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每天更新.只为亲测有效
来源:科研绝技整理于知乎
现在越来越发现很多博士都想去高校任职,继续科研。目前课题组大老师就给我说,他以前的博士几乎都是去了高校。话说现在高校不缺人才,牛人多了去,对于毕业学校留洋经历和学术成果越来越高,很多C9毕业博士最后也只是去个一般学校任职,为何不选择去企业研究院,不做凤尾做一个鸡头呢?相比较而言稍微好点学校的博士企业里面还是相对高校比较少的吧。
图源:网页截图
01
@木棉
读到博士基本都是在高校待了10年左右,已经适应了高校的工作模式和生活环境,无需按点上班,有事就来没事可以走,这与做科研的节奏比较符合。
读完博士年纪到了30岁左右,基本都想尽快稳定下来,大多数人的观念还是觉得高校有编制铁饭碗相对稳定,而且社会地位也比较认可。
目前做的好的博士去高校都能拿到一笔可观的安家费(10万-50万不等),而这在企业是很难实现的,有安家费对于一直在学校苦读未见过大钱的清贫博士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起步费用,不得不考虑。
图源:网页截图
02
@tom zhang
博士去高校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
从工作形式的角度来看,不算小学初中,读到博士毕业至少在高校研究所环境内要呆10年左右,以至于博士毕业生对于高校科研圈的运行模式相对熟悉,而对工业圈政商圈则很陌生。不排除有部分工科博士毕业后会寻求进入工业界,这种选择主要是基于工科博士在硕博期间的课题项目某种程度上接触了工业圈的工作模式以及工业界给其开出的相对于高校科研体系优厚的多的待遇。但是,从我身边的大样本来看,即便是工科博士,基本上也依旧会选择高校科研院所。
从工作目标来看,去高校工作大部分走的依旧是科研教学岗,发文章申基金上课是主要工作目标。博士期间很多博士都经历了这三项工作,工作起来就会更为熟悉。
从人脉来说,自己读硕读博积累的同学,导师资源实际上也只是在去高校或者科研圈的情况下用处最大。
从待遇来看,除去一线城市,高校在当地的收入基本上可以维持一个中等水平,加之一定的安家费,可以给刚毕业的博士一个稳定下来的机会。与此同时,高校的工作属于体制内,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坐班,工作时间比较弹性。
总体考虑下来,去高校依旧是博士毕业之后一个最常见的工作去向选择。
图源:网页截图
03
@绿灯通过
很多博士对现在的高校教师工作有着错误的认识、也就是认知错位,因为我硕导、我博导或者近一些的师兄、师姐咋样了,所以我也可能咋样,事实上你导师的发展路径对你没有任何参考价值(你导师至少比你大15岁),你师兄师姐的例子本质上也没有什么参考意义(你师兄师姐的各阶段的学校、家庭经济基础、家庭人脉关系和你一点关系没有,唯一你能完全了解的不过是他她是我师兄师姐,她他科研成果是啥而已)。因此你师兄师姐能去高校不代表你能去高校,你导师混的风生水起不代表你能评上副教授。时代不一样了,高校教职并不是理想中的那么好了。
一本及以上高校以及开始铺开考核期+聘任制,大学老师不再有事业编制,对于能人来说跳槽名正言顺,对于混日子的博士来说,无法通过考核期就会中断聘任,这几年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新聘任博士讲师留任率不到百分之三十。(因没有通过考核被辞退的博士要依法退回安家费和科研启动基金以及一部分经贴)
高校工作不再轻松,时间自由不存在。对于新入职博士员工来说,通不过考核期的下场是灾难性的,因此为了保住饭碗,都不会很轻松,而为了评职称或者申请课题项目,仅有科研成果还是不够的。剩下的你懂的,埋头搞科研是不行的。
薪资水平“不太好”,和同期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相比,实际到手月薪相近甚至要少,自己的硕士同门已经工作5年左右了,薪资水平如果不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的话,应该起色很大。
