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诗和远方在这里】镇江:北宋诗人苏轼游润州"鹤林寺""招隐寺"

0
分享至

《同柳子玉游鹤林招隐醉归呈景纯》

苏轼 (宋)

花时腊酒照人光,归路春风酒面凉。

刘氏宅边霜竹老,戴公山下野桃香。

岩头匹练兼天净,泉底真珠溅客忙。

安得道人携笛去,一声吹裂翠崖冈。

鹤林寺位于镇江市润州区,是镇江南郊最古老、寺院规模最大,古迹、典故最多的寺院。有着与鹤林寺相得益彰的典故和传说,遂使寺院胜迹佳话,传于千古而不朽。

鹤林寺始建于晋代。鹤林寺旧名竹林寺,位于黄鹤山麓,是著名古寺之一,创建于东晋元帝大兴四年(321),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相传南朝宋武帝刘裕幼年家贫,青少年时代到黄鹤山砍柴时,头顶常有黄鹤翩翩飞舞。称帝后,遂改寺名为鹤林寺。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僧人元素任该寺住持,名为古竹院。共3张鹤林寺鹤林寺在唐时范围较大,据说出了山门就到城门——鹤林门。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招隐寺位于镇江南山风景区。始建于南朝宋景平元年(432),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原为戴顒私宅,戴公仙逝后,其女矢志不嫁,舍宅为寺,遂名招隐寺。

戴颙(377~441),字仲若,谯郡(今安徽亳州)人。南朝晋、宋间琴人、雕塑家。

招隐寺虎跑泉现泉眼在方池井中,水清洌,可烹茶。上有虎跑亭供游人休憩。明嘉靖年间袁继祖重砌方池,改名“万古长青池”,故虎跑亭又称“万古长青亭”。池旁石壁上嵌有“虎跑泉”三字碑刻,为明崇祯年间镇江知府程峋所书。

相传昭明太子初来招隐山时,饮水十分困难。有一天太子在山坡上漫步,突然间风声乍起,林间窜出一只斑斓猛虎。太子大吃一惊,急忙抽身躲避。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虎纵身扑过来落在太子脚边,前爪一阵猛刨留下一个深坑复又咆哮而去。刹那间坑内便有清泉汨汨涌出。太子大喜,遂名之曰“虎跑泉”。

镇江南山风景区最大的一个景区就是招隐寺。招隐寺雄踞于一片葱茏之中。从南朝到北宋,这里曾经隐居过三位名人:南朝时宋朝的大音乐家戴顒、南朝时梁朝的太子萧统、北宋大书画家米芾。招隐寺的山门是一座牌楼,上书“城市山林”四个大字,它便是北宋四大书画家(另三人为苏轼、蔡襄和黄庭坚)之一的米芾的真迹。米芾,也称米南宫,他曾对石头下拜,故人称“米癫”,取癫狂之意。他与他的儿子米友仁从襄阳来到镇江,深深地被南山的山水所吸引,在南山整整生活了四十年,南山的美景给了米芾创作的灵感,他在此独创了“米氏云山流派”。

编辑:涵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正能量矩阵
正能量矩阵
发现正能量 涌动善力量
1547文章数 3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