛主席走到沙滩时,突然狂风大作,海浪翻滚。正当众人担心主席安危准备阻拦主席之时,毛主席却激动了起来,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下海去!”

但看到周围的警卫员如此担心,毛主席还是表示,你们可以选择跟我下去或者不跟我下去。警卫员表示:“主席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

毛主席在北戴河游泳

就这样,警卫员跟着毛主席跃进了大海,他们担心着毛主席被风浪击倒,因此时时刻刻簇拥在毛主席的周围以随时救援。但没想到的是,毛主席兴致大发,不断变换着泳姿,游得很是畅快。

游了一会儿,毛主席放慢了速度,换了一种轻松的姿势。随着天气的变化,海浪也越来越大,风浪在耳边呼啸,滚滚巨浪不断地扑打在他们的身上,警卫员肩并肩围在毛主席的身边保护他的安全。

毛主席一边搏击着巨浪,一边鼓励战士们,不要害怕大不了就呛两口水。

时间不知过了多久,海浪渐渐平息了下来,毛主席这才依依不舍地游出了大海,当他们回来之后,看到毛主席的身上已经被贝壳划出了些许划痕,已经漏出淡淡的血迹,而毛主席却像个小孩子一样和大家诉说着自己搏击风浪的乐趣,拍打着身上的水,高兴地说道:“今天游得真畅快!”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第二天,毛主席就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全诗上阕写景,下阕抒情,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北戴河的壮丽景色,表现了毛主席气贯长虹的宏伟气魄。

毛主席的诗往往以描写景色或以抒情为主,但在不经意之间展现出气吞山河、雷霆万钧的气势。

从年少时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到“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毛主席的诗作,至情至性,堪称史诗。因此,也受到各家报刊的“争夺”。 

臧克家大胆求诗:就给《诗刊》吧

1956年12月4日,在毛主席致黄炎培的信中还提到:“去年和今年各填了一首词,录陈审正,以答先生
历次赠诗的雅意。”
而这里的去年也就是1954年,这一年毛主席填的词就是《浪淘沙·北戴河》和《水调歌头·游泳》。

新中国成立之后,臧克家任职《诗刊》杂志的主编,毛主席便邀请臧克家来谈诗,在聊天的过程中,毛主席表示:“最近写了一些东西,《文汇报》向我要,正在考虑。”

臧克家一听,如果能把毛主席的诗词刊登在《诗刊》上,对他们来说是多么骄傲的事。于是,臧克家便恳切地向毛主席说道:“主席,就给《诗刊》发表吧。”

毛主席

毛主席当时并未回答,只是抬头思考了一会儿之后,才下定决定说道:“好吧,就给你们。”臧克家听后开心地快要跳了起来。

随后,两人就纸张问题进行了一番讨论,臧克家认为如果《诗刊》只印一万份的话就太少了,5万份才合适,毛主席毫不犹豫地答应:“好,我答应你们印5万份。”

这次谈话进行了两个小时,告别时,毛主席亲自将臧克家等人送到了大门口,并叮嘱他:“把你们的作品送我一份啊!”

和毛主席会谈之后,臧克家立即向文艺界的负责人汇报了毛主席的谈话内容,随后和《诗刊》的同仁商量过后,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附上了几首需要传抄的诗,请毛主席订正。

毛主席收到信件之后,很快就给他们写了回信,并改正了诗词上的几个错字。

还在信件上说道:

“这些东西,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谬种流传,贻误青年;再则诗味不多,没有什么特色。既然你们以为可以刊载,又可为已经传抄的几首改正错字,那就照你们的意见办吧。”

《诗刊》创刊号

而毛主席在信中提到的诗中就包括《浪淘沙·北戴河》,后来这首诗连同其他的诗也一同在《诗刊》的创刊号上进行了发表。

《诗刊》杂志社收到毛主席信件之后激动万分,不久之后,臧克家再次接到了毛主席的邀请去谈诗,此次谈诗,毛主席谈到了新诗,他认为新诗应该精练些,大体整齐,押大致相同的韵。

在臧克家看来,毛主席对新诗的意见与鲁迅是大体一致的,此次谈话的内容涉及较多,话题较为新颖,因此臧克家始终难以忘记对这次谈话,所以他当即写下了《在毛主席那里做客》一诗。

随着刊载十八首毛泽东诗词的《诗刊》发表,立即引起了广大群众的热烈反响,出现了争相购买的场景。

臧克家

创刊发表之后,臧克家也感到十分惊喜和骄傲,但还有一件事令他非常疑惑,他对毛主席《沁园春·雪》中的“腊”感到有些不理解。

所以在一次见到毛主席的时候就当选询问了其意思,毛主席问他你觉得怎么样,臧克家说道:应该改为“蜡”字比较好,“蜡象”可以和上面的“银蛇”相互对应。毛主席笑着说道:“好啊,你就替我改过来吧。”

