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构建社会“粮心”

0
分享至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吃饭问题”为何成为公众焦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温饱问题不再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而餐饮浪费的日益加重。我们应该始终牢记,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与18亿亩耕地红线一样,必须始终得到保证,杜绝餐饮浪费已经刻不容缓。

注入节约理念,破除“面子文化”。我们从小背诵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粮食成为了人人都懂,却很难做到的事情。请客吃饭“一满桌”才够排场,逢年过节亲友聚餐。在“面子文化”的驱使下,“吃什么”成了身份的象征,“点多少”有了攀比的意味,简简单单吃一顿饭也变成了让大家彰显尊贵的“名利场”。这就是为了面子,而丢了礼仪。为戒除此攀比之风,可多措并举引导大众,如在餐馆推行小份菜、媒体可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型媒体,对浪费严重者进行曝光警示,树立起让浪费者丢面子、让节约者有面子的新理念,从思想源头注入节约理念。

建立制度约束,打造“节约盛宴”。结婚宴、谢师宴、满月酒……有报告显示,中国餐饮业大型聚会浪费率高达38%,本该是一场喜事却在点餐离谱、虚张声势中变了味道。“讲排场”成了办酒席的第一宗旨,挥霍享乐的不良风气成了“盛宴”变“剩宴”的罪魁祸首。在文化引导的基础上,推出“半份餐”“小份餐”,各餐厅也可对服务员进行专业培训,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避免超量点餐取餐。帮助社会公众树立“点到为止,气氛至上”的聚餐新风。

树立节约意识,莫忘“勤俭美德”。勤俭节约不仅是个人的宝贵品质,更与社会公德紧密相连。浪费问题的出现有多种主观原因。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接近粮食总产量的6%,这一数字对于粮食产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的我们而言不容小觑。成由勤俭败由奢,人民群众的腰包鼓了,精神文明建设也要紧紧跟上。在不断加强制度落实和完善的同时,可以通过投放公益广告、在餐厅摆放提示牌、制作新媒体作品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公众树立节约意识、践行“光盘行动”,形成大众参与、大众监督的良好氛围,莫让勤俭节约落空于口号、停留于纸面。

勤俭节约永不过时,忆苦思甜坚守品格。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上,才能在稳定中求发展,我们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常怀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把每一餐当作最后的粮食,让每一粒粮食都实现该有的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创作者_1630549998404
创作者_1630549998404
不定期发布网评文章
98文章数 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