最关键的回到开头说的,你以为是个博士就能去大学当老师吗?喂喂喂,你本科是211985吗?不是?OUT!你年龄在35甚至30岁以下吗?不是?OUT?你是海龟世界名校博士吗?不是?OUT?你还是个未婚未育的女性?OUT?你水的论文上的了台面吗?不太行?OUT?你接受考核期+聘任制吗?不接受?OUT?学校资金紧张住房紧张,安家费暂缓,住房自己想办法可以吧?不好?OUT
图源:网页截图
04
@银角大王
我还没毕业,目标也是进高校,所以我只能以我看到的来讲这个问题。
首先我觉得高校最好的一点是自由。当然有人马上说了,高校现在不轻松,压力也很大,这是事实。但是这两点不是一个概念啊。举个最简单例子,不论是公务员还是公司上班的,你想早上送孩子上学,下午三四点接孩子放学,可能吗?不可能,特殊原因短时间离开可以,长期肯定不行(那些本来就可以在家里工作的不算),就算你愿意加班也不意味着你可以随便离开。
高校教师就不一样了,除开有行政岗位的,没有课的时候很多都可以自由安排时间。高校教师工作很累,就好比一天12小时的工作量(有学术志向的大牛,身处双一流的土鳖出身博士,这很正常)。但是你可以随便拆分这12个小时工作量的时间安排和地点安排,这就是自由。不是说每天工作两小时然后拿一份体面工资才叫自由。再说以季度甚至年为单位的自由安排,好比如果女性想好好备孕,那么高校老师就可以安安心心进行。实验室一位女青椒就这样,差不多怀孕前就做完实验了,然后大半年就不来了,别说实验室,办公室都不来了,自己在家投文章,和reviewer交锋。但是生完孩子休完产假恢复工作后依然很累。男同志为了多照顾爱人也可以调整下自己的工作量。前期抓紧后期努力都可以。只要你在你的考核周期内达标,你的待遇不会降低。如果你碰上父母有疾病需要多照顾,你的时间安排也有极大的机动空间。想想现在2个养4个的局面吧,还有孩子甚至二胎,机动时间的重要性自己体会。
我从来不敢说高校和企业一定哪个好哪个不好。但是我想问一个问题,在996企业拿高薪的人,有多少人能这样把控自己的职业生涯:今年996,拿高薪;明年955,工资减半,职位不变;后年再996?作为对比,大家回想下那个京东的视频。刘强东对那个怀孕的女部门主管讲的话。给别的兄弟机会,没你不会转不了是什么意思。你大可以去生孩子去怀孕,但是你的位置,你的待遇肯定不能维持。当然,以这位主管的水平,离职生育归来,放在任何一个其他公司也能过得好。亦或许其他别的公司在这种事情上对待高管会稍微有人情味一点。但是这种福利对于中层甚至底层的会如何,大家自己掂量掂量吧。杜爽这样的人,行业内其实已经凤毛麟角了吧。
最后我多说一句,你愿意去企业拿高薪然后雇人去照顾父母孩子,也是你的选择,反正能做到这样的高校老师是不多的。少掉的工资换来为家庭机动待命的时间,哪个合算,这是个人的价值观。在企业没日没夜工作拿高薪,孩子丢给爷爷奶奶省下保姆费,这固然也是个解决办法,但我觉得啊,这不是一个理直气壮的决策依据。
图源:网页截图
05
@匿名用户
博士分几类:
生化环材,不去高校去哪?高校已经算很好的出路了。
一般理工科,高校待遇不比企业低多少,但相对舒服。
有生产力的理工科,可以变现干嘛去高校?
文史哲,不去高校我读博干啥?
经管法,既然读了博士了,能去好学校的话,教教书弄点副业,轻松过日子蛮好。能去好企业的话,就没必要去高校了。or 读完硕士不想去企业,才读博的。
医科,嗯,附属医院算高校的话,那也就算是去高校吧。
高校是大锅饭,不同专业差距没有那么大。所以高校算是一个尺度,不同专业去高校的意愿,可以衡量各个专业的就业情况。
图源:网页截图
小伙伴,你觉得博士毕业应该去哪里呢?
如果你有啥需要,可以后台留言哦,每天我们都会回复!后台回复:进群,与更多的科研大牛交流!
由于公众号改版,为防错过更多资源,给我们加个星标吧
说明:本 文由公众号:科研绝技整理于知乎,如需转载,请在开头注明来源。仅供学习交流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公众号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Hilib oy)删除,感谢支持!也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分享、投稿、申请转载、互开长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