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厉害了!委属高校两个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0
分享至

近日,教育部公布

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中央民族大学麻国庆教授领衔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团队

北方民族大学保文星教授领衔的

图像处理与智能计算教师团队

成功入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启动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于2018年公布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21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肯定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工作成绩,提出殷切期望。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教育部启动并认定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持续推进团队创建工作。

中央民族大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团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团队”是中央民族大学第二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这一国家级平台,取得显著成就。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努力造就政治素质过硬、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团队”是一支老中青结合、富有创造力的教学科研团队,主要成员72人,高层次人才汇聚,学术水平一流,是国内顶尖的高水平团队。

团队近10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现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首席专家3人,教育部民族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社科委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学部召集人、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主编1人及成员2人等。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勇担国家重大需求的奋斗者

团队坚持“四为”方针,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积极构建思政铸魂、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有机结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养成、多元交融“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

成功获批民族学、社会学、经济学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1个北京市重点一流(民族学)、2个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荣获北京优秀本科育人团队。主持编写两部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民族志》等5门课获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主持3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承担国家重大工程,引领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

团队依托民族学一流学科和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体系及教育体系研究。

成员参与制定国家级学科发展规划。杨圣敏、麻国庆等牵头完成国务院学位办学科目录调整、教育部民族学专业本科国家标准制定等。

团队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9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9项,包括14项重大、15项重点和冷门绝学;主持教育部重大项目11项。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扎实做好社会服务,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团队成员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及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等部门咨询专家,积极参与决策咨询服务,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统一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咨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团队”秉承学校的优良学术传统,加强学科互动与协同创新,积极建设一流学术共同体。教师把立德树人融入各环节,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厚植家国情怀,小我融入大我,为人民奋斗,为祖国奉献,培养具有深沉中国心、博大中国智、悠远中国情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北方民族大学

图像处理与智能计算教师团队

北方民族大学图像处理与智能计算教师团队是一支以领军人才为学科带头人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拥有“计算机专业基础课”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学团队和“图像与智能信息处理”国家民委创新团队,建立了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技术、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等5个课程组及图像处理、嵌入式等2个专业实训小组,在遥感图像处理、医学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智能计算等方向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创新创佳绩

图像处理与智能计算教师团队目前共有22人,其中有国家民委领军人才1人,宁夏自治区313人才工程1人,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2人,自治区312人才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团队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0项,省部级项目32项,横向项目6项,到账科研经费1086万元,团队成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120 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团队实施海外名校访学计划,着力提升团队成员的国际化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通过走进企业参与实际项目研发,承接横向课题,考取行业认证等方式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团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推行 “3+1”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使教学深度对接宁夏自治区九大重点特色产业需求。教学过程中利用雨课堂、超星等工具,采用项目教学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团队坚持“互联网+协同教育”理念,积极推行跨区域多校在线开放课程“1+M+N”协同教学新模式,借助东部高校名师建课,使西部学生受益,为我国以慕课推动西部民族高校教学改革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引导和鼓励本科生进科研实验室并参与教师的研究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分别创建了嵌入式、北斗、e米等创新团队,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近三年获批各级各类创新项目71余项,申请软件著作权4个,孵化了银川鲁林芸皓、方硕信息、宁夏北图等5家创业公司。

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团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为主线,通过形势政策教育和“每天一分钟”自我教育,构建立体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与宗教观,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团队成员坚持每周参加学生主题晚班会,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史”学习教育、“新冠疫情防控知识”等主题晚班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塑造大学生的品性修养和人文素养。

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推动地方信息化发展

团队先后举办了第二十一届全国图像图形学学术会议、第27届全国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等高水平的重要学术会议论坛。积极参与宁夏“十三五”、“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助力地方信息化发展。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生态遥感、西部云基地、医疗图像等方面,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进行面向民族地区人机物融合的可信服务工程应用开发和应用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积极组织参与科学普及活动,并多次举办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高级研修班。通过承担宁夏智慧城市等标杆项目,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建言献策。主动投身于宁夏“互联网+教育”的建设工程中,促进宁夏地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积极参与国家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项目,参与起草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并获得颁布实施。

再次祝贺两所

委属高校!

(素材来源:微言教育、中央民族大学公众号、北方民族大学宣传部,整理:高新渝)

来源:中国民族报新媒体部

监制/肖静芳 统筹/王珍 编辑/高新渝 制作/石建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国家民委 incentive-icons
国家民委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官方账号
6243文章数 66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