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建全法治体系 建设法治政府

0
分享至

党的第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总目标中的关键词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法治仅靠生硬的条文和实施机关的单方面运作是无法实现的。建设法治体系,形成法治秩序,需要公民拥有坚定的法治信仰和不断自觉提高法治意识的能力。对此,需要在全社会深入进行法治宣传和教育,大力培育现代公民意识,树立现代法治观念,从而形成法治体系建设的坚固的社会基础,确保法治体系具有可靠的社会根基。

在公民的法治意识逐步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社会基层组织自我管理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基层组织的作用,实现基层社会的“自治”和“自我管理”。社会组织的健全与规范发展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并且由于这是一种内生性的秩序,不仅是法治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体现,而且可以促进有序社会管理与服务型政府的形成,有利于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使国家治理更加科学、文明。

“体系”一词在政治术语表达中往往与“系统”同义。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系统,这符合辩证法中系统思维的观点。可以说,《决定》是运用系统思维方式制定治国理政方略的经典范例。因此,运用系统思维方式对未来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各项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是生态环境司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我国生态环境司法的现实是立法滞后、制度建设不健全。从国情出发,推进生态环境司法保障体系建设已成为我国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百年大计,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让全民守法成为“社会自觉”。作为国家公民,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只想着眼前利益,有责任以实际行动做一位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为社会创造一个好的守法氛围,如此才能保护好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法治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完善生态法治体系的建立不仅在于相关职能部门的努力,更在于全社会尤其是公民守法意识的自觉养成。期待生态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让我们共同维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美好家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创作者_DM7783
创作者_DM7783
辛集宣传 宣传辛集
534文章数 4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