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端稳粮碗有三招 “守线”“兴农”“食物观”

0
分享至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的发表重要讲话,“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要想端好中国人民自己的“饭碗”,就必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利用种业科技实现自立自强,树立起大食物观。

坚守耕地红线,确保人民“碗”里有“粮”。“洪范八政,食为征首”。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耕地又是生产粮食的“命根子”,要想确保人民端好“饭碗”,就必须把事关十几亿人口吃饭的耕地保护好。牢牢守住耕地红线,要坚持严格用途管控与严禁“文书式”执法“双管齐下”。具体而言,各地要理清耕地利用优先顺序,严格按照地方特色,在保障基本谷物的生产下,适度引导耕地进行其他农产品的种植,预防无序发展。针对破坏耕地红线政策的行为,必须要压紧压实责任,加强监督问责,不能以“文书式”执法风格,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要严厉追究相关人员的渎职行为。

坚持科技兴“农”,确保人民“粮”有好“种”。“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一颗“好种子”,对于人民而言直接关系到粮食的产量问题,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来讲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粮食种子研发上还存在一定的“短板”,要想有“扬长避短”,必须要坚持自主研发和产权保护“两条腿走路”。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完善对种业科技的政策支持,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创新科研平台促进产业合作。同时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强对种业分类、筛选、培育工作的统筹协调,防止自主知识产权和种质资源流失,提升种子的竞争力。

树立大食物观,确保人民“食”能不“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现在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对于食物的要求也逐渐变得多样化、均衡化,如何去保障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粮食需求?这就对粮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从粮食供需角度出发,根据国民实际的饮食结构、偏好、需求,去保障粮食种类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营养均衡。加强对食物种源的研发、分类,提高粮食作物产量,推动健康、多样化、可持续的生产观。另一方面从人民群众节约角度出发,大家都应该秉承着节约的美德,尤其是仓廪殷实的现在,珍惜一箪食、一瓢饮,坚决抵制浪费的行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进击的蜗牛
进击的蜗牛
一叶观世界
94文章数 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