《诗刊》的发表轰动了全国,震动了文坛,《诗刊》一下子把毛主席的18首诗集中在了一起,也令人民群众看到了另一面的毛泽东。诗词发表之前,知道毛主席诗词的人少之又少,而在这之后,毛主席的诗词迅速打入群众队伍中,首首都家喻户晓。

而这一切都和臧克家的努力分不开,也正是因为《诗刊》的发表,也令臧克家和毛主席关系亲近了许多。其实那一次和毛主席谈诗,并不是两人的首次接触,在建国前,两人的友谊之路就已经开始了。

“别来常思君”

早在1945年9月,臧克家就首次见到了毛泽东。那个时候,抗战胜利,国内人民热切地渴望着和平,为了与蒋介石和平谈判,毛主席冒险来到重庆谈判,在此期间,还抽出时间和社会各界人士会面交谈。

臧克家

在一次会议上,臧克家首次见到了毛泽东,激动万分的他立即以何嘉为笔名写下了一首歌颂毛主席的诗《毛泽东,你是一颗大星》。

“毛泽东,你是一颗大星,不亮在天上,亮在人民的心中……我们认定你是一个顶精干的人,顶能战斗的人,把生命、希望、全个儿交付给你,我们可以毫不担心!
……你亲自降临到这
战时
的都城,做了一个伟大的象征。从你的声音里,我们听出了一个新中国,从你的目光里,我们看到了一道大光明。”

臧克家曾回忆到当时情景,那个时候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让他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内心崇敬已久的伟人,参加他召集的座谈会虽交谈的时间不多,但他高大的体魄,乐观的精神,质朴而亲切的神态,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而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期间,也会见了柳亚子,毛主席也把手书《沁园春·雪》送给了他,而这首词也是十八首词中反响较大的一首,人民群众喜爱不已,甚至也曾有人为其谱曲。

1957年1月,毛主席的诗词在《诗刊》上发表之后,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毛主席的诗作,顺应读者的要求,臧克家将毛主席的18首诗词的赏析文章,附在了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的后面,并在1957年出版了《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

1958年再版之后,书名改为《毛主席诗词讲解》并增加了毛主席的另一首诗《蝶恋花·游仙(赠李淑一)》。

随着毛主席新诗的不断发表,臧克家赏析毛主席新诗的文章也在不断增加,1990年,《毛泽东诗词讲解》一书已经收录了毛主席诗词50首和12篇赏析文章。

毛主席和田家英

臧克家讲解毛主席的诗词饱含着对毛主席的敬仰和欣赏。其独特之处在于,对于诗中难以理解的地方,他也可以直接向毛主席请教,或者而直接给毛主席的秘书田家英打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

可以说,在和毛主席多年的交情中,臧克家是毛主席诗词的忠实读者,因此,两人在这一方面有着说不完的话,毛主席也曾多次邀请他谈诗。

未能见面时,两人也曾多次有着书信往来,汇报《诗刊》的情况,据统计,毛主席先后给臧克家写过七封信,公开发表的就有两封。

臧克家在谈到自己对毛主席诗词的见解时说

,从创刊号发表之后,两人的信件不断往来,从那以后他的诗稿还未发表时总会给他送一份,征求他的意见,就这样,两人以诗为媒介,产生了深厚的友谊。

所以每当毛主席有新诗发表时,总有报刊约他写赏析。

在谈到自己的见解时,这位虚怀若谷的文学家,也谦虚地说道,大多都是即兴之作,缺乏科学性,都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原作进行了浅薄的赏析。

每每和毛主席请教之后,他总是对诗词有新的见解,他表示自己在给毛主席的诗词提意见的时候丝毫不避嫌,自己能够如此勇敢完全是因为毛主席伟岸的胸怀使得他诗情激昂,因此两人在诗词的问题上总能达成一致的意见。

臧克家

1976年毛主席的逝世,令老诗人臧克家悲痛万分,他常常流着眼泪来怀念毛主席,伴着泪水写下怀念诗篇。

1989年,河北人民出版社找到了臧克家,希望他能够主编一本《毛泽东诗词鉴赏》,尽管臧克家已经进入暮年,身体也不好,但他还是答应了下来,他说道:

“我热爱毛主席,喜欢他的诗词,这个工作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其他事可以不做,但是这件事我愿意干。”

因此,在后来,臧克家书写毛主席诗词的赏析,大部分时候都是在病床上写的。1990年8月,这本书终于顺利出版,获得了潮水般的好评,因此,国家副主席王震还专门向臧克家致信:“你主编的《毛泽东诗词鉴赏》,内容翔实,很有意义。”

臧克家

“偶一下笔,却不同凡响。”毛主席终生深究古典诗词而烂熟于心,说明观点表达感情时总能信手拈来,处处彰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诗人才华。

而这些史诗能够得以发扬光大离不开臧克家的努力。他为宣传、研究毛主席诗词,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做了大量的工作。相见亦无事,别来常思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红色记忆录
红色记忆录
欢迎大家关注伟人颂
764文章数 18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